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大家電廠商2011財年估計最終都將出現巨額虧損。松下、索尼和夏普在構造改革方面都落后一步。現在已經無退路可走。如果不將巨額虧損作為實現復蘇的推動力日本家電廠商就沒有活路。
夏普于2012年2月1日宣布,預計該公司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將出現2900億日元的最終虧損。在發布該公司自創建以來這一最差業績預測的次日早晨,夏普社長片山干雄接受了日經BP的記者專訪,他無奈地表示,“日本國內電視需求的驟降是(業績惡化的)直接原因。我雖然不是評論家,但我認為環保積分等導致需求被提前‘透支’,結果當前市場行情比預想的還要蕭條”。
夏普在全球平板電視市場上的份額位居第六,在日本國內則高居榜首。夏普先于其他公司投產液晶電視,引領著日本國內市場的發展,不過正因為夏普對日本國內市場的依賴度較高,所以在日本國內市場蕭條時受到的影響也較大。
日本于2011年7月份實現微波信號數字化后,液晶電視的銷售形勢急轉直下。片山社長表示,“(原本有望增長的)中國市場的電視銷售也陷入低迷。可謂是雪上加霜”。
日本其他家電廠商的合并業績也很慘淡。松下在2011財年的最終損益預計將虧損7800億日元,創下該公司史上最大虧損記錄。索尼在2011財年估計也將虧損2200億日元。
日本各大公司如果不斷然實行根本性的構造改革,就會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
電視業務低迷是元兇
上述三家日本公司可謂同病相憐,其主力產品——電視業務都陷入低迷。全球液晶電視價格不斷下滑,37~42英寸產品已降至4萬日元左右。這三家公司尚未培育出新業務以取代盈利惡化的電視業務,電視業務的低迷直接影響到了業績。
為擺脫困境,松下將液晶和等離子面板工廠由五家減至兩家,整個集團在這一年將共裁員2萬7000人。同時,還把向家庭和樓宇一攬子供應節能產品的“整體”業務定位為發動反攻的推動力。即便此舉能夠獲得新訂單,但仍不足以消除電視業務低迷帶來的影響。
在重點投資的環境能源領域,松下將在馬來西亞新建一個太陽能電池工廠,計劃今年12月份開始投產。松下社長大坪文雄宣稱“在迎來創業100周年的2018年,我們將成為電子行業第一大‘環境革新企業’”,但不能保證這個目標一定能實現。
外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嚴厲指出,“太陽能電池明顯處于供應過剩的狀態,價格不斷下滑。現在才設廠豈會有勝算”。
夏普在日本國內液晶電視市場上的份額高居榜首,每月供貨量在2011年12月份由7月份的270萬臺快速跌至160萬臺(據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調查)。
電視完全數字化后日本國內的電視機市場規模將迅速減小,這在幾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了。去年6月份,夏普提出了將三重縣龜山市和界市的液晶面板工廠,改為生產需求旺盛的平板終端用面板以及美國暢銷的60英寸以上面板的構造改革計劃,但仍未能渡過難關。界工廠將從今年3月份前后到夏季前后,把開工率降至一半。
夏普的太陽能電池業務也低迷不振,其被定位為代替液晶業務的增長領域。2011年10~12月的營業虧損為62億日元,高于2011年7~9月的47億日元虧損。夏普正在意大利和泰國致力于光伏發電業務和光伏電站的建設業務,希望擺脫太陽能電池的價格競爭,但還是被卷進去了。
索尼發布了如下人事變動:會長兼社長霍華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將退居董事會主席一職,副社長平井一夫將升任社長。新任社長平井表示,“低附加值業務將與其他公司進行整合、退出或外包。我們將轉而集中投資(醫療器械等)新業務”。
如今就像站在懸崖上
回顧過去數年,日立制作所在2008財年(截至2009年3月)由于電視業務等的低迷不振,在當時出現了日本制造業歷史最高的7873億日元合并虧損。之后,該公司退出了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制造領域,平板電視的生產也采用外包方式,逐步退出或縮小盈利能力較低的業務。同時,還著力發展有望實現高收益的社會基礎設施業務,擺脫了困境。2011財年有望實現40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
松下、索尼和夏普如今就像站在懸崖上。只有顛覆以往的固有觀念進行改革才能找到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