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FPD峰會演講稿全文——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封頁)去年9月,我在中國北京2012國際FPD產業高峰論壇上,做了題為《半導體顯示:一個產業新定義》的演講,引起國內外眾多專家教授的共鳴,希望共同推廣這一新概念,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會后,韓國KIDS會長張震教授邀請我就這一概念,在2013年8月韓國IMID 峰會上做主題演講。今天,我將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發言題目是《半導體顯示:新觀念、新變革》。
(P2)分“定義與趨勢、困惑與對策、結論與建議”三個部分。先說第一部分。
(P3)十余年來,全球顯示產業發展始終伴隨著爭論和困惑。有三次爭論:第一次在1995年前后,CRT和FED、PDP、TFT-LCD等平板顯示器件到底誰能最后勝出?這早已不言而喻。第二次在2000年前后,PDP和TFT-LCD之爭,業內有截然不同的聲音,通過十多年的發展,TFT-LCD已成為顯示領域絕對主流,結論已定。現在,隨著TFT-LCD和EL技術進步,AMOLED逐步產業化,柔性、激光等顯示新技術不斷出現,新一輪爭論又開始了。至于困惑,最大就是CRT時代做顯示器件的公司盡管有賺有賠,但大多賺錢了,而平板時代顯示器件公司真是很辛苦,賠多賺少!
(P4)對于上述爭論和困惑,我的觀點是:
我們做顯示產業的同仁,應該跳出顯示產業找規律,既要把顯示產業放到技術替代的歷史大背景之中思考;又要將其放在整個電子信息產業大生態之中進行思考。
(P5)自1947年晶體管問世,六十余年來,電子器件領域上演了波瀾壯闊的兩場戲。
一是半導體技術對真空電子技術的全面替代。該替代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為深遠的有三次:第一次發生在1947年晶體管問世以后,主要是信息領域,包括信息的搜集、放大、運算、傳輸、轉換、存儲等,以晶體管、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半導體器件逐步替代了以電子管為代表的真空電子器件,促進了通信、計算機、軟件產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社會的到來;第二次替代發生在1991年TFT-LCD問世以后,以TFT-LCD為代表的半導體顯示器件替代了以CRT為代表的真空電子顯示器件,成為顯示領域主流,繼而進一步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第三次替代始于1994年白光LED半導體燈問世和2012年OLED燈問世,以LED和OLED為光源的半導體照明器件正在逐步替代白熾燈和傳統節能燈等電真空光源。
(P6)二是半導體技術自身持續的快速進步,極大推動了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進步和發展,極大改變了人類生活、生產方式和產業生態,人類迎來了發展新紀元。我們來看看這張圖,這是一張反映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生態的簡略示意圖。(P6-1)底層是電子元器件,包括顯示屏、半導體芯片和電子元件;(P6-2)嵌入其中的是軟件,包括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工具軟件;(P6-3)接下去是信息設備,包括用戶終端、云計算和網絡設備;(P6-4)再接下去是信息服務,包括內容制作和云服務等;(P6-5)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等把內容提供商和終端客戶連接并互動;(P6-6)影響這個產業生態不斷演變發展的有六大定律,包括半導體芯片的摩爾定律,半導體照明的海茲定律,顯示領域的王氏定律,計算機和網絡構架系統的貝爾定律,互聯網系統的吉爾德定律和互聯網服務領域的梅特卡爾夫定律。(P6-7)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鏈的基本價值體現,就是更快速、更便利、更舒適、更安全的將一部分人的知識、智慧、經驗和體驗與另一部分人進行互動、分享和升華,從而改變人類生活、生產方式,實現人類更美好未來。從電子信息產業生態看到,顯示器件是基礎和骨架,是人與人互動分享不可或缺的界面。顯示器件在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鏈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將不斷提升,其自身進步發展也將與產業生態進步發展相適應、相促進。
(P7)總結兩張圖可見: TFT-LCD為代表的顯示器件,是半導體技術替代真空技術這一歷史大背景的產物;同時它未來發展也受半導體領域基本規律影響,并與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進步發展相適應、相促進。
(P8)有人曾經問我,過去十多年里,為什么TFT-LCD發展成為市場主流?我給他們畫了這張圖:把CRT和PDP歸類為真空顯示;把TFT-LCD、AMOLED、柔性顯示等歸類為半導體顯示;FED盡管未形成主流,我也給歸一個類:真空微電子顯示。我告訴他們:“TFT-LCD脫穎而出是因為它順應了半導體技術替代真空電子技術這一歷史大趨勢。”十五年前面對CRT替代危機,京東方決定進入新型顯示領域,有專家建議我們搞PDP,也有專家推薦FED,我們花了不少時間進行研究,結論是PDP/FED的基礎技術依然為真空電子技術,而TFT-LCD是半導體技術,從技術替代大趨勢看,TFT-LCD必將勝出,最終我們選擇了TFT-LCD。
(P9)最近兩年有更多人問我:隨著AMOLED產業化,TFT-LCD是否會被替代?我的觀點是:從CRT到TFT-LCD是技術的中斷和開始;從TFT-LCD到AMOLED是技術的延伸和發展。
為凝聚業內共識,推動顯示產業新一輪發展,我們需要對目前主流顯示器件范疇進行重新定義。TFT-LCD、AMOLED以及Flexible Display等新型顯示技術,它們的基礎都是半導體技術,他們未來發展都會與半導體技術及相關材料工藝的進步密切相關,將其統稱為半導體顯示更科學。
(P10)FPD這一定義在當初PDP、TFT-LCD等新型顯示器件替代CRT的那個時代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為,相對于CRT又厚又笨重,這一定義很直接反映了PDP、TFT-LCD等新型顯示器件輕薄之優勢。目前PDP、FED已式微和邊緣化,TFT-LCD、AM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正蓬勃發展,由于慣性作用,業界將PDP、TFT-LCD、AMOLED等仍統稱為FPD,這種仍以外形特點定義顯示器件的方法已有明顯局限性,既不能反映技術替代的歷史演進,也不利于表達其共性技術特征,更不利于把握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容易產生誤解。
(P11)基于以上,我們可以給半導體顯示下個定義:半導體顯示是指通過半導體器件獨立控制每個最小顯示單元的顯示技術統稱。它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以TFT陣列等半導體器件獨立控制每個顯示單元狀態;二是主要應用非晶硅(a-Si)、低溫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機材料(Organic)、碳材料(Carbon Material)等具有半導體特性的材料;三是主要采用半導體制造工藝。與半導體顯示技術和產品相關的材料、裝備、器件和相關終端產業鏈統稱為半導體顯示產業。這一產業定義表達了TFT-LCD、AMOLED等顯示器件的關鍵技術內涵、歷史演進和未來趨勢,有助于解惑和避免不必要爭論,把注意力集中在產業創新發展上。
(P12)我們可以通過半導體顯示技術演進進一步說明該定義。在早期TN/STN等無源顯示技術基礎上,通過增加TFT陣列控制驅動提升顯示產品性能,滿足市場對顯示產品性能提升的需要,從而TFT-LCD應運而生。隨著互聯網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的發展,市場對顯示產品性能提升提出更高要求,大大刺激了TFT-LCD的技術進步。一是a Si TFT-LCD通過技術改進產品性能不斷提高,如48寸以上的UHD TV產品有明顯競爭優勢,將逐步成為電視市場主流。二是TFT-LCD半導體背板從a-Si發展到LTPS和Oxide,以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三是隨著TFT背板和EL技術的不斷進步,LTPS AMOLED實現了快速產業化,Oxide AMOLED產業化條件也逐步成熟。四是上述技術進步和市場應用的創新發展還催生著諸如Flexible Display等顯示技術產業化。相對傳統的a Si TFT-LCD,我們可將H a Si TFT-LCD、LTPS TFT-LCD、Oxide TFT-LCD、LTPS AMOELD、Oxide AMOELD、Flexible Display統統歸類為新型半導體顯示。這些技術孰優孰劣目前我們無法貿然定論,留待市場檢驗。
(P13)我們還可以通過TFT-LCD和AMOLED的結構比較進一步闡述上述定義。TFT-LCD有六個部分組成,從人的視線方向往里看分別為:偏光片、彩膜、液晶、TFT陣列、偏光片、背光源。頂發光AMOLED有三個部分組成,從人的視線方向往里看分別為:密封層、有機發光層、TFT陣列。但TFT陣列的半導體材料已發生變化,其采用的是LTPS或Oxide。材料和工藝發生了革命性進步,器件結構也簡單多了,但半導體顯示的基本特征和技術基礎并沒有改變,柔性顯示也同理,所以我們說從TFT-LCD到AMOLED是技術的延伸和發展。它們之間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由于TFT-LCD技術仍在不斷進步,而EL出光效率等AMOLED技術瓶頸還需要時間突破,兩者競爭力孰優孰劣尚不能貿然定論,留待市場檢驗。
(P14)從市場趨勢看,根據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全球顯示產品年市場總額2012年為1231億美金,2020年預計為1945億美金,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5.9%。其中a-Si TFT-LCD仍為主流,盡管總體呈下降趨勢,但H a-Si TFT-LCD仍有30%復合增長率;LTPS TFT-LCD年復合成長率為19%;Oxide TFT-LCD為50%;LTPS AMOLED為17%;Oxide AMOLED為230%。該資料一定程度反映了半導體顯示各類技術和產品此消彼長的基本趨勢。
(P15)從技術趨勢看,a-Si TFT-LCD、LTPS TFT-LCD、Oxide TFT-LCD、AMOLED等多種半導體顯示技術長時間內并存,市場應用各有側重。a-Si TFT-LCD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用于NB產品,目前已涵蓋顯示產品全系列,未來隨著a-Si TFT技術不斷進步,其生命力預計至少持續到2030年以后;LTPS TFT-LCD自2002年開始量產,主要應用于高端移動類產品,其生命力預計將持續到2035年以后;LTPS AMOLED主要應用在手機等高檔移動產品,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逐步降低,預計可持續至2040年以后;Oxide TFT-LCD 2011年剛開始逐步產品化,未來將主要應用在高檔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和電視領域;Oxide AMOLED預計2014年后可逐步產品化,未來可能主要應用于電視等中大尺寸顯示產品。柔性顯示產品大批量上市預計要到2015年以后,未來一定還會有更新的半導體顯示技術出現。但多種半導體顯示技術一定長期并存,技術相互促進,應用各有側重,市場各有所需。
(P16)從應用趨勢看,一是軟硬融合、應用整合、服務化轉型是大趨勢。二是寬帶互聯、移動互聯、傳感技術不斷進步,讓我們大步邁向溝通無處不在即Ubiquitous的境界。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device,any web,any data,都可暢享溝通。三是客戶需求從最基本的“功能訴求”向“體驗為王”轉換。
顯示器件基本價值體現就是無止境的向最終用戶呈現完美內容。顯示器件企業只有不斷適應上述變化要求,不斷在新的市場生態中開拓新應用才有未來。
(P17)下面談一下行業的困惑與對策。
(P18)業界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愛他,勸他千萬別碰顯示面板;如果你恨他,就忽悠他去做顯示面板”。可見從事該行業的艱辛。據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1998年-2012年,半導體顯示產業僅設備投資就超過1200億美元,但投資帶來的營收增長率遠低于出貨增長率,全行業多年來處于虧多盈少的尷尬境地。2012年下半年以來,行業多數企業逐步扭虧為盈,但能否保持長期穩定較好盈利仍具挑戰。顯示行業同仁長期以來的困惑就是如何改變行業投資收益差的狀況。
(P19)對策只有一個:就是創新,特別是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
首先要推動觀念創新。先從定義開始,建立半導體顯示這個新概念,對其發展規律進行針對性研究。
(P20)其次要持續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我在2010年初提出一個觀點:標準顯示屏價格每36個月會下降50%,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必須提升一倍以上。這一周期正被縮短。京東方將其稱為生存定律,承蒙業內抬舉,將其稱為王氏定律,我恭敬不如從命了,謝謝大家!總之,顯示企業同行只有保持這一定律要求的創新速度,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P21)第三要加快應用創新。半導體顯示市場應用經歷了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移動互聯四波浪潮,現正需要業界共同努力,開拓新市場,挖掘新應用,共同推進新一波市場應用浪潮。只有不斷開拓市場新應用,行業才會有未來。
(P22)最后說一下結論與建議。
(P23)綜上所述,我想說明三點結論:
1、將TFT-LCD、AMOLED等統稱為半導體顯示(簡稱Semi -Display),對認識行業規律,促進行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2、多種半導體顯示技術將長期并存,技術相互促進,應用各有側重,市場各有所需。
3、解決行業困惑,唯一是創新,特別是觀念、技術和應用的創新。
(P24)最后,拋磚引玉,提三點建議:
一是建立半導體顯示概念,產業界和智庫/媒體攜手努力,推進標準化,促進發展。
二是強化產業鏈合作,共促技術進步,共創市場新應用。
三是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尊重保護知識產權,攜手共贏。
(P25)以上,謝謝大家!歡迎提問交流。
二零一三年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