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代Fermi構架出現到現在,我們差不多等了兩年時間,終于等到了這塊構架革新相當巨大的GTX680。最終從GTX680的表現來看,我們沒有白等,它的表現也的的確確很給力!
相信看過中關村在線GTX680首發測試——《逼A卡價格現原形 GTX680性能全面測試》的玩家對GTX680也已經有了相當多的了解,當然其中單卡支持3屏3D Surround的確讓玩家們方便了不少,而3+1的輸出方式更讓玩家們有了更多的玩法。
● Single Card 3D Vision Surround技術來了
拋去那些具體的參數、性能表現和茫茫多的新特性,Single Card 3D Vision Surround技術能夠帶給玩家們更加直觀的升級變化感受。以往只能雙卡SLi以上才能夠實現的3屏3D現在只需要單卡就能實現,相對來說還是方便了不少的。
Single Card 3D Vision Surround可以實現單卡三屏3D輸出
今天筆者就針對全新一代GTX680的這項Single Card 3D Vision Surround功能組一套絕對強悍的單卡4屏3D平臺,完全發揮卡皇的極致性能表現……
既然這套機器本身的存在就是為了體驗單卡3+1四屏3D輸出,那么首先4塊3D顯示器的存在就是必須的,其次為了更好地發揮出GTX680顯卡的性能,整機的配件選擇方面自然需要頂級的平臺。
下面這套配置就是筆者為大家推薦的裝機推薦,整套配置預算在4.6萬元級別,4塊3D顯示器,最頂級的SNB-E平臺,完全榨干GTX680絕對沒問題。
4.6W裝機配置表:
極致奢華單卡4屏裝機推薦 | ||
配件類型 | 型號 | 價格(元) |
中央處理器 | Intel 酷睿i7 3960X 至尊版(盒) | 6850 |
散熱器 | ||
貓頭鷹 NH-D14 | 560 | |
內存模組 | 金士頓 16GB DDR3 1600 HyperX系列 | 1099 |
主板 | ||
華碩 RAMPAGE IV EXTREME/BF3 | 4999 | |
顯示卡 | ||
七彩虹 680-GD5 CH版 2048M | 3999 | |
硬盤 | 希捷 Barracuda 2TB 7200轉 64MB | 730 |
SSD | ||
影馳 Laser AT(60GB)x2 | 799x2 | |
機箱 | 酷冷至尊 HAF X nVIDIA edition | 1999 |
電源供應器 | ANTEC HCP-1200 | 2299 |
顯示器 | 華碩 VG278Hx4 | 4935x4 |
3D眼鏡 | 第二代3D Vision快門眼鏡 | 1099 |
鍵鼠 | 羅技 G700鼠標+Razer 創戰紀鍵盤 | 699+1299 |
總計 | 46970 元 |
主要配件簡介:
● 顯卡:
七彩虹680采用了公版設計,采用NVIDIA全新28nm工藝制造的頂級GK104顯示芯片,配備了多達1536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邁入GHz時代,高達1006MHz。七彩虹680支持NVIDIA最新的GPU Boost技術,核心頻率動態智能調節,盡最大可能發揮芯片性能,而又不超出設計功耗。支持微軟次世代的DirectX 11.1, 同時支持3-way NVIDIA SLI技術等。
顯存采用了8顆0.33納秒的現代H5GQ2H24MFR-R0C顯存顆粒,構成2G/256bit GDDR5顯存,默認頻率6008MHz,為核心提供192.3GB/s的顯存帶寬,輕松應對高分辨率高畫質的3D游戲。
散熱器系統沿用了一體式散熱模組+渦輪式扇葉散熱器,散熱器主體具備大型銅底及3根經過特別加工的熱導管,并通過自適應散熱風扇風速控制使散熱做到動靜皆宜。
● CPU:
Intel 酷睿 i7 3960X采用32納米工藝制程,插槽類型為LGA 2011,原生內置六核心,十二線程,處理器默認主頻高達3.3GHz,最大睿頻可達3.9GHz,外頻為100MHz,倍頻為36X;此外,還增加了三級高速緩存,容量高達15MB,這樣使得CPU在處理數據時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軟件加載時間大大縮短。內存控制器為四通道DDR3 1600MHz,使得系統在數據讀取方面迅速,以避免CPU在數據調用時造成的性能瓶頸。
● 單卡夠不夠?
顯然對于這套平臺第一眼給人的感覺似乎有點小牛拉大車的感覺,下面筆者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這么裝的原因:
☆ 多達1536個流處理器的核心規格
本次的GTX680核心相比上一代GTX580核心在CUDA單元數量上直接提升3倍,當然去掉了分頻設計的它在同頻率之下的理論性能達到了上一代的1.5倍左右。
☆ 核心頻率1006MHz
由于芯片面積僅有294平方毫米,所以頻率上就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默認1006MHz的頻率很好的彌補了由于取消分頻設計帶來的運算能力的降低。(至于為什么NVIDIA要取消分頻這樣一個原本非常有效的設計,請參考《逼A卡價格現原形 GTX680性能全面測試》,文章中有做較為詳細的解釋。)
☆ 雙倍頻率的L2 Cache
Kepler的緩存體系雖然和上代Fermi大小一樣,但是此次NVIDIA將L2 Cache進行了分頻設計,二級緩存的運行頻率是核心頻率的2倍,帶來一倍的緩存帶寬提升,變相的提升了緩存的“大小”。
我們看到此次在GTX680的設計上,NVIDIA更多的給我們的感覺是“靈活”,294平方毫米的芯片能夠帶來如此之好的性能表現也體現出了NVIDIA對于GPU芯片的設計理解和方向的把握的正確性和獨到之處。
● 推薦"升級"方案
當然,相信大家有看到這套平臺筆者為大家推薦的配件全部都是非常高端的,這也就為這套平臺的“升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之所以用單卡是因為單卡的性能足夠滿足3屏3D的輸出需求,當然如果玩家們想要得到更加完美的、能夠開啟非常夸張的特效的設置的話,玩家們可以非常方便的選擇再加一塊顯卡甚至組多卡的方式來達到性能提升。
從測試成績來看,雙GTX680平臺的效能提升近1倍,對于這種級別的顯卡而言的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所以對于擁有如此優秀平臺基礎的整機而言,再加一塊甚至兩塊、3塊GTX680顯卡之后其整機游戲性能提升的空間將非常夸張。
SNB-E的六核心處理器是目前最高性能的代表,即使是下一代Ivy-Bridge相信也難以超越,當然這個和Intel的Tick-Tock戰略有關。配合超頻X79的ROG主板、16GB內存、RAID 0陣列的SSD磁盤系統,整機的性能只能用超乎想像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