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劉步塵(夸父企業管理咨詢機構首席顧問):2011年,全球電器業“四大板塊”(中國、日本、韓國、歐洲)中,表現不佳的當屬日本,僅松下一家企業就虧損了7800億日元。近10年來,中國、韓國電器板塊迅速崛起,日本則長期萎靡不振。究其原因,日企的自身機制難辭其咎。
一個典型的說法是,如果企業發生危機,中國企業2小時后即做出反應,日企卻需10天來研究對策。以中國為例,日企已越發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其身上越來越重的“大企業病”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嚴重制約。因此,把日本電器業的衰退僅僅歸因為大地震、歐美債務危機和泰國水災等外部因素是不負責任的。
此外,隨著中國、韓國電器業的崛起,日企認為與其苦苦支撐,不如另辟蹊徑,制定新發展戰略,轉戰新產業領域。于是,松下將新能源產業作為未來發展重點;日立將工程機械、發電設備作為主攻方向;而索尼則決定退出液晶電視制造,將其轉包給中國企業,自己一心一意研發OLED電視一種后平板時代的電視產品。
日本電器業的整體沒落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未來將有更多日本電器貼上“中國制造”的標簽。正是看到日本電器產業轉型這一良好機遇,海爾才收購三洋電機業務,并在日本設立亞洲總部,大力開發日本本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