影像產品巨頭、美國百年老店、市值一度超過300億美元的伊士曼柯達昨日正式申請破產保護,這也意味著柯達此前進行的一系列自救計劃以失敗告終。目前,其已獲得花旗集團提供的9.5億美元資金支持,并預計在2013年完成其美國業務重組。接下來,這個膠片巨頭要功課的難題是如何轉型為一家世界級的數字公司。
“破產保護是必要且正確的一步”
柯達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佩雷斯在有關破產保護申請的聲明中說,在斟酌了《破產法》第11章的種種好處以后,該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團隊一致認為,申請破產保護對于柯達的未來而言,是必要且正確的一步。
柯達稱,此次業務重組旨在加強其在美國和海外的流動性,將非戰略知識產權貨幣化,妥善解決遺留的負債問題,并使公司專注于最有價值的業務。
安東尼奧·佩雷斯表示:“我們已經打造了數字業務,我們自2003年以來已有效退出了某些傳統業務,關閉了13家工廠和130個實驗室,裁員4.7萬人。現在,我們必須通過深入解決我們的成本結構,有效實現非核心知識產權資產的商業化,完成這種轉型。我們期待著與股東加強合作,將柯達打造成為一家世界級的數字影像和材料學公司。”
據介紹,根據《破產法》第11章,柯達獲得了實現公司兩項重要技術組合價值最大化的最佳機會:數字采集專利與突破性打印和沉積技術,讓柯達在數字業務領域具有競爭優勢。
美國以外子公司不受影響
柯達表示已從花旗集團獲得9.5億美元18個月期的信貸支持,用以改善流動性和營運資本。
柯達表示,將繼續向員工支付工資和福利,以及開展面向消費者的服務項目。而柯達在美國以外的子公司則不會受到此次破產保護申請的影響,“無論發生什么情況,會繼續履行對供應商的所有義務。”柯達中國公司昨日對媒體表示,目前中國公司沒有收到有關通知,相應的業務也沒有受到影響。
根據聲明,柯達預計其在美國的重組將于2013年完成。咨詢公司FTIConsulting副董事長多米尼克·迪那波利被任命為柯達首席重組官。
今年1月10日,柯達發布了其重組計劃,把目前的3個業務部門重組為商業部和個人消費部這兩個部門,希望借此降低成本并提升生產率,以幫助公司度過財政危機。該計劃已于1月1日正式生效。
對于此次重組,有分析人士對此表示懷疑。CRT資本集團的高級分析師AmerTiwana表示,柯達認為這將實現生產力提升和成本削減,但由于缺乏如何從這些措施受益的具體內容,因此很難說此舉具有多大的意義。
是誰毀了百年柯達?
資料顯示,自1997年以來,柯達僅有一年實現盈利。該公司的現金儲備已經花光,根據其提交的破產保護申請,截至去年9月30日,柯達的總資產為51億美元,債務為67.5億美元。自去年起,該公司就多次傳出破產消息。實際上,一直以來向數字化轉型是柯達努力的方向。數碼時代的到來也一直被認為是推倒柯達百年基業的罪魁禍首,然而,或許其高傲和保守的態度才是其成功的絆腳石。
轉型求生越走越艱
實際上,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是由柯達1975年發明的,沒想到這竟然成了自己的掘墓人。雖然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但作為傳統膠卷領域的霸主,柯達卻不敢貿然邁入當時尚不明朗的數碼市場,謹慎地觀望著。
直到2000年,柯達靠每臺相機虧損60美元為代價,占據美國數碼相機市場第二大份額。可從那時起,膠卷需求開始停滯,公司陷入困境,開始大量裁員,縮減開支。
2002年,競爭對手富士膠片的產品數字化率已經高達60%,而柯達還不足25%。柯達又大舉削減相機業務預算,把錢投入噴墨打印機,以期靠它在市場上大翻身。
2003年9月,柯達正式宣布放棄傳統的膠卷業務,重心向數字產品轉移。2006年,柯達毅然更換公司標識,去掉了自1971年開始就使用的“黃盒子”和“K”圖形,意味著柯達與膠卷世界的聯系開始斷裂。2009年,柯達實施二次戰略重組,裁員幅度高達50%。
數據顯示,1997年以來,柯達僅有2007年一年實現全年盈利。其市值從1997年2月最高的310億美元降至21億美元,十余年間市值蒸發了99%。
業內稱,現在提起柯達,大多數人想到的更多的還是膠卷。柯達孤芳自賞的態度讓其陷入“一直在轉型而一直未轉型”的尷尬局面。
是宿命還是自導悲劇
轉型是整個膠片行業的共同宿命,而其他企業的轉型路或許可以為瀕臨破產邊緣的柯達提供借鑒。
富士膠片經過摸索尋求多元化的發展,將其最早的影像事業、信息事業、文件處理事業三大業務板塊調整為醫療生命科學、高性能材料、光學元器件、電子影像、文件處理和印刷六大重點發展事業,傳統膠卷在整體收入中的占比僅為2%。此外,富士還進軍了化妝品制造,其推出的護膚品牌2010年銷售已達200億日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
而作為中國的“膠卷王”,樂凱的轉型之路也一直被外界所關注。樂凱在原有業務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上,選擇光學薄膜(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等的液晶顯示屏依靠的關鍵材料之一)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2010年1-9月,其膜材料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02.3%,占該集團總營業收入的20%,利潤更是占到40%。去年9月,樂凱又整體并入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都是因為數碼時代的到來令傳統膠片行業衰敗,企業被迫轉型,但是從市場情況來看,惟有柯達轉型不力后面臨著破產的窘境,這是因為柯達是在被動轉型。富士、樂凱雖然轉型談不上十分成功,但是仍保持了后續發展的勢頭。而柯達在“押寶”失敗后,被市場牽著不得不轉型,多年之后成果甚微。
不過,不同于媒體報道,柯達中國此前仍表示:“近年來的整合是成功的。”該公司稱,于六七年前啟動的轉型已經初步顯現效應,盡管尚未實現盈利,但目前已經步入正軌。
市場情況
攝影“發燒友”紛紛囤貨留念
聽到“柯達公司或破產”的傳聞之后,不少攝影愛好者心情既低落又矛盾,不少人都希望保留住回憶而購入一些膠卷。
柯達膠卷經銷商——上海鴻運照材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來柯達的膠卷銷量確實有所增長。“比如說現在專業級相機會使用的柯達專業膠卷,售價是32元/卷,比普通的貴一大截,但近期也有人對這類膠卷一買就是幾十卷,而平時只有幾卷的采購量。”
廣州資深攝影玩家沈龍也表示,圈子內十多位友人連日來分批去香港永成攝影器材公司采購大量柯達膠卷,而他自己也有類似想法。“大家都很緊張,紛紛去囤貨。”
破產保護
指不管債務人是否有償付能力,當債務人自愿向法院提出或債權人強制向法院提出破產重組申請后,債務人要提出一個破產重組方案,就債務償還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減損某些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作出安排。這個方案要給予其一定的時間提出,然后經過債權人通過,經過法院確認,債務人可以繼續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