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坐標”智能戰略的發布,到“擁抱互聯網”的戰略轉型,再到以CHiQ新品牌為載體的全新家庭互聯網智能終端的落地,長虹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實現了從終端制造商華麗轉身為互聯網企業服務商。正在業內外對長虹動作之快和執行力之強為之驚嘆時,長虹再次祭出產業戰略大棋局,由此,長虹“728”背后的深意逐漸拂開面紗。
7月28日,在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長虹OTO社區生態論壇”上,長虹在“三坐標”智能戰略指引下,中國首個智慧社區下智慧家庭新模式正是落地。這也印證了早前外界對長虹的猜想“長虹正穩步推進國企改革,圍繞智能戰略產業轉型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究竟是個什么概念呢?長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是長虹智能戰略落地的又一重大舉措,是以智慧社區為切入,橫向跨界連接物業服務、健康醫療、日用百貨等多個產業服務進行整合,為社區用戶提供整套智能服務解決方案,以實現便捷、高效、超值、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
長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描繪了智慧社區生活的圖景:比如長虹智慧健康醫療業務,就是長虹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大數據、云計算等設備和技術搭建起的一套智慧健康服務系統——妥妥醫,通過整合優質醫療資源,以醫院為入口,以診前和診后、院前和院后服務為重點,為每個家庭提供個性化健康醫療服務和數據應用服務。
再如智慧物業,下班回到家門口,系統將自動識別你的業主身份打開大門。同時家庭控制中心啟動提前設置好的“回家模式”,不用任何操作燈光系統自動節,空調開啟并自覺調整到最適合你的溫度。電視機也很懂你,提前開啟并跳轉到你喜歡的節目。而這一切,主要依托于長虹優質的硬件產業能力和線下業務支撐能力,通過長虹的物聯網+的智能終端設備進行鏈接后,聚合大量的社區服務和快速響應體系。目前,智慧物業簽約社區已超過1000個,業務覆蓋地區幾乎遍布全國。
而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的成功落地,離不開長虹獨有的IPP。 IPP正是長虹在互聯網時代實現從硬件到軟件,到“以人為中心”智慧生活解決方案落地的核心武器。IPP作為一個基于互聯網,面向物聯網,以人為中心的一個聯接技術框架,可以實現泛虹系設備與同行友商設備的互聯互通互控,最終成為一個設備、內容、用戶的超級聚合中心。
由此來看,長虹智慧社區將為長虹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帶來了可以“廣泛實施”的空間。這絕不是簡單的從“賣產品向賣服務”這么簡單,而是可以讓長虹變身一個投資驅動平臺,整合相關產業的資源和力量,參與到各個智慧社區的前期建設,并通過投資運營獲得收益回報。同時,還可以聯合社會第三方公司共同建設開發共享收益等多種方式。
行業專家眼中,“智慧社區是行業發展必然趨勢,是行業巨頭布局爭奪的新臺風口,未來可能是超淘寶的萬億級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