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互聯網+”這一詞匯頻頻出現在各行各業,大屏視聽行業也例外,在互聯網產業蓬勃興起的大潮中,不少視頻墻顯示企業也在不斷加速與互聯網的融合,并催生出物聯網大屏、可視化等詞匯,以期望搭上時代發展的快車。但是“并不是所有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要看這頭豬是否做了好準備。”只有那些真正為大數據、物聯網、可視化轉型做了實質性準備的企業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對此,大屏幕企業尤其是傳統視頻墻顯示企業該如何突圍發展呢?
傳統企業自身局限性分析
傳統視頻墻顯示企業是相對于新興大屏顯示企業而言的,其主體主要是最早從事大屏拼接的DLP拼接墻廠商,這些企業一直是高端拼接墻和大屏幕傳統顯示市場的領導者,包括一些大型的控制室、指揮中心、視頻會議室的高端市場,并在這些傳統市場中擁有高端客戶資源和長時間積累的行業口碑優勢。不過也由于企業自身的慣性以及新顯示技術的發展,其在新興市場、廉價市場的拓展極為緩慢;在傳統視頻市場的主導地位也正逐漸丟失。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DLP產品本身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在早期,DLP拼接系統依靠成熟的技術一直獨占鰲頭,其大尺寸、拼縫小、能夠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等一系列優點吸引著眾多用戶。這一優勢也讓傳統的DLP拼接系統廠商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工程商及渠道商眾多以及客戶面廣等優勢,在過去的數年間DLP拼接系統一直占據行業領先市場份額。但是,隨著LCD與LED小間距顯示技術的興起與發展,這一優勢地位正在逐漸減弱,甚至在某些領域的優勢已經完全被新型技術取代。
二、固有思維定式的影響,傳統企業無法快速復制新型企業的優勢
早期的工程受地域與人脈關系等影響,大都擁有相對穩定的客戶源、并且擁有更高的利潤水平,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和經濟活動的制度規范的成熟,人在大屏市場的營銷中的地位成下降趨勢。同時,關系戶的存在感也隨著大屏市場的逐漸成熟和展開變得越來越不靠譜。
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新型的拼接勢力如LCD液晶拼接企業以及小間距LED企業輕易的進入傳統的大屏拼接領域,而實現這一過程,LCD液晶拼接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小間距LED的滲入速度更快,僅短短的一年時間就實現了對DLP的大逆轉,這從今年的INFOCOMM展廠商對各種顯示技術態度的表現就可見一般。
傳統企業的制造能力已經無法構建起堅固的競爭壁壘,新型顯示技術硬件制造能力日漸成熟,產業鏈不斷完善,它們依靠更低價、更迎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輕易進入傳統企業的勢力范圍。而傳統的DLP企業,雖然也有進入平板或LED拼接產品線,可以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但是其主要目在于阻止其他廠商以產品技術差異挖角其擅長的高端市場,在產品上卻無法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
三、DLP拼接企業的市場整體規模有限
在大屏拼接領域,DLP拼接曾是當時無愧的龍頭,但由于行業技術門檻較高,這個巨大的市場蛋糕卻只有少數幾家企業獨享,雖然可以確保較高的利潤,但確不利于整個市場的規模發展。大多數DLP拼接企業的市場規模都很有限,其產品銷售具有客戶和行業分布高度集中的特征。這使得DLP拼接企業很難及時感受整個產業的變化。
四、新興市場受阻 對低附加值產品缺乏把握力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大屏幕顯示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傳統的控制室領域外,視頻監控、數字告示等新興的市場也開始興起。
對于監控市場來說,DLP拼接產品雖然好,接縫非常小、穩定性高,但是同時也有體積巨大和成本較高的特點。液晶拼接和相應顯示產品,自從誕生以來就是基于工業化大規模制造的產品,在價格上相對于DLP背投產品價格上要低得多,雖然接縫較大,但是卻可以達成很低的單元和系統成本,滿足視頻監控海量市場的發展需要。
而在數字告示市場, DLP拼接產品的市場拓展也是表現平平。與其它市場不同,數字告示市場更關注功能性,液晶拼接產品可以與多點觸摸、3D、4K等技術整合,提升系統的附加值,而受到廣泛關注;此外,還有LED大屏幕產品也因具有很高的亮度顯示,使其成為唯一適合室外環境大規模使用的顯示技術。同時,高亮的特點也使得LED大屏幕能夠在舞臺背景效果應用領域大展身手。
而傳統拼接企業的DLP拼接產品在新技術的融入不如液晶產品來得開放,產品的適應也不如LED大屏幕,應用領域一直持續停留在高端市場,該市場的所有配件都講求高品質、高附加值。沒有對應于普及市場的創新產品及時的進入新興領域,造成了在部分新興市場早期的“真空”,繼而逐漸失去了對市場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