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特別是對于那些正準備購買大屏電視的消費者。因為,海信L5來了!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廉價”的4K 80英寸巨幕電視,海信激光顯示技術正在將此前無法想象的“視聽體驗帶給千萬普通家庭”。
19999元的4K 80英寸巨幕
海信L5最大的賣點是19999元的價格。這個價位不僅遠低于同尺寸液晶電視的售價,更是低于市場絕大部分4K激光投影產品的售價。也正是這個價格,讓海信有信心去說:這將是一個為普通家庭帶來巨幕體驗的新品。
更為重要的是,海信L5是一款“與時俱進”的4K產品。在家用激光電視市場,比19999元價格更低的產品并不少。只不過那些產品不具有800萬像素4K顯示的性能,同時那些產品基本并沒有標配“高品質抗光幕”——實際上,扣除抗光幕的價值,海信L5的主機價格僅相當于15000+的價位。這個價格對于80英寸激光4K大屏,幾乎是類似產品價格的半數。
面對低價,消費者可能最大的疑問是:海信如何做到的?答案在于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長達十年的科技創新、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的能力建設、上下游伙伴緊密且大規模的合作能力、以及海信彩電產業在顯示基礎技術上的雄厚積累。據海信介紹,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擁有320項專利,核心的激光光學引擎可100%自主研發設計,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制造完全自主運營,70%以上的制造成本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正因為有如此雄厚的實力,海信敢于打造從80-300英寸的全線4K激光電視產品線,并在業內全球率先推出不足兩萬元的4K激光電視,推動80英寸以上居家大屏,向真正的“普及市場”、惠及千萬普通家庭的時代進發。
別人是激光投影,海信是激光電視
在家用大屏市場,激光顯示的地位毋庸置疑。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家用電視大屏幕中,超過80英寸的產品,96%以上采用激光顯示技術。這一年激光電視銷量成長170%,達到7萬臺。且行業依然預期,2018年增長率不會更低、只會更高,激光電視全年上看20萬臺的目標。
但是,在這個欣欣向榮的朝陽市場中,細心的消費者依然發現了問題:很多產品以激光電視、無屏電視的名義銷售,但是他們實際上是臺投影機——你需要額外的幕布、額外的調試、額外的播放設備、甚至額外的音響……這些“麻煩”構成了“投影”與“電視”的本質差異。
而海信L5的特點則是:它是血統純正的彩電產品。消費者在液晶電視上能得到的體驗和價值,在海信L5激光電視上,除了“更低價格的大屏震撼”之外,一應俱全:電視的使用壽命、電視的使用效果、電視的使用習慣、電視的前沿創新與功能、電視的一體化設計與售前售后服務……
例如,海信L5激光電視,特別強調屏上亮度達到400尼特。而不是采用很多所謂友商的****流明的概念。前者的屏上亮度是消費者在畫面上真正看到的亮度,后者則是系統在成像過程中的一個中間值(考慮到空氣散射、屏幕吸收等,實際成像亮度將大大低于流明標稱值)。海信用屏上亮度標準,就是要給消費者一個“摸得著看得見”的“選購尺度”,這既是海信的技術自信,也是海信的品牌責任感。
普及性大屏如何玩,海信L5解決一切痛點
居家電視的大型化是一個根本行業趨勢。研究顯示,自2015年以來,65英寸及其以上家用顯示產品的銷量,連續保持翻番的增長。以最常見的液晶電視為例,上游廠商已經在過去三年投入高達2500億元的產能項目,滿足消費市場日益增長的大尺寸化顯示需求。
但是,即便是最新的液晶面板10.5/11代線,其經濟切割尺寸也僅僅局限在65/75英寸。在80-300英寸更大的巨幕市場,海信選擇了以激光技術做為核心突破方向。這使得海信超大尺寸電視的全球布局異乎尋常的“超前”。在激光電視幫助海信占領了近60%的國內85英寸及以上超大屏幕電視和45%左右80英寸以上電視的市場份額。
“解決液晶電視在大尺寸上的技術不足和先天乏力”,這是激光電視玩轉普及性大屏市場的第一步。不過,這并不是激光顯示產品的全部優勢。在大屏幕、特別是超大屏領域,消費者一直有兩大“痛點”:
第一是健康問題。更大的電視,特別是液晶電視,是不是依然能夠保證比較好的視覺健康性能?這方面激光顯示采用的“反射式成像”體系,杜絕了直接發光造成的諸多光學污染,更接近于自然成像過程,健康指數顯然更高。
第二個痛點是,更大的顯示產品往往需要更遠的安全觀看距離——普通消費者的居家客廳尺寸有限,是不是適合更大尺寸的產品呢?海信L5 激光電視80英寸的最佳觀看距離為3米,完全符合大多數客廳的寬度尺寸;甚至如果消費者將屏幕亮度調整到300尼特,這個觀看距離可以縮短到2.5米,進一步滿足小客廳特大屏幕的健康觀賞需求。
“買得起”、“用的開”、“更健康”:這是海信激光電視事業的核心價值點,更是激光顯示對于居家娛樂最大的貢獻和最強的競爭力所在。
打造好看“神器”,海信L5不止是低價80英寸4K激光
低價80英寸4K激光電視,這是很多媒體給海信L5貼上的標簽。然而,L5的內涵遠遠超過這幾個關鍵詞所能概括的范疇。
從整機技術看,L5是有史以來最小巧的、容納了內置HIFI音響杜比全景聲系統的4K激光顯示產品。海信在光學設計、熱流體力學設計、集成設計等方面實現了眾多嶄新的突破和結構優化。和上一代L6產品比較,L5的體積減少高達40%.
從核心技術看,L5的激光引擎亦不同以往——這是首個octolas集成封裝激光器件的激光顯示產品。該技術不同于以往的將單獨封裝的激光器逐一焊接固定在電路驅動板上,而是實現了一組激光半導體晶體顆粒,在芯片級層面,直接封裝在驅動電路板上。這種集成封裝技術有四重優勢:第一,使得產品結構更為緊湊、第二,讓半導體顆粒的散熱結構減少一個中間層,提高了散熱效率、第三,在整個光引擎的制造過程中,將少了一次激光半導體焊接過程,避免了更多產品工藝過程造成的可靠性下降概率、第四,提升了整個光引擎的效率水平。
從應用體驗看,L5是海信最新一代智能電視技術的受益者。眾多嶄新AI科技得到了進一步的應用。海信VIDAA-AI人工智能系統可依據用戶操控經驗數據,通過機器自主學習,借助人工智能語音(語義)和圖像識別交互,為用戶提供更為智能的服務。例如,海信VIDAA-AI系統可以實現外賣、翻譯、打車、酒店、機票預訂、購物等生活服務。全場景語音交互實現了六輪連續人機對話,能記憶、懂語境,可以精準理解用戶意圖,識別多達33種人物關系,同時支持普通話、粵語、四川話、湖南話、上海話、閩南語六大方言。全場景圖像搜索設計按下遙控器的“小聚”鍵,電視會自動開啟畫面截圖分享和圖像識別功能,物品識別準確率高達99%。
一系列新科技、新應用,成為海信L5在激光大屏和低價4K之外的“更多看點”,并證明了海信“貨真價實”、“低價不減質”的產品調性。
掌握大屏就是掌握彩電的未來
“彩電是大件、長壽命、居家門面消費品”。所以,彩電市場從來在選購上都有“超前”和“求新”的特色。這種行業規律,亦是海信持續發力激光電視產業的原因所在。
從彩電應用的發展看,2013-2016年三年,55英寸市場占比從一成增長到超過三成,成為絕對主流;2017年開始65英寸時代來臨、市場啟動,業內認為經過三年時間65英寸渴望成長為新的主流——2018年市場占比渴望向1成前進。而激光電視則已經實現80英寸開始的“更大尺寸”的覆蓋;同時,激光電視以自己的體驗和成本雙重優勢,打破液晶彩電尺寸上線性增長的過程,在80+以上尺寸持續實現翻番成長,進一步開拓出彩電大屏的新空間。
因此,某種意義上彩電行業存在著“誰掌握了大尺寸、誰就掌握了未來”的規律。5月17日,隨著海信L5/L7新一輪激光巨幕新品的問世,海信在大尺寸彩電市場的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一個以巨幕、4K和普及為核心概念的激光顯示時代的大門已經被海信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