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30日,光峰科技、英唐智控、聯合光電、中光學、中潤光學、炬光科技、歌爾股份、均勝電子、德賽西威、歐菲光、星宇股份、長信科技、華陽集團、聯創電子、經緯恒潤、凱盛科技等34家投影、智能座艙車載顯示與光學廠商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以下是34家企業2025Q1財報業績匯總表(之前Pjtime文章已經發布過的未再列入,請查看投影時代往日推文):
在所匯總的34家企業中,一季度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11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有27家同比增長,僅7家同比下降,其中10家同比增幅超過20%。歸母凈利潤方面,盈利過億元的有5家,虧損的有9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有13家同比下降,21家同比增長,其中8家增幅超過50%。實現營收和凈利雙增的有15家,雙降的僅3家。
光峰科技:營收4.61億元,同增3.67%
報告期內,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1億元,較同期增長3.67%;其中,車載光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78萬元,同比增長64.03%。
2025 年開年以來,公司已獲得國內外知名車企下發的3個高質量定點,并持續獲得賽力斯汽車問界品牌M8、M9車型的車載投影巨幕系統訂單。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車載光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78萬元,同比增長64.03%。
2025 年 4月,公司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正式發布“靈境”智能車載光學系統,實現全車投影自由與AI語音控制的智能交互,打造“全車投影畫面隨心變”的車載光學新形態,全方位提升車輛的光學功能與用戶體驗。在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公司與全球汽車照明系統及軟件領導者法雷奧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集成光峰科技ALL-in-ONE全能彩色激光大燈的新一代汽車照明解決方案。上述創新解決方案不僅能增強車輛的自適應遠光(ADB)功能,顯著提升道路安全性,還能滿足駕駛員日益增長的舒適照明和娛樂功能需求,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安全、智能且個性化的駕駛體驗。
大阪世博會于2025年4月正式開園,公司產品成功應用于中國館、柬埔寨館和非洲加蓬館,以近百臺激光工程投影設備突破物理展陳邊界,完成十余個展項的光影呈現任務,以科技為各國文化的展示注入了新的活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科技力量及品牌形象,公司技術及產品打開全球激光市場。公司產品獲本次世博會三大國家館的認可及采用,標志著公司工程業務依托產品質量和技術積累出海,成功打開海外市場。
公司始終關注激光行業的新興應用領域,積極探索與公司技術相結合的產品布局與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及延伸激光技術的應用場景邊際。在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2025)上,公司發布業界首款分體式光纖光機,該產品在技術、產品形態及應用場景等維度實現激光光機創新,具備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同時,公司發布體積僅為0.8cc的超小型全彩AR光機方案,具有高性價比、低耗能、顯示效果出色等特點,滿足AR眼鏡輕量化的需求。
在香港春季電子展上,公司首次向行業展示激光雕刻機新品。激光雕刻機是基于公司在上游核心器件取得突破,也系公司在工業領域的首個創新研發成果。通過精確的激光加工技術,公司發布的激光雕刻機在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實現高精度的制造要求,
可用于創意制作、零件加工、工業打標等場景。公司本次展出的新品和新技術實用性較強,有望在更多場景中應用落地。公司將繼續致力于激光在應用場景的創新,拓展產品應用邊際。
利潤下降因素:(1)非經常性損益層面: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減少4,130.50萬元。從同比基數來看,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較高,主要系2024年一季度公司所投資的戈碧迦股份產生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業務層面:報告期內,應海外客戶要求,部分海外影院光源訂單推遲發貨,導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同比有所下滑;車載光學業務占比有所提升,但基于汽車零部件行業屬性,車載光學業務毛利率較低于影院、專顯等業務的毛利水平。總體而言,公司業務結構處于轉型階段,整體毛利率會有一定下降;(3)費用層面:報告期內,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近900萬元。
英唐智控:營收12.64億元,同比微增
2025年第一季度,英唐智控實現營業收入為12.6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57億元增長了0.55%;歸母凈利潤為1741.27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851.53萬元下降了5.96%。扣非凈利潤為1731.45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845.64萬元下降6.19%。基本每股收益為0.0153元/股,較上年同期的0.0163元/股下降6.1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99%,較上年同期的1.08%下降0.09%。
英唐智控車載顯示芯片DDIC和TDDI已于2024年8月、12月先后實現批量生產,標志著公司在車載顯示芯片領域實現了從研發到量產的跨越性突破。目前,部分規格的MEMS微振鏡芯片也即將步入批量生產階段,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矩陣。
在車載顯示芯片領域,公司已成功實現從研發到量產的突破,先后完成了部分國內屏幕廠商、海外液晶顯示屏廠商的批量訂單交付。2025年,英唐智控將依托分銷業務的龐大客戶資源,深度整合自研芯片,加速其市場化進程,主動對接汽車廠商,精準把握新項目需求,在確保現有訂單穩步執行的同時,積極拓展市場份額,積極爭取更多新項目的定點合作,以期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的雙重增長。
在MEMS微振鏡方面,英唐智控將積極拓展新客戶,在車載激光雷達、工業、醫療、無人機等領域的客戶基礎之上,持續開發車載LBS方案的客戶,推動MEMS產品在各類車載投影場景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拓寬其應用邊界,如HUD(抬頭顯示)、DGP(動態迎賓燈)、DIP(車內投影),DBSW(安全警示)、HD和ADB (車燈照明和數字化照明交互)等。
聯合光電:營收3.69億元,同降3.54%
2025年第一季度,聯合光電實現營業收入為3.69億元,同比下降3.54%;歸母凈利潤虧損2398.67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795.59萬元;毛利率27.56%。
聯合光電自2019 年成立中山聯合汽車技術有限公司開始進軍智能汽車領域,依托強大的光學技術儲備,深度布局智能駕駛系統,開發了車載鏡頭、毫米波雷達及相關產品、AR-HUD相關產品、車內投影產品等,而且將根據市場發展及客戶需求不斷豐富產品矩陣。目前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已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和領先的市場地位,憑借技術優勢已獲得多家汽車廠商定點,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聯合光電在激光投影技術上繼續保持領先優勢,2024 年,在全球市場出貨量微浮增長5.4%的情況下,公司實現了出貨量和營收雙增長,其中營收增長約43%。
中光學:營收2.62億元,同降41.91%
2025年第一季度,中光學實現營業收入為2.6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51億元同比下降41.91%;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811.03萬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996.39萬元同比下降583.57%;扣非凈利潤為虧損6912.21萬元,同比下降352.11%。
報告期內,中光學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0.26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虧損10.0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869.37萬元,同比上升61.67%。
中潤光學:營收1.12億元,投影顯示產品線增長明顯
2025 年一季度,中潤光學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 41.17%;歸母凈利潤1,029.61 萬元,同比減少 7.14%;扣非凈利潤952.76 萬元,同比增長 9.53%。
報告期內,公司各領域產品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智慧監控及感知領域同比增長約40.06%,主要為安防球機、IPC 等產品線均快速增長;智能檢測及識別領域同比增長約67.41%,主要為移動機器人等產品線增長迅速;視頻通訊及交互領域同比增長約 32.06%,主要為智能門鈴、智能兒童手表等產品線實現量產或小批量產;高清拍攝及顯示領域增長約 101.84%,主要是投影顯示產品線增長明顯。
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基本保持穩定;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45.93%,主要為隨著新客戶和新領域不斷開發,公司產品線和研發項目進一步增加,研發人員增長較快所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7.14%,主要為研發費用增長、股份支付費用增加、政府補助減少所致,合計影響其他收益、營業成本及各項費用金額約為 750.00 萬元。
炬光科技:營收1.70億元,同增23.75%
2025 年一季度,炬光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1.7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7億元增長23.7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195.46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618.97萬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扣非凈利潤為虧損3283.73萬元,上年同期的虧損1889.90萬元。
激光光學元器件業務在一季度表現強勁,一方面得益于泛半導體領域的市場需求提升,產品出貨量顯著增加;另一方面,工業光纖激光器泵浦以及光通訊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呈現出增長趨勢。泛半導體制程中游模塊業務,一季度集成電路晶圓退火業務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新型顯示激光修復模塊也在穩步推進中。
全球光子工藝與制造服務業務,作為公司新開拓的業務領域,在業務拓展上,持續積極開拓國內外消費電子、一次性內窺鏡及工業應用領域等潛在客戶,重點推廣現有晶圓級微納光學(WLO)、晶圓級堆疊工藝(WLS)及晶圓級透鏡集成(WLI)工藝相關制造服務,成功獲取多個樣品訂單,為后續業務增長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光投影照明方面,炬光科技開展了旨在通過技術創新而降低現有產品成本的研發項目;公司基于市場趨勢判斷,啟動了下一代微透鏡陣列(MLA)大燈技術的研發,預計于2025 年面向行業客戶提供樣品。炬光科技于2025 年4 月4 日披露獲得AG 公司兩個用于車載投影照明的微透鏡陣列(MLA)項目的正式定點函。
汽車投影微透鏡陣采用具有雙面光學結構的微透鏡陣列,將照明光源在較小的空間內以一定角度形成特定逃開設計、邊緣銳利清晰的投影圖案,與光源集成后安裝在汽車車身特定位置以實現功能性或裝飾性的路面投影或車艙內投影。主要應用于汽車投影燈毯、智能路面投影、車艙內智能投影等領域。
歌爾股份:營收163.05億元,凈利同增23.53%
在AI技術快速迭代和消費電子市場復蘇的雙重驅動下,2025年第一季度,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為163.05億元,同比下降15.57%;歸母凈利潤為4.6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3.53%;扣非凈利潤為2.92億元,同比增長6.09%;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增長27.2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4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5.36億元。
報告期內,歌爾股份的財務狀況持續改善。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達15.36億元,保持穩定增長;貨幣資金儲備增至217.44億元,較期初增長24.49%,流動性持續優化。應收賬款大幅下降53.52%至83.11億元,回款能力顯著增強。當前,公司手握超過217億元的現金儲備,為其在AIoT、XR等前沿領域的戰略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一季度研發投入達10.96億元,同比增長32.83%。CES 2025上,歌爾股份展示了多款VR/AR及AI眼鏡參考設計。子公司歌爾光學推出AR全彩光波導顯示模組,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新成立的青島光電科技聚焦微顯示和光學成像技術,完善AR/VR產業鏈布局。在汽車電子方面,創新性應用UWB技術,推動了車載交互體驗的升級。
2025年,歌爾股份將在鞏固既有業務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面向AI技術與新興智能硬件的融合,不斷發展新的業務方向和業務機會。積極把握聲學器件、觸覺器件、精密光學器件和模組、微顯示模組、傳感器、微系統模組、AI智能眼鏡、MR混合現實、AR增強現實、智能無線耳機、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領域內的新機會,持續拓展公司的精密零組件產品在汽車電子領域內的應用,圍繞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行業領先客戶需求,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長信科技:營收27.93億元,凈利同增61.09%
2025年第一季度,長信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27.93億元,同比增長7.31%;歸母凈利潤為7970.25萬元,同比增長61.09%;扣非凈利潤為7418.72萬元,同比增長112.77%;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95%。
長信科技主營業務涉及車載電子、超薄液晶顯示面板、柔性玻璃蓋板(UTG)、消費電子等業務。2025年,長信科技將重點在柔性 OLED 及中大尺寸 TFT 顯示模組、柔性折疊智能終端相關材料、智能座艙顯示器件等方面,持續并大力度投入資源,做好產品、工藝技術和人才準備,適時切入新市場。
在汽車電子新產品開發方面,長信科技已成功實現電致變色汽車后視鏡蓋板玻璃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該技術已形成規模化量產能力,收入規模不斷擴大;公司完成智慧視窗產品后工程工藝技術的全面突破,首批量產產品通過客戶嚴苛認證并獲得高度評價;此外,公司在新型顯示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可應用于裸眼 3D 汽車儀表盤的 3D 液晶透視鏡技術。
2025 年,奔馳高端車型E 級已經搭載裸眼 3D 儀表盤,將儀表屏畫面主動適應并調整到車輛操控者舒服的位置角度,從而實現更具縱深層 次感的 3D 景深效果。同時更能精準追蹤你的目光,優化 3D 成像,帶來更立體真實的視覺感受,目光所及,盡享豪華體驗。
偉時電子:營收4.59億元,同增12.73%
2025年第一季度,偉時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為4.59億元,同比增長12.73%;歸母凈利潤為1367.06萬元,同比增長22.38%;扣非歸母凈利潤為653.48萬元,同比下降23.88%;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增長22.26%。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04%,同比增加0.16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3522.1萬元,同比大降339.37%。
2025 年,偉時電子將繼續聚焦車載背光顯示主營業務,進一步豐富自身產品線,開發新客戶及新產品。尤其是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正處于蓬勃向上發展期間,抓住機遇,擴大面向新能源汽車的復合顯示模組、智能顯示面板、氛圍燈、Mini-LED背光顯示模組等產品的銷售,利用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周期短的特點,快速實現銷售收入的增長。通過液晶后段生產設備獲取LCD后段訂單,擴大公司產品內制率,提高公司產品附加價值及競爭優勢。同時,憑借智能表面、空中顯示、3D貼合等新型顯示技術,加快國內知名品牌汽車廠商的開發。
偉時電子透露2025年主要研發重點:智能座艙動態防窺背光模組的開發、智能座艙超大屏幕背光源模組的開發、藍光Mini-LED式樣背光顯示模組的持續開發投入、、多聯屏全貼合以及曲面3D貼合技術開發、VR等民用Mini-LED型背光液晶顯示屏模組的開發、抬頭顯示器的開發、流媒體后視鏡超窄邊框的開發等。
凱盛科技:營收12.65億元,凈利同增73.01%
2025年第一季度,凱盛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12.65億元,同比增長0.12%;歸母凈利潤2384.75萬元,同比增長7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78.88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252元。
2025 年,凱盛科技顯示材料板塊將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加強新一代顯示技術攻關力度,充分展示和發揮集團大平臺下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技術領先優勢、人才儲備優勢,加強對市場的研究,不斷創新商業模式,不斷開發信息顯示產業一體化的整合能力,加快信息顯示終端產品的市場導入。公司將聚焦行業科技前沿,不斷推進超薄柔性玻璃一次成型、電子用柔性玻璃新材料、屏幕定向發聲用關鍵材料、無介質成像用關鍵材料、半導體和電子級合成高純石英、新能源電池用鋯材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克難。
藍黛科技:營收8.13億元,同增8.06%
2025年第一季度,藍黛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8.13億元,同比增長8.06%;歸母凈利潤為5216.36萬元,同比增長45.93%;扣非凈利潤為4405.82萬元,同比增長119.26%;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同比增長46.7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09%,同比增長0.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73.3萬元 ,同比增長89.98%。
2025年,藍黛科技將緊抓行業發展契機,圍繞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持續推動觸控顯示業務和動力傳動業務雙主業協同發展。觸控顯示板塊,將利用電子行業復蘇契機,在車載觸摸屏領域、消費類、工控等優勢領域,持續推進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提升業務規模,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推進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公司緊跟汽車零部件企業出海浪潮,一方面在現有市場的基礎上,繼續開拓歐洲等海外汽車零部件配套市場,促進核心客戶布局。另一方面,推進泰國海外基地建設以輻射東南亞市場,參與全球化汽車零部件市場競爭。
天山電子:營收3.95億元,同增31.52%
2025年第一季度,天山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為3.95億元,同比增長31.52%;歸母凈利潤為3594.44萬元,同比增長42.24%;扣非凈利潤為3418.44萬元,同比增長83.19%;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長42.28%。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57%,同比增長0.6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1804.57萬元。
天山電子依托炫彩紋理、IML面板工藝、大尺寸TFT顯示屏、反射型TFT顯示屏、超大尺寸/異形蓋板、雙屏顯示組合模組、3D熱壓彎曲蓋板顯示屏、車載窄邊框點膠工藝顯示屏、多向防窺隱私型液晶模組、壓鑄一體成型結構液晶模組、3A處理防眩低反防污高亮型液晶模組、VA+多色漸變彩膜液晶模組等創新技術,其VA+TFT組合屏、TFT模組成功拓展至兩輪車儀表、乘用車/商用車儀表、工程機械及特種車輛儀表、后排娛樂屏等全場景應用,成功配套比亞迪、東風、長安等頭部車企。
2025年,天山電子將在鞏固工業控制、通訊設備等優勢賽道的基礎上,重點突破車載顯示、智能家居、工業物聯等新興場景,拓展增量市場,并加快在東南亞新興市場的滲透。此外,構建涵蓋智能家居、車載電子、工業控制及自動化等應用場景的立體化產品矩陣,以“定制化研發+全球化交付”雙引擎推進顯示生態全球化布局。
天山電子通過動態調整募投項目內部投資結構、投資總額、實施地點及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的方式,加快推進光電觸顯一體化模組建設項目,滿足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數據終端、通訊設備、車載電子等領域客戶對彩色液晶觸控顯示模組的需求,以解決公司發展過程中的產能瓶頸問題。
秋田微:營收2.68億元,同增19.41%
2025年第一季度,秋田微實現營業收入為2.68億元,同比增長19.41%;歸母凈利潤為1948.43萬元,同比下降19.09%;扣非凈利潤為1799.82萬元,同比下降21.25%;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20.0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41%,同比下降0.3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780.1萬元,同比增長4,983.75%。
秋田微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觸控顯示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主要包含儀表盤、中控臺、后視鏡及其他等,客戶主要包括軒彩視佳、Faurecia(佛吉亞)、矢崎儀表等,配套比亞迪(目前主要應用于王朝系列、海洋系列車型)、長安、東風柳汽、吉利、日產等汽車整車制造廠商制造的多款車型。
駿成科技:營收1.95億元,同增19.66%
2025年第一季度,駿成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1.95億元,同比增長19.66%;歸母凈利潤為2486.52萬元,同比增長15.36%;扣非凈利潤為2316.31萬元,同比增長7.76%;基本每股收益0.2447元,同比減少17.6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99%,同比增長0.1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502.37萬元,同比增長381.86%。
駿成科技是汽車電子領域中車載液晶顯示屏產品的二級供應商。目前,公司產品通過威奇爾、偉世通(天寶汽車)、天有為、新通達等一級供應商渠道交付應用于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北京汽車、奇瑞汽車、東風汽車等國內主要汽車主機廠商。
翰博高新:營收7.29億元,同增55.25%
2025年第一季度,翰博高新實現營業收入為7.29億元,同比增長55.2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600.08萬元,同比下降139.29%;扣非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670.40萬元,同比下降125.04%;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3.5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9073.15萬元,同比增長32.39%。
2025年,翰博高新將加速布局車載連屏、異形屏等創新形態,深化與Tier1供應商及整車廠的合作,擴大Mini-LED背光產品在中高端車型的應用份額,并持續投入Mini-LED技術研發,重點突破精細控光、窄邊框設計、巨量轉移及良率提升等關鍵工藝,擴大在車載顯示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優化消費電子產品線,緊跟AIPC發展趨勢,開發輕薄化、窄邊框背光模組,降低成產成本,提升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市場的競爭力,技術聚焦大尺寸前光導光板的生產工藝, 以對應節能省碳反射式LCD商顯的應用趨勢。
宸展光電:營收6.22億元,同降3.00%
2025年第一季度,宸展光電實現營業收入為6.22億元,同比下降3.00%;歸母凈利潤為4968.26萬元,同比下降23.90%;扣非凈利潤為4007.47萬元,同比下降35.90%;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下降30.0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3.2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125.06萬元,同比增長859.18%。
宸展光電通過控股子公司鴻通科技介入智能座艙業務。鴻通科技自2017年起,以一級供應商身份為歐美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廠提供一流的觸控顯示總成方案,在中高端市場具備較強競爭力。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公司已經實現了全球制造的工廠布局,且產品線更加豐富,可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的個性化生產需求。
2025年,公司將繼續夯實智能座艙業務板塊業務基礎,提高營收貢獻,并積極開拓向上游整合的面板組裝業務以增加營收及提升毛利率。此外,公司將加速優化泰國與廈門的生產布局,通過優化產線、工藝改良等措施提升提高良率,增加效率,以改善獲利。
子公司鴻通科技泰國春武里第一工廠于2024年順利實現量產,形成了智能座艙業務“中國+泰國”的全球雙工廠布局,也初步完成了生產制造由“集中式”到“多區域”的轉型。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泰國一廠的精細化管理,以提升產能和運行效率。同時,為服務ODM及MicroTouch™品牌業務的客戶,宸展光電也計劃2025年在泰國建廠,新增一體機組裝線和SMT生產,以增強公司供應鏈韌性,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另外,公司將加速歐美地區外協工廠的搭建,打造較為完整的全球制造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
華陽集團:營收24.89億元,同增25.03%
2025年第一季度,華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24.89億元,同比增長25.03%;歸母凈利潤為1.55億元,同比增長9.27%;扣非凈利潤為1.50億元,同比增長8.82%;基本每股收益0.30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962.55萬元。同比降低71.86%。
2025 年一季度,華陽集團參股公司國科光芯(海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融資,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持有國科光芯(海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由 1.6691%變更為 1.6055%。
2025年,華陽集團將持續提升“訂單、交付、防風險”能力和表現。以技術先進、成本優勢為關鍵支撐,著力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產品先進性,集團聯動推進供應鏈伙伴深度合作提升成本競爭力,加強營銷變革保障訂單開拓能力;拓展國際業務,推進海外業務經營工作,擴展經營半徑;防范行業風險,完善提升風控機制,確保經營穩定;提升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交付表現;繼續完善激勵機制等。公司將堅定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邁向領先。
德賽西威:營收67.92億元,同增20.26%
2025年第一季度,德賽西威實現營業收入為67.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6.48億元增長20.26%;歸母凈利潤為5.8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85億元增長51.32%;扣非凈利潤為4.9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71億元增長34.08%。基本每股收益為1.05元/股,較上年同期的0.70元/股增長50.0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86%,較上年同期的4.72%上升1.14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0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8億元增長205.60%。
高階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業務高速增長,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孵化類業務的持續投入為未來增長鋪平道路;國內高端品牌與合資品牌合作不斷突破,國際市場成功斬獲多家知名企業的新項目訂單,為海外市場拓展注入強勁動能。2025年,德賽西威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化汽車智能化領域的研究,加速國際化市場布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通過開放合作與可持續發展,公司將為全球用戶創造更加安全、舒適、高效、環保的出行體驗,引領智能出行新時代,推動汽車產業邁向更加智能化、全球化的未來。
產能布局方面,德賽西威的海外產能布局主要在歐洲。其中德國工廠正常開展生產運營,西班牙工廠已開工建設,預計 2025 年底竣工,2026 年開始向客戶供應智能座艙、領航輔助駕駛等一系列智能化產品。其中德國工廠和西班牙工廠主要服務歐洲客戶,如大眾、沃爾沃等。另外,公司在東南亞通過產業合作等模式快速構建本地化制造和服務能力,在墨西哥已設立工廠,服務北美、南美區域客戶。
均勝電子:營收146億元,同增9.78%
2025年第一季度,均勝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約 146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9.78%,其中汽車安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 92 億元,汽車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約 40 億元,香山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約14 億元。
近年來公司重點推進的各項降本增效措施成效顯著,主營業務成本持續優化,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同比穩步提升 2.6 個百分點至約 17.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 3.4 億,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11.1%,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其中汽車安全業務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約 1.9 個百分點至約 15.6%,汽車電子業務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約2.1 個百分點至約 21.2%。
此外,由于近幾年公司在新業務訂單獲取上持續取得較大突破,尤其是汽車安全業務,公司銷售費用同比有所增長,新業務訂單進入研發量產階段后,根據項目進度情況研發費用在2025 年一季度有所集中體現,預計全年將保持同比持平狀態,剔除香山股份并表影響,本期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約 0.93 億元,雖對當期凈利潤有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將有助于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
新業務訂單拓展方面,在鞏固現有核心客戶業務的同時,公司重點瞄準新興市場需求增長、全球智能電動汽車滲透率提升、中國自主品牌及頭部新勢力品牌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國內車企加速出海等市場機遇,積極發揮全球化布局的協同優勢以及快速響應客戶的本土化優勢,面向上述市場持續加大項目拓展力度。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新獲訂單全生命周期總金額約157 億元。
經緯恒潤:營收13.28億元,同增49.34%
2025年第一季度,經緯恒潤由于汽車電子產品銷售訂單增加,實現營業收入為13.28億元,同比增長49.34%;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20億元,同比增長37.42%;扣非凈利潤為虧損1.34億元,同比增長38.85%;基本每股收益虧損1.05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9.1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1.79億元。
2025年,經緯恒潤將聚焦大模型應用(如DeepSeek、Qwen 等)賦能研發流程智能化,圍繞車身域控、新能源、智能輔助駕駛、自研工具、L4 業務等方面,提升開發效率,保持技術先進性。針對不同市場需求,采取策略化方式深化產品矩陣:擴大分布式電控單品(如T-BOX、AR-HUD)市場份額;推進底盤域控、物理區域控制器、中央計算平臺規模化應用;加速L4 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業化。
華安鑫創:營收1.92億元,同增3.71%
2025年第一季度,華安鑫創實現營業收入為1.92億元,同比增長3.71%;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214.32萬元,同比下降128.04%;扣非凈利潤為虧損2280.84萬元,同比下降122.75%;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28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9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377萬元。
2025年,華安鑫創將繼續深化戰略,圍繞市場深耕、質量升級、成本優化、技術創新四條主線推進工作。技術創新層面,將以場景定義技術、標準引領創新為導向,打造覆蓋顯示技術、軟件生態、供應鏈協同的差異化競爭力。加速大尺寸雙聯屏、Mini LED等前沿技術量產進程,建立滿足信息安全與功能安全標準的軟件平臺,優化供應商戰略合作體系以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同步搭建海外項目技術平臺,強化國際化團隊能力建設,為拓展全球市場奠定基礎。
光庭信息:營收1.3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2025年第一季度,光庭信息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52%;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403.25 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營銷策略調整初步呈現一定成效,報告期內,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業務增長較快,尤其是面向本田海外車型的測試業務大幅增長,另外,智能電控業務收入有所企穩;(2)公司利用 AI 應用內部管理,開發效率有所提升,營業成本得到控制,同時因日元匯率升高使得當期匯兌損益增加。
2025 年,公司確立了“AI+變革”為公司發展戰略,打造基于AI 戰略協同的生態合作關系及人機協同組織架構,并構建軟件的AI 開發全流程,以超級軟件工場引領未來汽車軟件工程變革,推動光庭信息從汽車電子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向軟件智能化的新一代軟件企業跨越。
盈趣科技:營收8.59億元,同增12.45%
2025年第一季度,盈趣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8.59億元,同比增長12.45%;歸母凈利潤為7664.03萬元,同比增長37.81%;扣非歸母凈利潤為7423.73萬元,同比增長71.30%;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63%。
2025年,盈趣科技將堅持自主創新,緊跟前沿技術及貼近市場需求,圍繞著車載安全、智能舒適控制、車載運動機構、智能座艙系統及車載健康舒適等六大領域布局汽車電子創新產品,加速電子防眩鏡、方向盤離手檢測HOD及車載冰箱控制等明星產品的更新迭代,加快推進車載運動機構部件、無刷電機控制、車燈控制器、智能座艙等新產品落地。
星宇股份:營收30.95億元,同增28.28%
2025年第一季度,星宇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為30.95億元,同比增長28.28%;歸母凈利潤為3.22億元,同比增長32.68%;扣非凈利潤為3.13億元,同比增長34.83%;基本每股收益1.14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3.1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3.89億元,同比增長167.91%。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汽車車燈也從傳統的汽車功能安全件轉向電子化和智能化的零部件;例如,在安全性方面,防眩目更精準的ADB/HD-ADB前照燈通過電子部件與軟件算法的賦能,較大程度地提升了分辨率、實現精準照明的效果;在交互性方面,前格柵顯示面板和顯示化尾燈的ISD智能交互顯示系統,可通過信息顯示完成其他道路交通者與駕駛員的交互。2025年,星宇股份將依托現有車燈及車燈電子的研發基礎,搭建汽車電子研發綜合平臺,完善軟硬件設施,推進汽車電子技術等方向的研發進程,探索業務發展新領域,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聯創電子:營收 21.77億元,車載光學持續增長
2025 年一季度,聯創電子實現營業收入 21.77 億元,同比下降 11.71%。但核心光學業務發展順利,營業收入達 11.22 億元,其中車載光學持續增長,營業收入達 7.70 億元,同比增長 43.18%,發展勢頭良好;車載鏡頭強勢領漲,營業收入達4.40 億元,同比增長 99.67%。應用終端營業收入達 6.68 億元,同比增長 21.89%,將逐步向光學應用終端產品延伸。
2025 年,聯創電子仍繼續實施“集中資源加快發展光學產業;多種方式穩健發展顯示產業;投資培育新業務新產業”的發展戰略。公司2025 年經營目標: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10 億元,其中光學產業銷售收入達到55 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2025 年,聯創電子件集中精力做好“車”的文章,在車載光學和車載顯示上要下足功夫:公司將繼續梳理現有業務,規劃未來發展路徑及產業布局,聚焦光學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持續進行創新升級,抓住行業機遇全力發展車載鏡頭和影像模組產業,充分利用公司南昌、合肥業已形成的車載鏡頭和影像模組產能優勢和多年積累的技術,提升在車載鏡頭及影像模組的市場占有率。
歐菲光:營收48.82億元,同增5.07%
2025年第一季度,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為48.82億元,同比增長5.07%;歸母凈利潤為虧損5894.98萬元,同比下降470.51%;扣非凈利潤為虧損8608.43萬元,同比下降388.82%;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02元,同比下降467.35%,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6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754.94萬元,同比上升111.43%。
2025年是經營之年,歐菲光業務將在保證盈利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業務規模,從而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歐菲光將聚焦光學影像主業,強化高端影像產品市場份額,并積極推進微電子業務,拓寬到更多的傳感器領域。將持續加強新型技術領域產品的開發,多方位布局智能門鎖、運動相機、工業及醫療、VR/AR等新領域光學光電業務。
鳳凰光學:營收3.35億元,同降15.24%
2025年第一季度,鳳凰光學實現營業收入為3.35億元,同比下降15.24%;歸母凈利潤為375.21萬元,同比增長116.73%;扣非凈利潤為虧損363.99萬元,同比增長84.61%;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同比增長112.5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7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314,853.76元。
未來兩三年,鳳凰光學業務方面將繼續聚焦光學和智能控制兩大領域,以精密光學為核心基礎技術,縱深化布局光學和智能控制相關業務,光學業務深耕高精度光學系統技術,聚焦安防、車載、消費、紅外、機器視覺、醫療等領域,加快鍍膜、模具、非球面等基礎技術和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快速建立細分市場行業領先地位;智能控制器業務深耕高能效、綠色環保的智能驅控核心技術及工藝,聚焦家用電器、工業、新能源等多場景應用并實現細分市場行業領先。
力鼎光電:營收1.65億元,同增13.77%
2025年第一季度,力鼎光電專業類產品產銷量增加,收入及利潤均有所上漲。實現營業收入為1.65億元,同比增長13.77%;歸母凈利潤為5687.13萬元,同比增長65.79%;扣非凈利潤為5596.13萬元,同比增長82.15%;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3.7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754.94萬元,同比上升111.43%。
力鼎光電主要從事光學鏡頭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光學鏡頭。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大先進技術裝備投入,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光學鏡頭加工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順應下游市場發展趨勢,鞏固安防鏡頭市場競爭地位的同時,深入開拓車載成像系統、機器視覺、智能家居、VR/AR、無人機、運動DV、視訊會議、動作捕捉、3DSensing、計算機視覺等下游應用市場,實現公司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張。
2025年,力鼎光電將推動馬來西亞生產基地建設,提升為全球客戶服務效率,深化與現有客戶合作粘性,開拓新的海外客戶,推動全球化布局,進一步分散國際貿易風險。
藍特光學:營收2.56億元,同增52.92%
2025年第一季度,藍特光學實現營業收入為2.56億元,同比增長52.92%。歸母凈利潤為4555.19萬元,同比增長55.52%。扣非凈利潤為4090.24萬元,同比增長54.74%;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47%。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為7477.62萬元,較去年同報告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減少2883.80萬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27.83%。
2025 年,藍特光學將充分發揮自身各項優勢,攻堅克難,搶抓機遇,開拓核心業務的橫向市場;繼續關注行業前沿技術、新興應用領域的需求趨勢,大力投入研發、把握形成戰略卡位的機遇,建立起一線陣地。力爭通過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在加強項目儲備、常態化踐行降本增效的基礎上,形成公司經營業績穩步增長的長期趨勢。
永新光學:營收2.20億元,凈利同增22.16%
2025年第一季度,永新光學實現營業收入為2.20億元,同比增長1.77%;歸母凈利潤為5565.41萬元,同比增長22.16%;扣非凈利潤為4438.76萬元,同比增長11.69%;基本每股收益0.50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8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218.84萬元。
核心光學元組件方面,2025 年,永新光學將側重發展專業類、裝備類、醫療類、人工智能類產品,包括條碼掃描鏡頭、專業影像、AI/機器視覺鏡頭、車載光學、激光雷達、內窺鏡專用物鏡及其模組等,將現有客戶的鏡頭產品向模組等大部件的裝配業務延伸,與一流客戶共成長。
勝利精密:營收8.45億元,同增2.52%
2025年第一季度,勝利精密實現營業收入為8.45億元,同比增長2.52%;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377.98萬元,同比下降153.66%;扣非凈利潤為虧損3299.13萬元,同比下降31.65%;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01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97%。
展望2025年,在全球經濟形式和國際貿易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消費電子市場可能仍然會面臨一些挑戰。汽車市場對大尺寸車載中控屏以及輕量化鎂合金結構件需求的增長,將進一步推動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的進一步增長,市場空間依舊很大。
神通科技:營收3.42億元,同增13.82%
2025年第一季度,神通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3.42億元,同比增長13.82%;歸母凈利潤為892.65萬元,同比下降22.49%;扣非凈利潤為843.29萬元,同比下降15.58%;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33.3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4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495.78萬元。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汽車零部件“電子化、智能化”趨勢愈發明顯,神通科技將抓住這一機遇,一方面逐步開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的研究布局,積極開發汽車智能進入、電機電控相關技術及產品;另一方面利用自身注塑工藝優勢,深度切入車規級光學鏡片領域,提供汽車下游智能座艙和高級輔助駕駛有關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抬頭顯示(HUD)產品,同時供應汽車后裝市場由合作方提供光場引擎技術的神通光場屏。不斷提升公司產品價值,實現公司長久、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蘇大維格:營收4.53億元,同降3.93%
2025 年第一季度,蘇大維格收入與利潤水平同比維持穩定,實現營業收入 4.53億元,同比降低3.93%;歸母凈利潤 1,734.06 萬元,同比增加5.99%。
微納光學產品:報告期內,公司公共安全和新型印材業務主要受下游煙酒行業需求影響,收入出現小幅波動,凈利潤也出現一定幅度下滑,但國潮類卡牌業務增長較快;導光材料業務繼續優化調整產品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收入雖同比有所下降,但整體毛利率增長約4.64 個百分點,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并實現盈利;透明導電膜業務不斷拓展頭部客戶及產品應用場景,收入同比實現較大增長,稼動率的提升帶動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長約 10.78 個百分點,虧損幅度進一步收窄;納米紋理材料業務方面,隨著下游客戶產品的逐步量產,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約 154.60%,凈利潤同比由虧轉盈。
反光材料業務: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反光材料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持平,并通過一系列措施使得虧損幅度同比收窄約 49.43%。
2025 年,公司將繼續推動簡化生產工藝、優化管理流程等控本降費措施,并通過提高光刻設備、證卡防偽、高亮導光及納米紋理光學材料等各類高毛利率產品比重等增效措施,不斷提高公司的凈利潤。
弘景光電:營收2.79億元,同增41.14%
2025 年一季度,弘景光電實現營業收入2.79億元,同比增長41.14%;歸母凈利潤為3462.79萬元,同比增長11.79%;扣非凈利潤為3382.32萬元,同比增長14.90%;基本每股收益0.6765元,同比增長4.0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4.6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682.76萬元,同比減少248.71%。
2025年,弘景光電將緊密關注市場發展趨勢,加強核心技術優勢,推動精密制造和精益生產,不斷拓展營銷網絡,聚焦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全景運動相機三大產品,并積極關注人工智能硬件、機器人、工業檢測與醫療等領域,抓住機遇,培育新的增長點,推動公司穩健持續發展。
在智能汽車領域,公司車載鏡頭產品獲得了戴姆勒-奔馳、日產、本田、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埃安、蔚來、小鵬等眾多車廠和Tier 1定點及量產出貨,具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