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11年硬盤行業,恐怕最大的變故就是泰國一場洪水幫著固態硬盤銷量倍增。誰也不會意識到1TB機械硬盤可以從370元漲至900多元,所以說這場洪水 徹底改變了固態硬盤的命運。中關村賣場每每新到一批固態硬盤,在短短數天即銷售告罄,而固態硬盤廠家在第三季度的營收翻倍,固態硬盤出現產銷兩旺的局面。 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讓消費者如此青睞?
固態硬盤相比機械硬盤有著太多的優勢,其中固態硬盤 由于沒有任何機械裝置,在噪音、溫度、抗震方面優勢明顯,如果安裝到筆記本中,我們則不需要關機,只要待機就可以隨意搬動,不會再像之前機械硬盤那樣,害 怕磁頭磕碰磁頭導致數據丟失。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固態硬盤有著高速的隨機讀寫能力,在后面的對比中也會特別提到。
固態硬盤市場和傳統的機械硬盤市場并不相同。目前機械硬盤品牌主要有三巨頭把持,同時它 們之間的產品性能都差別不大,消費者在購買時很容易選擇。而固態硬盤則不同,目前市場上光是不同的主控方案就有四種以上,品牌更是有幾十個,而且它們之間 的性能和價格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時無從下手。
今天筆者測試就是為了一些高端用戶,他們使用60GB-128GB固態硬盤都嫌容量太小,所以240GB-256GB才適合他們。另外,由于目 前平臺都已經過渡到SATA3.0接口,所以筆者給這部分用戶選擇了8款高速度大容量固態硬盤,分屬Marvell、SandForce、Samsung 三大派系的主控芯片,對它們進行橫向對比,看看哪款更適合您。
AS SSD Benchmark固態硬盤連續讀寫測試
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件。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盤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傳輸性能等等,成績顯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MB/S的形式,另一種是IOPS形式。
上面8款固態硬盤可以按照主控來分,采用最多的就是SandForce主控,其中包括威剛、金士頓、OCZ、Intel、影馳、實憶;三星則采用自己主控芯片;美光采用的是經典的Marvell主控。
在AS SSD項目測試中,采用SandForce的六款固態硬盤連續讀取性能均超過了500MB/S,其中威剛表現最佳,綜合性能均超過了三星主控和Marvell主控。而在連續寫入中,實憶的固態硬盤表現稍差。
小結:在該項目中,表現較佳的是威剛、金士頓、影馳、Intel、OCZ等款固態硬盤。
AS SSD Benchmark固態硬盤IOPS測試
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件。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盤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傳輸性能等等,成績顯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MB/S的形式,另一種是IOPS形式。
IOPS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進行讀寫(I/O)操作的次數,多用于數據庫等場合,衡量隨機訪問的性能。簡單的理解,IOPS的快慢直接可以影響電腦的啟動速 度、加載軟件/游戲速度等等,所以IOPS是衡量一款固態硬盤的重要指標。
在測試中,我們看到三星830系列固態硬盤在寫入IOPS中非常突出,達到了77000以上,但是讀取則稍顯吃力, 綜合性嫩不高。而同樣是采用了SandForce主控,實憶在IOPS方面則表現不夠好,原因可能和采用的Flash或者其它原因有關。另外美光的性能表 現同樣不如SandForce主控,但是平均綜合能力不錯。
小結:在IOPS測試中,威剛、金士頓、OCZ、Intel表現同樣出色,在該項目中,SandForce主控再次勝出Marvell主控。
FastCopy是個小巧的文件/目錄拷貝工具,其功能強大,性能優越,能充分挖掘文件 系統和硬盤驅動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計數和計時。這里使用兩個目錄來進行測試:第一個是包含12638個文件總計容量為5380MB的“Drivers”目 錄;第二個是包含2個文件總計容量為3620.9MB的“HDVideos”目錄,分別考察文件移動硬盤應付大量小文件和大容量文件拷貝的能力。
通過FastCopy測試,我們能夠看出8款固態硬盤在實際拷貝文件中的能力表現。雖然采用SandForce主控 的產品在前兩個項目非常出眾,但是該項目中影馳、金士頓、實憶三款產品表現不佳,尤其是拷貝批量的零散文件,用時非常多。而三星和美光固態硬盤表現不錯, 其主要原因是對于不可壓縮文件處理能力不足。
小結:在文件拷貝測試中,威剛、Intel和OCZ拷貝文件用時最短,其中拷貝單個批量文件速度都超過百兆以上。
實際運用PK:
在實際運用中,操作系統的啟動時間是大家關心的熱門話題。在本次測試中,我們使用“金山衛士開機助手”進行Win7系統啟動時間計算。
上面已經談到過,固態硬盤的IOPS性能非常強,所以在開機時間方面也能很好體現。在測試中,威剛和OCZ的固態硬盤用時最短,在金山開機軟件中均用時17秒,性能雖然領先其它產品不多,但是相比來說還非常不錯的。
對于喜歡FPS(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玩家來說使命召喚第四代《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記憶猶新,它以出色的畫面表現與真實的戰場氣氛渲染贏取了無數玩家的好評。作為現代戰爭的續作《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在研發過程便被眾多玩家所期待。
在實際單機游戲測試中,筆者用秒表進行測試對比。其中打開使命召喚6同一場景中,威剛、Intel和美光三款固態硬盤用時最短,在6-7秒完成全部數據加載,并順利進入畫面。
《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是著名的游戲公司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所制作的第一款網絡游戲,屬于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3D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
相比單機游戲而言,網絡游戲除了加載自身需要的文件以外,還需要加載同服務器其它網友的數據,比如等級、裝備等等,所以固態硬盤對于該款游戲則更具有優勢性。
在測試中,威剛240GB固態硬盤加載該游戲用時最短,不過同樣沒領先其它品牌太多,均在1-2秒左右。
其實固態硬盤在1989年就已經問世,不過當時由于技術和成本因素,都是被醫軍工市場壟斷。不過隨著SSD硬盤工藝的提高、技術的成熟,才逐步發展到主流的桌面級市場,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因硬盤而導致電腦性能的短板效應,同時也為發展緩慢的存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過上面幾項測試的對比,在SandForce、三星、Marvell主控中,在底層測試表現最突出的是 SandForce主控,其中威剛、金士頓、OCZ等產品表現突出。而在實際應用測試中,威剛表現突顯,雖然在底層測試中,威剛不是性能表現最佳的,但是 在實際應用當中表現不錯,尤其是系統啟動、游戲加載對比拔得頭籌,值得關注。
推薦:
雖然目前固態硬盤容量還是短板,但是隨著20nm閃存工藝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投入量產,同時SanDisk也宣布投入 19nm NAND閃存,閃存技術發展飛快,這也將意味著SATA口固態硬盤將向TB容量進軍,SSD容量將越發強大,屆時固態硬盤又向替代機械硬盤邁進了一大步。
測試硬件與軟件系統環境介紹
本次測試采用英特爾i5 2320+技嘉Z68主板平臺,其中Z68主板原生支持目前速率最快的SATA3.0 6Gbps接口。下面是具體平臺介紹。
測 試 平 臺 介 紹
中央處理器
Intel i5 2320
(四核 / 100MHz*30 / 6MB共享L3緩存 )
內存模組
威剛極速飛龍4GB DDR3-2400套裝
(2GB / DDR3-2400 / CL=7/單根)
主板
技嘉GA-Z68X-UD7-B3
(Intel Z68 Chipset / BIOS版本號:F3)
顯示卡
鐳風Xstorm HD6850
(Cayman Pro / 核心:775MHz / 顯存:4000MHz / GDDR5)
系統硬盤
希捷新酷魚單碟1TB硬盤(SATA3.0)
(1TB / 7200RPM / 64MB緩存 / 50GB NTFS系統 分區)
測試硬盤
實憶 240GB固態硬盤
三星830系列256GBGB固態硬盤
美光Crucial M4 256GB固態硬盤
金士頓HyperX 240GB固態硬盤
威剛S511 240GB固態硬盤
OCZ-Vertex 3 240GB固態硬盤
Intel 520 240GB固態硬盤
電源供應器
康舒R88 600W電源
(ATX12V 2.31 / 850W)
顯示器
MAG GML2457
(24英寸LCD / 1920*1080分辨率)
測試系統的軟件環境
操 作 系 統 及 驅 動 | |
操作系統 | Microsoft Windows 7 旗艦版 |
(中文版 / 版本號7600) | |
主板芯片組驅動 | Intel Z68 Chipset fot Win7 64bit |
(WHQL / 版本號 9.2.0.1021) | |
顯卡驅動 | |
Catalyst 11.5 for Win7 旗艦版 | |
(WHQL / 版本號 11.5) | |
桌面環境 |
1920*1080_32bit 60Hz |
測試軟件介紹
測試軟件 | |
底層測試 | AS SSD連續讀寫測試 |
AS SSD隨機IOPS測試 | |
Win7開機時間測試 | |
實際測試 | |
FastCopy文件拷貝測試 | |
游戲測試 |
使命召喚6 / 魔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