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早已經不是當初,靠HTC Dream(G1)試探市場的新人,雙核、四核硬件配置直接秒殺蘋果iPhone,系統版本的更新速度也是一路馬不停蹄,于是所謂“裝備競賽”概念應運而生。如今Android手機已經真的達到了四核處理器的時代,甚至在CPU核心數量上不輸桌面PC,那么四核Android手機真的強悍到所向無敵嗎?ARM架構的移動微處理器市場有好多個玩家,這家的四核就真的比那家的雙核強嗎?看過了這篇對比評測,大家就能心中有數了。
橫評對象,我選擇了HTC One X(四核Tegra3)、華碩PadFone(高通驍龍S4)、小米手機電信版(高通驍龍S3)三部手機。為了盡可能地做到公平,小米手機的系統被刷為Android4.0.3,雖然可能固件本身還是測試版,但至少版本一致更方便討論測試結果。
測試工具方面,依然選擇的是平日常規評測所涉及的安兔兔、Vellamo、Linpack、Neocore、NenaMark共五款測試軟件。與常規評測不同的是,這次對比將不會停留在總分的對比,而是會深入地分析總分之下的單項分數。
HTC One X可以說是目前處理器配置最高端的Android智能手機,四核心Tegra3處理器,僅這一項就領先其它競爭對手。另一方面,高通也與近日在中國大陸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驍龍S4系列芯片組,核心數不是重點,28nm工藝制程再一次證明了高通在微處理器研發與整合方面的實力。
回到今天參與小橫評的三款產品,我們先來羅列一下三部手機的配置單:
評測背景的介紹就到此為止,需要特別說明的是:HTC One X和華碩PadFone都是出廠狀態為Android 4.0系統,而小米手機則是后續固件更新4.0版本,在穩定性和軟件兼容性上,還不是很完美。之所以引入小米手機的測試數據,是想要驗證高通驍龍S3、S4兩代產品的升級變化,以及高通自有微處理器架構與ARM Cortex-A9架構的性能差異。
首先,還是來看最常用、測試也最全面的“安兔兔”跑分結果。總分來看,四核心的Tegra3絕對領跑,并且四核處理器的威力也得到了數據上的體現,幾乎所有與運算相關的測試項,如RAM、CPU整數、浮點運算,Tegra3領先的優勢都很明顯。
反觀高通驍龍方面,S3、S4兩代驍龍處理器主要體現在內核結構上有所不同,此外芯片制程方面驍龍S4的28nm也更有優勢。不過似乎體現在數據上的差距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雖然總分相差1000左右,但單項差距最多也只有200分的樣子。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Tegra3一直以來號稱的在圖形處理方面的優勢,數據并不能支撐這個理論。四核心的優勢主要表現在CPU與RAM的運算能力,而在2D、3D圖形處理方面,反倒是驍龍S4更勝一籌。看來Adreno 225的性能不容小覷!
此外要特別說明的是,之所以小米手機的測試結果羅列了兩欄,就是之前提到小米Android 4.0固件不夠穩定的后果。突出表現在處理器的主頻識別方面,當CPU主頻只能識別972MHz的時候,所有與運算相關的測試項得分明顯降低,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接下來是網頁瀏覽能力的測試,我們依然選擇Vellamo這個測試工具作為對比依據。Tegra3和驍龍S3 MSM8660還算數據正常,使用了驍龍S4 MSM8260A的PadFone,測試結果竟然高達2000分有余,不由得令人產生Vellamo對于自家硬件偏心的懷疑。(從國外媒體測試的結果來看,AT&T版同樣使用高通驍龍S4處理器的HTC One X,Vellamo測試結果同樣突破了2000分)
當然,Vellamo的測試結果包括總分,也包括很多單項測試數據:
其實大家不必太糾結與每一項到底是在測試什么內容,簡單來說,Vellamo的測試過程就是分為不同的場景,對手機瀏覽器的性能及穩定性進行測試,包括像Java腳本性能、渲染、聯網和用戶界面等方面。
需要留意的是,在Sun Spider和V8 Benchmark兩項測試中,華碩PadFone都沒能通過測試,HTC One X僅通過了Sun Spider測試,只有小米手機順利通過了這兩項測試。
SunSpider:有蘋果開發的javascript基準測試平臺,用來衡量一款瀏覽器的javascript引擎性能;V8 Benchmark:Google放出的javascript測試集,Suite會載入javascript代碼,對系統的內核、加密、解密、渲染等進行速度測試。
這樣的測試結果倒不是說Tegra3和驍龍S4的自帶瀏覽器功能不全面,只是不同手機終端廠商在對瀏覽器內核做修改的時候,可能會導致javascript腳本語言因修改而導致的問題,但并不會對我們實際瀏覽網頁、播放在線流媒體造成干擾。
如果說安兔兔的測試結果更加傾向于綜合能力的話,那么Linpack就是專項考量移動處理器對于單線程、多線程任務處理能力的測試了,測試結果以浮點運算每秒(Flops)給出。
在單線程方面,進化后的驍龍S4以96分一枝獨秀,而HTC One X和小米手機的單線程處理能力差距不大。不過筆者個人猜測,由于Tegra3有所謂獨家的第5顆核心,雖然最高頻率只有500MHz,但已經足以應付日常待機、網頁瀏覽、高清視頻解碼等工作。因此單線程的測試,可能并不能發揮四核處理器的真正執行效率。
然而,在多線程測試環節,雖然Tegra3的多線程處理能力已經得到了發揮,但仍舊沒有超越驍龍S4的成績,而驍龍S3時代的小米手機,在多線程任務處理測試環節,已經被新一代的移動處理器,遠遠地甩在了身后。
圖形處理有兩個方面要說,第一個是Neocore、第二個是NenaMark測試。首先來說,雖然從測試結果來看,HTC One X稍稍落后于兩款使用驍龍處理器的對手,但實際上One X的屏幕分辨率達到了720p級別,換句話說圖像處理的負載更大,而PadFone為qHD級別、小米手機僅為主流的854x480。
接下來是NenaMark測試,NenaMark測試分為1和2兩個版本,其中Nenamark1適用于所有運行Android 2.x版本系統的終端;Nenamark2則適用于裝備PowerVR SGX 540及以上圖形芯片的高端Android設備。
測試結果與Neocore的原理類似,HTC One X在720p屏幕的負荷之下,NenaMark2的分數仍然能夠超過FWVGA屏的小米,可見Tegra3在圖形處理方面確實有一套。而PadFone的60+fps分數,也正面了Adreno 225的實力。
這里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雖然我們都會說720p屏幕、qHD屏幕等等,但在Android 4.0時代,筆者發現屏幕的實際顯示區域分辨率都略微有些縮水。比如One X的真實屏幕分辨率為720x1184,PadFone為540x888,原因就在于屏幕下邊緣被觸控功能鍵占據。
到這里,對于三款手機的硬件深入對比評測,總算是告一段落。再次重申,其實對比的目的并非要在四核與雙核、Tegra3和驍龍S4之間分一個高下,而是印證Android手機目前所面臨所謂性能過剩的嚴重性。
可以看到,單看處理器參數的話,Tegra3絕對令人垂涎,1.5GHz主頻四核心處理器,這在一定程度上令無數還在使用雙核CPU筆記本電腦、或臺式機的朋友們情何以堪。當然,移動與桌面級CPU不可同日而語,但至少手機也確實能夠享受四核CPU所帶來的暢快感,這就是行業的進步。
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目前的高通驍龍S4處理器依舊是雙核心,看似與驍龍S3變化不大,但實際測試結果已經證明:驍龍S4的性能提升是顯著的,而且即便是與四核心的處理器相比,無論是整體還是單項也都不落下風,那么這是不是證明了四核手機其實是無意義的呢?
當然不是,以桌面PC游戲為參照,似乎還沒有哪一套硬件配置,能夠在特效全開的前提下,絕對流暢運行最變態的游戲。而即便是真的能夠組合出這樣一套配置,那么它能夠支撐同畫質雙開窗口嗎?
總之,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當現有條件滿足現有需求的時候,人們的欲望總是能更甚一步,手機也是同樣的道理。安兔兔跑10000分就是極限了嗎?安兔兔跑6000分的機器,體驗就肯定不如10000分的嗎?跑分對于用戶體驗來說,其實就是個心理安慰,手機用著流暢,好用、夠用就不要再奢望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