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企業的壞消息接連不斷。上周末,松下公司發布的信息顯示,公司計劃出售位于東京都港區的東京分公司大樓。“收縮”成為日本消費電子制造業前景艱難的縮影。
據了解,松下計劃出售的“東京松下大樓”1至3號館目前供部分總部職能部門使用,除涉外、公關等部門外,家電市場營銷部門等也在其中辦公。出售后,這些部門將于今年秋季遷入原為松下電工東京總部的港區另一大樓。
松下集團此前曾預告,到今年3月底2011財年結束時,公司預計將凈虧損7800億日元(約97億美元)。出售物業有助于盤活資產和提高經營效率。有消息稱,松下還計劃在今后幾年內出售位于大阪的三洋電機總部大樓,加速整合集團各事業機構,最大限度地節約開支。
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中國和韓國競爭者的崛起等,讓日本制造企業在過去的一年里面臨巨大的壓力。除此之外,近幾年,日元升值壓力也讓日系企業不堪重負,靠出口為主的電子廠商利潤日漸縮水。除了松下,在截止到2012年3月31日的2011年財年中,夏普凈虧損預計達2900億日元,為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年度虧損,索尼則虧損2213億日元,為連續第八年虧損。
捉襟見肘的日本電子制造企業近日紛紛展開自救變革。除了縮減產能,他們還被迫向低成本生產地撤離。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可能承接更多的中低端產能。松下此前將旗下并購的三洋電機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洗衣機、冰箱和其他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了海爾集團,自己則向太陽能及鋰電池板塊、生態城建設等新能源領域發展。日立公司近日也宣布,將在今年9月底前停止在日本本土生產電視機產品,并將該業務移交給海外代工廠商。
日本制造業提升競爭力的5大舉措
●1、在新興國家市場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2、通過相應的財政支持,為制造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3、通過國企和私企合作,改善社會基礎設施。
●4、改善日本公司間的過度競爭,增加利潤率。
●5、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積極研發前瞻性產業。
日元升值助推日企海外并購
日元升值打擊了日本出口,但在“硬幣”的另一面,堅挺的日元卻為日本企業的海外投資提供了支持。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近日宣布,將通過政府為支持日本企業利用日元升值并購海外企業而設立的基金,向索尼和東芝兩家公司提供貸款。這是該基金去年設立后首次提供貸款。
JBIC將利用去年10月與3家大型銀行達成的授信額度提供低息美元貸款。索尼將借貸8.19億美元,用于將合資公司索尼愛立信完全收歸旗下。東芝將借貸6億美元,用于收購瑞士的智能電表廠商。
日擴大量化寬松阻日元瘋漲
昨日,美元對日元匯率突破81.50日元,是自去年5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分析人士稱,除了歐債危機暫緩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回落外,日本央行在本月意外擴大量化寬松規模,并明確了通脹率目標是日元回落的主要原因,但目前仍難斷定日元就此止漲轉跌。
2010年以來,投資者擔憂歐洲債務危機可能拉低全球增長而向日元尋求庇護,日元匯率由此走上了快速上升的通道。日本是長期的貿易順差國,而且日本長期的超低利率,使日元成了世界投資者主要的借貸貨幣。歐元被攻擊以后,雖然投資收益增加,但匯率風險和主權債務違約風險也大大增加,投資美國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又不斷下降。投資者和部分國家為了外匯投資安全,轉移資金投資日本,造成日元需求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