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NVIDIA上一代Fermi核心旗艦顯卡GTX580已經一年有余,對于NVIDIA的粉絲來說,這不應該是一個太長的時間。但是面對市面上 橫行數月,價格高昂的AMD新HD7970顯卡,粉絲們也開始著急,F在好了,NVIDIA新的kepler核芯旗艦GTX680已于年3月22日晚9點 解禁,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驚喜呢?
上一代NVIDIA旗艦fermi架構顯卡GTX580在2010年11月9日正式發布,它采用GF110顯示核心,真正擁有512個流處理器。當年推出時就成為單芯顯卡王者,但現在呢?
但進入2012,形式已然不妙,競爭對手發布了HD7970,搶得顯卡排行榜第一位。當然它的價格也是高高在上,市面上多數在4000元以上。
換了全新的kepler架構之后,GTX680在規格上、性能上,又或者功能方面會能給我們哪些驚喜?請看它和HD7970的對比評測。
設計理念改變 向AMD學習?
新的GTX680顯卡從設計理念上,更多的強調能效比,即盡量用更低的功耗達到同樣或者更大的效能。上一代的最高端顯卡GTX580每個SM(控制邏輯 單元)有32個核心,但到了新的GTX680上,SM升級為SMX(NVIDIA稱這個稱謂來源于eXtreme SM),每個SMX有192個核心。
但因為SMX比之前的SM小很多,現在性能功耗比可達GTX580的兩倍。
熟悉N卡的朋友都知道,之前部分顯卡的流出器頻率是核心頻率的兩倍,但kepler現在變成了一個頻率:雖然是192個核心,但完全是同一個頻率在運行,這樣更加節能。
每一個SMX簇包含192個CUDA核心,16個紋理單元,還有Polymorph Engine 2.0引擎。Polymorph Engine 2.0引擎有倍于上一代Fermi核心的的曲面細分(Tessellator)性能。
8個SMX讓kepler的CUDA核心數量達到1536個,為了讓8X192個核心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它加入更多控制邏輯單元。
kepler有8個SMX,也就有8個Polymorph Engine ,比fermi的16個少一半。但是GTX680的Polymorph Engine引擎經過重新設計,可以達到約兩倍于Fermi的效能,曲面細分性能相對于HD7970可以提升約4倍。
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FXAA,它是NVIDIA支持的一種抗鋸齒方式,NVIDIA宣稱FXAA可以相當于2倍以上的的MSAA 清晰度。
因為FXAA的加持,現在用一塊GTX680顯卡,就可以實現3塊GTX580顯卡的效果。而更驚人的人,GTX680設計功耗僅為195W。
應該有人聽過CPU通過Turbo加速,但這項技術現在出現在GTX680上面。他可以根據實時監控的應用程序功率辯護啊,動態提升顯卡的頻率。
據NVIDIA技術人員講解,GPU自動加速是通過顯卡上大量的溫控探頭結合軟件監控BIOS狀態,來自動判斷GPU是否處在需要提升頻率的工作狀態,在有需要時會自動增加核芯頻率。在GPU加速的基礎上,頻率的再度提升,才算超頻。
目前公版顯卡的GPU自動加速主要通過EVGA的一款軟件來是實現,沒有整合到驅動中。NVIDIA表示,其他GTX680顯卡廠商可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推出不同的版本,未來也可能把這個功能整合到驅動中去。
自動加速頻率方面,由于GTX680默認1006Mhz,自動加速一般在1.05至1.15GHz之間,而再超頻的幅度,大概到1.2GHz左右。
寫這個小標題時猶豫了一下,想寫成4連屏,但嚴格來說,GTX680支持的是3連屏+1個輔助顯示屏。按官方說法,你可以在用3連屏玩游戲的同時,用輔助顯示器來查看qq好友消息、郵件、網絡瀏覽等等。
現在NVIDIA自家的3D立體幻鏡已經是第二代,相對AMD平臺,可以實現更爽快刺激的立體游戲體驗。至于實現方式,GTX680帶雙DVI+HDMI+Displayport接口,前三個接口可組成3連屏幕,DP接口用來連接輔助顯示器。
首批曝光的顯卡多數是在公版上做一些小改動,華碩帶來的GTX680較為清爽:它在顯卡外殼上印制了一套白綠相間的條紋,讓人想到春天的綠色,當然也是NVIDIA的綠色。
七彩虹的GTX680改動較少,卡身上只有風扇位貼了一張標志,其他部位都采用黑色。
北影的GTX680在卡身上印制了一些花紋,另外用中文標識,很好辨認。
針對國內消費者,用中文可能更容易被記住,影馳的GTX680就在卡身側面換上了自家的中文標。
昂達的GTX680外殼相對其他家變動較大,有較明顯的波紋,而且更光亮,是換過外殼嗎,還是特殊貼膜?
測試平臺信息 | |
硬件平臺信息 | |
---|---|
CPU | Intel I7 3960x |
主板 | 華擎X79玩家至尊專業版(Fatal1ty) |
內存 | 威剛游戲威龍 DDR3 2200 2GB*4 By SPD |
硬盤 | Seagate 7200.12 1TB |
對比顯卡 | 公版Geforce GTX680 (1006/6000Mhz) 鐳風Radeon HD7970 (925/5500Mhz) |
軟件平臺信息 | |
系統軟件 | Windows 7 SP1 (X64_CHS) |
驅動程序 | 300.99_desktop_win7_winvista_64bit_international 64bit Catalyst Software Suite 12.2 |
隨著微軟的DX11 API標準的發布,原有的3Dmark Vantage已經不能滿足最新顯卡的測試要求,3Dmark11的推出也是為DX11而生。
按照3Dmark的命名方式3Dmark11代表了2011年的版本,正巧3Dmark11的11也代表了最新的DX11 API。從3DMark99開始,其漂亮的3D畫面和對當代3D技術的充分體現是吸引普通用戶的重要環節,3Dmark11的發布也將會成為DX11的新 標桿,其技術權威性和品牌效應都不容忽視。
Windows7發布后DX11的API標準也跟隨Windows7面世,DX11支持曲面細分等的新特性也是上一代的DX10無法做到,也使得游戲的 畫面更為逼真,為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戲體驗。3Dmrak測試已經成為衡量顯卡性能的一個重要標準,3Dmark11支持曲面細分、SM 5.0這些最重要的特性。
理論性能測試:天堂2.5
功耗方面,GTX680和HD7970的滿載和待機互有輸贏,差距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但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NVIDIA想通過軟硬件的設計增加GTX680的功耗性能比,它確實做到了。
為什么沒有超頻測試:IT168拿到顯卡的時間較早,msi的超頻軟件有頻率限制(當時未出新版),影馳的軟件效果不明顯。最好的選擇應該是EVGA的那款,但我們測試時可能和驅動或GPU-Z沖突,截圖未成功。
總結:GTX680 的流處理器不再是核心頻率的兩倍?NVIDIA官方技術人員的解釋是:當時GTX480設計理念是想充分利用到所有的空間,從而達到性能的極致,是從效能 和空間比來看的;而從現在的頻率來說,GTX680核心頻率1006Mhz,流處理器再按雙倍走,功耗也會非常大,所以GTX680設計時是讓頻率低一 點,可以放更多的核心,讓性能功耗比變的更好,從這樣來提升性能。
和AMD有沒有相似的地方?NVIDIA官方的說法是,這個其實是一個選擇平衡點的問題。兩邊的選擇有不同也有相似,但NVIDIA現在選擇提升性能功耗比的是對的。
游戲方面,除了部分驅動問題導致的HD7970測試成績未出,還有星際2游戲測試中GTX680稍稍落后,絕大多數游戲測已經證明GTX680圓滿完成 了它的使命——絕大多數領先,成功將NVIDIA在性能和圖形質量上的領先優勢轉化為真實的、領先的游戲體驗。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GTX680將是性能 最強的游戲顯卡。
還等什么呢?發燒玩家應該購買一款。而至于競爭對手?吹3999還送大禮的GTX680顯卡上市,是在考慮調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