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行業動作頻繁,支付寶、銀聯、快錢等企業紛紛加緊布局以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在物聯網發展下,一種“物聯網可使支付明碼標價”的說法悄然興起。互聯網資深人士何璽對這種說法表示認同,何璽認為支付行業與物聯網結合的最大優勢便是促進價格透明,但目前支付安全、人才匱乏仍是二者結合的主要問題。
2011年,央行出臺了《商業銀行*業務監督管理方法》,為解決*業務中出現的問題規定了詳細方法。這給支付行業帶來了更多挑戰與壓力,也讓一些物聯網企業躍躍欲試。何璽認為,物聯網應用到支付行業中可以實現物體從線下到線上,從田間到商超的價格透明,做到可視化、價格透明化、支付便利化、配送可追蹤的新商業模式。
當下,支付行業面臨著眾多安全問題,消費者上當的事情時有發生。何璽表示,物聯網應用到支付行業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透明化意味著安全問題更急需解決;其次是技術標準、芯片標準、系統集成技術;再次是專業人員缺乏,研究的領域人才匱乏。
“沒有人談發展、談普及都是紙上談兵”,在何璽看來,某些物聯網企業從業者在鉆政策空子、玩投機商人的把戲,真正投入在發展和推廣上的人很少,這使物聯網在發展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
另外,何璽稱,物聯網要真正實現商用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起碼3到5年才會真正的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