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媒體周三報道,蘋果當天再度回到了5000億美元俱樂部中,根據標準普爾高級指數分析師霍華德·西爾弗布拉特(HowardSilverblatt)周二發向客戶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蘋果的市值如果要突破5000億美元的話,股票交易價格就必須達到537.98美元以上。
從這段信息當中不難發現,根據蘋果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10-Q文件顯示,蘋果目前總共發行了941.57億股,用5000億美元來除以該數值,就相當于每股股價在531美元左右。
但是西爾弗布拉特的分析還考慮到了不同的數據源以及不同的份額數之間變幻莫測的情況。因此他指出,如果蘋果希望市值能夠保持在5000億美元以上的話,就必須以高于537.98美元的股價進行交易。
蘋果的股價在周三盤中進一步飆升了2%,即10.36美元,達到545.77美元。最終在收盤時股價達到542.44美元,上漲了7.03美元,漲幅1.31%。
西爾弗布拉特在他的報告中還提供了一個發人深思的數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只有19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高于5000億美元。
蘋果周三的收盤價無疑也是一個歷史性事件。該公司也成為了有史以來第6家在月底獲得最大市值的企業(撇開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后的數字)另外5家分別是思科,在2000年3月達到了5380億美元;埃克森美孚在2009年7月達到了5130億美元;通用電氣在2000年8月達到了5810億美元;英特爾在2000年8月達到了5030億美元;以及微軟在1999年12月達到了6040億美元。
而蘋果也成為了11家市值超過了250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之一。另外10家公司分別為AT&T、思科、花旗集團、埃克森美孚、通用電氣、英特爾、微軟、甲骨文、輝瑞以及沃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