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愛普生公司捐資建校、捐贈圖書,一直致力于中國鄉村教育的發展和完善;
為了播撒希望之種,愛普生把公益作為企業責任,積極尋找多媒體教育的可持續化發展途徑,讓愛心教室能夠更長久地為西部鄉村教育助力;
愛普生·多媒體愛心課堂,把信息化帶進西部鄉村課堂,讓大山深處的孩子也有了夢想起飛的地方……
軟硬結合,提高西部教育信息化
普魯士元帥毛奇曾有一句名言:普魯士的勝利,早在小學老師的講臺上就決定了。但是在中國,在占據了大多數面積以及人口的鄉村,如何有效提高教育水平,一直是中國教育問題的重中之重。
“多媒體愛心課堂”就是一項由愛普生公司發起的旨在提升中國西部鄉村現代化教學水平的教育支援項目。針對西部鄉村教育資源信息閉塞的缺點,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等方面的“硬件”捐贈和教師培訓等“軟件”支持,把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了教育的網絡化和信息化,改善了西部鄉村學校教育資源和硬件設施比較匱乏的現狀,也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多媒體教育模式帶來的新鮮體驗。
該項目在2010年已在甘肅和陜西兩省成功實施了第一期。2011年,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 “愛普生·多媒體愛心課堂”繼續為甘肅省6所學校捐建多媒體教室,并充分利用愛普生在教育領域的產品技術優勢,在投影機、打印機等教學設備上給學校提供贊助,構筑完善的多媒體教學硬件平臺。
培訓幫扶,實現教育公益可持續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并將其運用于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一位參加2011年愛普生愛心課堂培訓的甘肅鄉村教師如是說。
教師培訓,是愛心教室項目的重點環節。正如愛普生公司領導所說:“教育工作者,才是提升西部教育水平的執行人,多媒體教室先進的硬件設施更需要具備先進教學理念的應用者。”教育的提升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過程,“軟硬并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之本!皭坌恼n堂”的成功實踐,從設施改善、教學管理、學生、教師等多個角度出發,不但在中國西部鄉村教育扶貧領域擔當了示范的角色,而且對整個鄉村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
2011年8月,“愛普生•多媒體愛心課堂”西部教師培訓計劃在上海拉開帷幕,為甘肅省50名鄉村教師提供了多媒體課件制作、教學技巧以及設備應用等方面的專業培訓,使鄉村教師幫扶計劃得到了進一步的實踐和普及。這些受訓教師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帶動臨近學校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擴大了多媒體教學的受益范圍。同時,通過舉辦多媒體優秀課件評選,強化了教師們的多媒體應用水平。
為了促進愛心課堂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長久地為受助學校的老師提供后續支持,愛普生還與甘肅省電化教育中心合作,在該中心設立超短焦教學網絡課程拍攝基地,并制作教學示范課程,依托網絡,突破地域限制,通過甘肅教育網,為全省教師提供多媒體教學授課技巧,使愛心課堂的實際運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牢記責任,彰顯企業愛心
從04年起,愛普生在中國開展教育公益事業已經有8年的時間,從“紅粉筆•愛普生示范學校”到“愛普生•多媒體愛心課堂”計劃,愛普生一直走在鄉村教育援助的前沿。
愛普生公司,不僅把支持教育看作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更高追求,更為這種責任感的落實做出了更多努力和嘗試。有教育專家稱,自去年啟動多媒體愛心課堂以來,在整合教育資源、發揮設備優勢和追求更多實效方面,愛普生成為了其他熱心公益、支持教育的社會團體尤其是企業的一個先行者與探路者。
“希望有更多像愛普生這樣的公司,能夠幫助我們的學校,通過課堂教學的現代化,課堂教學的優質資源的貢獻來縮小我們的差距,搭建一些跨越式的平臺和跨越式的橋梁,幫助我們在教育教學質量方面,實現跨越式的提升。” 旦智塔對“愛心課堂”項目給予了深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