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25)于3月20日-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展會上,我國彩電行業“精銳盡出”,全面展示了巨幕化、RGB LED背光、AI智能等新技術。其中,最具次世代標志的Micro LED成為所有頭部品牌的共同選擇,其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趨勢愈發凸顯。
擁抱Micro LED,沒有誰能說不
從AWE2025展會彩電產品特點看,大尺寸、乃至于百英寸成為了“看家門面”。全球彩電三強的三星、海信、TCL都推出了超過百英寸的液晶電視。其中,海信116英寸更擁有RGB mini LED背光技術的全面加持,風頭無二。
但是,在百英寸之后“更大的彩電是什么”這問話題,也籠罩在現有的以玻璃基板為核心的液晶與OLED顯示技術路徑之上。受限于玻璃基板尺寸,也許液晶還能向上試探120/130英寸,但更大的尺寸必然“無能為力”。
這對更多彩電企業提出的未來電視顯示是“WALL”:即真正的一面墻就是一個顯示設備的理念,形成了“技術限制”。例如,居民樓層高一般在3米,完全能容納2-2.5米高度的顯示系統,對應對角線尺寸則在160-197英寸。在這樣大的尺寸上,傳統基于玻璃基的平板顯示技術“無能為力”,行業需要新技術實現“應用升級”:
所以,AWE2025上,海信展示了自發光Micro LED技術的136和163英寸巨幕產品、TCL也帶來了 163英寸的X11H Max Micro LED 巨幕電視、雷曼光電展示了全球首款163英寸8K Micro LED超高清家庭巨幕、三星展示了透明Micro LED、114英寸和140英寸Micro LED產品……顯然,行業的共識已經很清楚,比液晶更大的尺寸,必然來自于Micro LED。
“如果說擁抱大尺寸是彩電頭部企業的必選題,那么Micro LED就是這道題的標準答案!”業內專家表示,靠著能夠更大這一個優勢,就足以奠定Micro LED技術在彩電市場的“皇冠上的明珠”地位。
Micro LED支持陣營強大,發展漸入佳境
主要應用于Micro LED顯示的MIP封裝技術,在2024年產能擴張近10倍,2025年還將翻番。這是Micro LED顯示技術持續發展和市場化的一個縮影。2025年初,青松光電亦推出了全球首個基于MIP技術的Micro LED家庭巨幕電視產品。
而且,擁抱Micro LED技術的不僅是LED行業,也包括“液晶面板行業”的巨頭:據Omdia數據,2024年,BOE(京東方)在85英寸及以上電視面板市場占據全球出貨量第一,全球每三塊巨幕電視,就有一塊來自京東方;百英寸及其以上產品占比更是近半”!在液晶巨幕領先的同時,京東方在Micro LED上的布局也持續提速。
2025年3月19日,京東方華燦Micro LED項目,亦是全球首條6英寸規模化Micro LED量產產線,舉行首批產品客戶交付儀式。該項目主要生產Micro LED晶圓和像素器件,面向超大和超小尺寸的高清顯示場景,全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Micro LED晶圓2.4萬片組(6英寸)、Micro LED像素器件45,000kk顆的生產能力。
深入Micro LED上游器件的傳統平板顯示產業企業,還包括全球彩電出貨量第二的海信、國產彩電品牌康佳等。此外創維也涉及了LED顯示中游和下游產業鏈。全球大尺寸面板第二位的TCL華星也與全球LED龍頭三安光電合作,開發下一代顯示產品。OLED面板企業維信諾、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出貨第一的天馬等也投資了Micro LED顯示模組量產線項目。
LED行業擁抱Micro LED、液晶和OLED面板行業也擁抱Micro LED、彩電企業更擁抱Micro LED——三大陣營力量的加持和共識,足以表明Micro LED與電視、大尺寸顯示、未來視聽的“內在邏輯聯系”之強烈。
技術創新引領,Micro LED落地加速
能夠解決電視更大、真正成為“WALL”的技術瓶頸問題:這讓Micro LED的未來極具想象。但是,一個技術落地需要的不僅是“優勢”,也需要克服如規模量產、成本等可及性問題。
對于Micro LED顯示而言,巨量轉移一直是最大的量產工藝瓶頸。目前,行業內的直接巨量轉移成品率只有4-5個9,但是要實現商品化應用至少需要6個9(即99.9999%)的成品率高度。對此,有兩個技術路徑,一個是通過修復技術提升終端成品率;另一個則是MIP技術。MIP通過首先封裝RGB器件,再做模組集成,簡化了眾多巨量轉移的難題和修復難題,被認為是Micro LED找到的最佳產業化路徑之一。
自2022年MIP技術誕生以來,其獲得了爆發式的成長。目前已經建立起規模化入市的產業基礎。特別是在私家巨幕應用上,MIP技術不僅實現了Micro LED落地的可及性、同時顯示效果上亦較COB等技術產品更為出色、并具有長期演進的不斷升級潛力。
實際上,100-200英寸Micro LED巨幕,已經擁有傳統的表貼工藝產品、COB技術產品、TFT玻璃基板、TGV玻璃基產品,以及最新的MIP產品。行業還在開發的其它方案包括,內置IC驅動的A-MIP產品、MIP與TFT/TGA/COB結合產品、A-MIP與TGA/COB結合產品等。即圍繞直接巨量轉移、還是MIP封裝;玻璃基板還是PCB基板;AM驅動還是PM驅動;發光封裝與IC分體還是一體化上,Micro LED巨幕落地有眾多不同的創新選擇。
更多的創新和技術可能,為Micro LED巨幕持續增強規模制造能力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多研發空間。有業內專家表示,在極高像素密度下,A-MIP與TGA結合可能成為未來一個比較好的路線選擇,并提供更好的制造經濟性、降低規模生產門檻;同時直接巨量轉移的TFT基板產品,則能提供性能上的極大升級。
改變電視形態,WALL時代Micro LED當仁不讓
電視變大,成為一面墻,固然帶來沉浸體驗升級、乃至居家的虛擬數字世界的窗口,但是也帶來多個問題:如,熄屏后的黑墻美觀問題、損壞的高額成本問題、高能耗問題、運輸安裝問題等。
其中,熄屏后的黑墻美觀問題,洲明科技已經在LED顯示上解決了。這就是全球首個熄屏不黑的紋理屏Unatural 靈隱系列產品,主打與建筑的融合設計和熄屏墻磚化體驗,開創了LED光顯“建筑材料”化發展的新時代。
損壞的高額成本問題主要是液晶或者OLED顯示設備的“屏幕整體性”造成的。顯示設備屏幕面積越大,越是容易遭遇意外磕碰。通過增強表面防護性,添加額外防護層是一個辦法。但是,無論如何液晶或者OLED屏幕都是一個整體,磕碰意外傷害,就意味著整體報廢。但是,Micro LED自身是小模組拼接結構,一個基本模組單元可能是十余厘米長寬左右,局部損壞完全可以局部修復。
高能耗問題的本質是發光效率。LED光源是高效能光源。同時,Micro LED工作狀態是“需要像素顯示才消耗電能”。這決定了Micro LED從高電光轉化效率到動態應用上的雙重節能優勢。且其無需液晶顯示那樣的偏振光處理要求,能夠實現全自然光有效利用,進一步提升了一倍于液晶顯示產品的節能性。
對于更大屏幕的運輸安裝而言,Micro LED更是極為友好。作為一種拼接產品,既可以是一體機、可以是模塊設計,現場安裝。后者更是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定制大小、形狀、弧度的創意墻可能。
總之,Micro LED的魅力不僅是能夠更大、顯示效果更好,更在于其真正能夠解決家庭電視變成“墻”之后的“種種應用困境”。恰是Micro LED在“wall”時代的全面優勢,讓其成為了彩電業的必選項,成為了AWE2025上,每一家彩電巨頭、顯示巨頭“最能撐門面、最能代表未來”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