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前所未有的強烈地震正在全球面板業蔓延。11年12月27日,索尼中國有關負責人對外宣布,索尼公司于12月26日與三星電子簽訂協議,三星電子以1.08萬億韓元(約54億元人民幣)收購索尼持有的液晶面板合資公司S-LCD的全部股份(50%),交易將于2012年1月底完成。這意味著在這個春節之后,索尼已經徹底退出了液晶面板的經營。
索尼三星拆伙S-LCD但簽訂面板采購合約
成立于2004年4月的S-LCD公司,出生在全球面板產能有限的大背景下,三星電子和索尼為穩定電視面板的供應來源,而合資成立液晶面板工廠,合作范圍也逐步從最初的7代面板生產線,擴大至8代面板生產線。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由于日元持續升值,索尼電視自2004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況,預計2011年財報索尼電視業務還將虧損17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這也是索尼電視連續第8年虧損。相反,三星電視卻憑借著上游面板的優勢,一舉成為全球電視行業的老大。
為此,索尼在過去幾年里已相繼賣掉其在西班牙、斯洛伐克和墨西哥的電視工廠,并將超過50%的電視生產外包給富士康等公司,但仍然無法扭轉電視業務的困局,索尼電視市場排名也從第一位下滑至第三位。與此同時,全球面板市場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步入產能過剩的寒冬,至今也沒有走出市場低谷期。
“S-LCD在此次產能過剩的寒冬中,自然不能獨善其身。”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指出,索尼退出面板經營,首當其沖可回收部分投資資金,減輕目前經營虧損壓力外。在合資時代,三星與索尼有所謂的最低購買數量與未達成罰金等協議。且由于索尼與三星電視品牌常常采用相同的面板,因此在規格與設計上差異化的空間有限。NPD DisplaySearch預期在合資關系結束后,索尼在面板采購策略上將更具彈性,并更能利用不同的面板、塑造其產品差異性。索尼方面也表示,未來公司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變動靈活、穩定地從三星公司獲得液晶面板供應,而無需承擔運營商生產工廠的責任和成本--索尼與三星決定拆伙之際,也同時針對2012年電視面板采購簽訂一份戰略性合約,確認了雙方在2012年的面板購買關系。上述交易將大幅降低2012年液晶面板采購成本,初步估計2012年索尼面板采購成本同比減少550億日元。
另一方面,索尼目前也正在逐步調整其液晶電視整機制造模式,朝更深入LED背光模組與液晶模組組裝段切進,而非純粹的購買液晶面板模組之方式。換言之,索尼也正在利用BMS(Backlight Module System)組裝模式在整合設計與組裝,期使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