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讓潛在用戶看到你的廣告之后立即發生購買行為基本上不可能。但是智能手機大規模的普及有可能讓傳統的印刷廣告重新鮮活起來甚至直接讓某一個具體的廣告轉變成現實的購買行為。
我時常在想:現在的廣告效率是不是太過低下了?比如我在雜志上看到一條牛仔告很可能當時一瞬間有想買的沖動但是事后就忘記了。或者在車站等車的時候看到站牌上有某款新鞋的廣告,但是急于趕車來不及細看,于是這條廣告又被我略過了。傳統的紙質的廣告或者說靜止的印刷廣告難道沒有更好的出路嗎?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因為沖動購物的人可不在少數,抓住一瞬間沖動購物的人,那么一份廣告的價值將提升許多。
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讓潛在用戶看到你的廣告之后立即發生購買行為基本上不可能。但是智能手機大規模的普及有可能讓傳統的印刷廣告重新鮮活起來甚至直接讓某一個具體的廣告轉變成現實的購買行為。
比如QR碼就可以讓我在看到雜志上的牛仔褲廣告之后立即產生購買行為。現在的QR碼制作非常簡單,我們之前介紹過一些QR碼工具。廣告商家可以在牛仔褲廣告的下邊直接附上一個QR碼,用戶使用智能手機掃描就能獲得購買鏈接進入支付頁面完成購買。
此外除了QR碼,另外一個很關鍵的能夠讓許多戶外墻壁印刷廣告立即轉變為現實購買的就是地理圍欄技術(geo-fencing)的使用。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就是著名的服裝品牌Gap將車身廣告和地理圍欄技術相結合:讓用戶先看到車身廣告,然后使用地理圍欄技術給用戶推送電子優惠券(用戶在距離車身廣告的一定范圍內只要打開Words With Friends應用就會收到優惠券的推送通知)。這樣剛剛經過鮮活的車身廣告洗禮的用戶又受到優惠券等糖衣炮彈的攻擊后必然把持不住,會乖乖的前往附近的門店消費。Gap統計了半個月的數據,發現共產生了250萬次推送行為,點擊率為0.93%,而普通的純電子優惠券鏈接的點擊率一般只有0.2%。兩者相比,印刷加電子雙重轟擊效果要好許多。
事實上,對于廣告的認識我們應該要有更加開拓的眼界了。即智能設備出現之前,廣告的主要目的是創造品牌或者說傳遞一個印象。但是今后的廣告應該要以創造整個購買生態圈為目的,也就是說廣告即購買。我看到了這則廣告,我現在想購買,那么你就要給我一個立即購買的理由包括更多的優惠以及可以立即購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