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總結:
經過一連串各式各樣的性能測試,我們看到,在浮點運算、內存調用、I/O轉換上,驍龍S4相比Tegra 3還有著巨大的優勢。所以,摘掉核心數的幌子,采用了全新28納米及Krait架構的驍龍S4雙核處理器其實在整體實力上完全有著向英偉達Tegra 3這樣的四核處理器叫板的資本,最強雙核之稱也是名副其實。
驍龍S4
不過,我們還要看到,由于采用了vSMP動態均衡多核調節技術,相比高通驍龍S4這種異步處理器,Tegra 3的多核心協作能力還是更強些,所以在特定的環境或合適應用程序下,Tegra 3還是比驍龍S4要快。
Tegra 3
作者點評:
除了本文中大量的理論參數與實際數據的對比,我們還要看到,兩款處理器還平臺領域各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高通驍龍S4的28納米工藝,能夠更好的控制手機的功耗問題。此外借助高通一直以來在芯片集成上的優勢,驍龍S4可以支持全球頻段的網絡制式,這些都是其它手機處理器所不能及的。而憑借英偉達在顯示領域的實力,Tegra 3最大支持的顯示分辨率也是達到了2048x1536這種超高規格。所以,根據兩款處理器的自身優勢,筆者認為,就目前而言,高通驍龍S4更適合手機設備,而Tegra 3處理器更好的歸宿,可能會是在平板設備上。
參數/處理器高通驍龍S4英偉達Tegra 3核心數24枚主CPU加1枚協CPU主頻1.5GHz(最高2.5GHz)最高單核1.5 GHz /四核1.4 GHz構架KraitCortex-A9制程28納米40納米處理架構aSMP(異步處理)vSMP(可變對稱多處理)GPUAdreon 225(最高Adreon 320)12芯Geforce ulp支持分辨率1920×10802048x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