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消息,《福布斯》雜志網絡版發布撰稿人蒂姆·沃斯托(Tim Worstall)的文章稱,在營收和運營利潤規模方面,蘋果單單是iPhone業務就大過微軟所有的業務。
以下為文章的主要內容:
蘋果單是iPhone業務就大過微軟的所有業務,這對關注業績數字的人來說并不意外。我承認,盡管我知道那些數字,但我之前并沒想到那一點。是科技博客TechCrunch撰稿人MG·斯格勒(MG Siegler)指出了這個驚人的事實。
5年前,iPhone都還沒問世。但如今,iPhone創造的營收和運營利潤均比微軟整個公司都要多。
在截至2011年12月的財季中,蘋果iPhone業務營收達244億美元,同期微軟包括Windows、Office、服務器產品、XBox在內的所有業務總營收則為209億美元。
蘋果上一季度運營利潤率為38%,iPhone業務如果也按照這個運營利潤率來算,那它該季度創造了大約93億美元的運營利潤。同期,微軟所有業務運營利潤總和則僅為80億美元。
斯格勒還指出,蘋果就算拿掉iPhone業務,剩下的業務仍大于所有的微軟業務。這就是蘋果產品銷量過去一兩年間取得驚人增長的結果。上一季度,蘋果總營收、運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達460億美元、170億美元和130億美元,均為微軟的兩倍左右。微軟的總營收、運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210億美元、80億美元和66億美元。
對于我這個1988年還是1989年才開始關注電腦行業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對人們既定認識的蔑視。蘋果大膽創新,瞄準一個市場而突然發跡,微軟則覆蓋各個桌面領域,近乎是壟斷者。人們在比較它和微軟時,一直都是以這作為背景,盡管蘋果近些年來也有了iPod、iPhone和iPad等業務。
早在個人電腦的最早期,人們認為蘋果自主研發生產硬件和操作系統,其個人電腦產品也許最終能夠擊敗高度分化的與IBM兼容的個人電腦。而在此后很多年的時間里,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蘋果擊敗微軟幾乎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蘋果如今做到了。
但就像我此前提到過的,蘋果超越微軟,并不是通過采取正面進攻來取代微軟核心PC產品Windows和Office。蘋果采取的是迂回包抄的策略。壟斷公司倒下之時,往往不是在它們自己的市場被打敗的時候,而是在它們的市場變成廣闊市場的一小部分,先進技術讓它們的壟斷地位變得無關重要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