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授牌,確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無錫五個城市為云計算創新服務試點城市,進一步明確了以需求為導向的云計算發展思路,科學有序地引導和推進云計算發展。
這是一個非常及時的動作。
近年來,在產業升級戰略指引下,云計算已經成為各地產業園區建設的熱點,各式各樣的云計算基地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的確令人欣喜,它意味著云計算概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步落地,但另一方面,在這一輪火熱的云計算建設中,各地部署的云計算平臺卻良莠不齊。
目前,一些云計算運營中心還沒有商業模式;一些本來和云計算沒有太大關系的企業,拼命把自己包裝成云計算公司,以便獲得相關的項目扶持資金;還有一些較大的國外企業,則是通過鼓吹云計算的好處,四處兜售自己昂貴的產品。
林林總總的偽云計算項目讓人無奈,而一些企業在云計算建設大潮中表現出來的短視更加令人擔憂。
目前,相關標準的缺失的確給對云計算企業的認定工作增加了難度,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采取措施,嚴格執行對云計算企業的認定標準,為云計算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奠定了基礎。
目前,作為云計算創新服務試點城市之一,上海對云計算企業的認定標準已經出臺,這意味著,一批和云計算并無關系的偽云計算企業將被排除在外。如:許多Web 2.0企業并不符合云計算按需付費、數據私密性要求,而且平臺用戶的增量價值不明顯,上海相關的新標準出臺后,這類企業將不再被看作是云計算企業。不僅如此,那些雖然和云計算沾邊但不處于云計算核心產業鏈環節的企業,也將不被看作云計算企業。
發展云計算產業的戰略意義不容置疑,未來巨大的產業規模將產生更多的商機。目前,我國的云計算建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賽迪顧問的調查顯示,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用戶對云計算的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長。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正像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高松濤所說,當前,應加強相關標準的研究,綜合把握云計算標準體系的松緊度,不能放任云計算低水平發展。云計算建設應該以需求為導向。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云計算創新服務試點城市的確立,我國的云計算產業發展將逐步走向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