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由中國電子商會(CECC)、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CESI)共同主辦的“2014年(第十屆)中國數字電視產業發展大會”上,寬帶資本/云海創投投資合伙人、歡網科技CEO吳盛剛以《家電行業智能轉型的難點和十二條軍規》為題發表演講,實例講述了彩電企業在智能轉型中的普遍認識誤區,以及建立“軍規”的重要意義。
在智能浪潮的沖擊下,近兩年傳統家電企業紛紛拉開智能轉型大幕。智能家電在市場上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擁抱互聯網”成為眾多家電企業高呼的口號。但事實上,企業戰略轉型不會一蹴而就,在漫長的探索前行的過程中,認識誤區和既有思維模式導致部分企業陷入轉型迷茫,產品轉變后的體驗也難以讓人滿意。
吳盛剛指出,在向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彩電企業的普遍認知誤區在于:企業以為組建技術團隊做開發就夠了,其實運營團隊才是關鍵;以為招個運營團隊就是運營導向了,其實企業骨子里還是硬件導向;以為在專區中羅列APP就是做垂直門戶了,其實羅列的應用內容又相對雷同,一定程度上導致用戶體驗非常不好。認識的誤區使絕大多數二線廠商血本無歸,更關鍵的是,浪費了時間窗口,最終淪為無平臺的困境。
對于推進家電行業智能轉型的建議,吳盛剛從產品策略、組織支撐、考核管理、資本運作四個方面梳理出了十二條“軍規”。在資本運作層面,建議彩電企業采取“運營實體+投資牽引”的雙輪驅動型集團軍作戰模式。他表示不管是從硬件角度出發,還是從內容運營角度出發,運營實體一定需要,同時投資牽引工具也不能忽視,否則今后可能會碰到群狼戰爭。運營實體面對OTT領域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通過投資牽引垂直門戶來形成集團軍作戰能力。而一個有競爭力的垂直門戶則需要獨立的市場化發展,它需要打通智能電視,廣電OTT和IPTV領域進行“全電視用戶發展”,故此最適合采用投資方式,而非自建模式進行業務牽引。要想健康、持久的前行,“運營實體+投資牽引”的發展模式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運營實體就是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歡網的定位正是如此。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智能電視運營商,歡網擁有一套覆蓋從EPG到App Store的全業務鏈,完成了平臺業務上的閉環。歡網EPG根據用戶使用習慣,設計并獨家推出了集電視劇、電影、體育、科教、財經、少兒等最熱門、使用頻率最高的八大分類模型,并隨時根據不斷變化的熱門搜索結果進行匹配,讓用戶更快捷、更直接的獲得想要的欄目。此外,歡網在教育、游戲、音樂、相冊、健康等產品以及App Store方面均有領先之作。如歡網將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梳理和優化,推出了基于智能電視終端的門戶型平臺產品,內容涵蓋了樂學幼兒、樂學故事、樂學課堂、樂學健康等多個細分板塊,為用戶提供了更為細分的產品與服務,并實現了收益性產品的運營。
在本次中國數字電視產業發展大會上,歡網作為致力于智能電視系統整合和應用的運營商,被主辦方授予“卓越智能電視運營商”獎,以此來表彰其在推動彩電智能化發展方面的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