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1月30日~2月1日舉行的展會“nano tech 2013”上,有多件采用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c,EC)及氣致變色(gaschromic,GC)技術的調光玻璃和顯示器等展出。隨著波音在新型客機“B787”的窗戶上采用電致變色技術,相關技術的開發正在加速進行。
EC技術利用向材料施加電壓時,材料的光學特性隨著可逆氧化還原反應而變化,使顏色等改變的現象。雖然該技術的研發歷史較長,但實用化案例卻不多。隨著波音在B787客機的窗戶上采用了EC技術,實現了以電氣方式使機窗在透明和深藍色之間切換的設計。這使得EC技術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納米系統研究部門綠色技術研究小組及東和制作所在nano tech 2013上展出了利用溶液噴涂法實現的EC玻璃。
產綜研的EC玻璃采用兩塊玻璃夾著ITO/EC材料的構造,EC材料使用的是普魯士藍(PB)及PB的類似材料,這樣便可通過施加電壓使玻璃的顏色在藍色與黃色之間切換。另外,還通過配備彩色薄膜實現了更多的顏色。施加電壓為1.2V。據稱在切換100多萬次以后,性能也不會變差。
這種帶電子快門的玻璃利用液晶技術也可實現,而且已經有實際的應用案例。但產綜研表示,“采用液晶技術的話構造較為復雜,很難以低成本制造。而此次的EC玻璃是用噴涂技術制造,因此生產成本很低”。產綜研設想將這種EC玻璃“用于室內裝飾及調光玻璃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