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回京旅途中,筆者注意到旁邊座位上一位中年男士使用的某二線品牌老款式手機與他的成功商務人士氣質有點不搭配。對方顯然也發現了筆者在注意什么。筆者笑著說,用大屏智能手機與您的氣質更相配。“我有蘋果iPhone手機,給我孩子用了。”他回答說。
原來,對于他這樣業務繁忙的商務人士來說,大屏智能手機待機時間太短,最多一天就沒電了,相比之下,那款老式手機最多能待機十幾天。
筆者建議說,可添置一個移動電源,這是一種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充電器,可給數碼設備隨時隨地充電。這類產品價格不貴,最便宜的還不到一百元。
“其實我很想把電腦的辦公功能都集中到一個手機里。”他說。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對于35歲以上的商務人士來說,大多數人都費了很大勁才學會Windows電腦操作,而大屏智能手機的操作與電腦不同,學起來太麻煩,同時,手機沒有鍵盤,輸入文字很累人,想進行辦公真的很難。
筆者又建議說,可添置一個外接鍵盤。實際上,蘋果iPad平板電腦、iPhone手機和一些安卓智能手機都可外接鍵盤進行操作。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在手機上外接鍵盤打字,習慣了看著電腦屏幕打字的人會覺得手機屏幕太小,而且開著藍牙耗電快,如果需要輸入的WORD文檔較長的話,很可能字還沒打完手機就沒電了。解決辦法是,將手機插在移動電源上保持供電。這個解決辦法頗具諷刺意味:為了實現較長時間的辦公需求,將自己的手機外接在一個移動電源上,同時外接一個鍵盤。這時你實際上是在同時使用三件東西,這還是夢想中的隨身辦公嗎?
上述三件東西的大小跟一臺平板電腦差不多。看來,想用大屏智能手機隨身辦公,目前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不妨考慮一下平板電腦。
用蘋果iPad?iPad是出了名的娛樂性能好,但辦公性能稍遜,只能進行少數操作、運行少數幾個辦公軟件。關鍵問題是,iPad的大小已接近筆記本電腦,如果隨身攜帶一個10英寸左右的平板電腦,干嘛不干脆攜帶一個12英寸的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的辦公功能可是相當齊全。
其次,辦公往往需要上網,iPad和安卓平板電腦一般只能以WLAN無線上網或3G上網,WLAN熱點并不是隨處都有,3G上網則需要用戶開通價格不菲的包月套餐,而筆記本電腦則是既可以WLAN無線上網或3G上網,又能插上網線上網,方便了許多。這又給iPad之類的平板電腦增加了一個不足之處。
當然,從重量上來說,目前已有的幾代iPad重量在0.6-0.7公斤之間,三星、聯想、摩托羅拉等品牌5-9英寸平板電腦的重量一般在0.3-0.7公斤之間,都顯著輕于動輒1-3公斤的筆記本電腦。考慮到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主流價位差別不大,如果只有少量辦公需求,隨身攜帶iPad之類的平板電腦是可以考慮的。
實際上,在平板電腦前,廠商早就考慮到了消費者的隨身辦公需求,UMPC(超級移動個人電腦)、MID(移動上網設備)和上網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惜,要么由于價格太高,例如UMPC動輒萬元以上售價,要么由于功能較弱成雞肋,例如上網本和MID,這些產品多已成為過眼煙云。
如果隨身攜帶的某某電腦擁有像普通筆記本電腦那樣的辦公性能,那該多美!據說新出現的超極本打算滿足這一需求,集成平板電腦的應用特性與PC的性能。
這位坐在我旁邊的商務人士對超極本表現出了興趣。可是它面臨跟UMPC類似的問題——售價太高。同時,目前商務人士一般都已同時擁有平板電腦和PC(含筆記本電腦),他們真的還需要一個介于二者之間的產品嗎?(鄧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