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開幕式上,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發表題為《堅持守正創新賦能美好生活 推動網絡視聽持續健康發展》主旨演講。
聶辰席發表主旨演講
大家下午好!在這多彩的深秋時節,很高興與大家再聚美麗蓉城,同襄網絡視聽大計,共謀事業產業發展。首先,我謹代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本屆大會的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網絡視聽工作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屆大會是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背景下召開的。大會以“網絡視聽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網絡視聽持續健康發展的方法路徑,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互聯網建設和網絡文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反映了業界的關切,契合人民群眾的愿景和期待。相信本屆大會一定能夠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匯集行業智慧,更好助力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滿足人民美好視聽生活新期待。
本屆大會首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同主辦,這是大會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全新起點。四川省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網絡視聽工作,為視聽業務和上下游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視聽產業已經成為“天府之國”的一張亮麗名片。相信有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鼎力支持,網絡視聽大會必將為推動網絡視聽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在國內外產生更大的影響。
同志們,朋友們!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黨和國家大事、要事、急事、難事集中,網絡視聽行業守正創新、砥礪奮進,在關鍵時刻、緊要關頭沖得上、頂得住,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發展。我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主題宣傳有新亮點。
一年多來,網絡視聽媒體持續深化“首頁首屏首條”建設,做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和風采“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2020年元旦,廣電總局組織網絡視聽平臺推出“讓這些金句照亮屬于我們的時代”專題、《2019,領袖的足跡》等視頻,各類作品上線后反響強烈,當天總播放量超過3億次。重大主題宣傳濃墨重彩,特別是在去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宣傳中,網絡視聽平臺開設統一標識的“我們的70年”專題頻道,精心策劃組織“精品網絡視聽節目展播季”、“精彩短視頻,禮贊新中國”主題活動月、“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形成了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網絡視聽宣傳大合唱。
二是服務大局有新作為。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網絡視聽機構積極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在首頁首屏開設“戰疫情”等頻道專區,集納新聞報道、專題節目和公益廣告等內容,每天24小時報道各地防控進展、防控舉措,廣泛宣傳防護知識;廣電總局組織15家重點網絡視聽平臺,統一賬號推送疫情防控宣傳短視頻,及時傳達權威聲音,回應關切、澄清謠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輿論支持。組織開展“湖北人民免費看”公益展播活動,積極支持了湖北人民抗擊疫情。在脫貧攻堅戰重大任務中,網絡視聽機構充分利用行業特點,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推介力度,探索開展“短視頻、直播+扶貧”等新業態,并通過制作播出專題節目、面向網民征集短視頻、設置扶貧宣傳專題專區等多種形式,扎實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彰顯了網絡視聽的使命擔當。
三是精品創作有新突破。
一年多來,網絡影視節目保持量減質增的態勢,精品率進一步提升。2019年,全國共有3400部重點網絡影視劇通過了拍攝規劃立項備案,1230部完成了拍攝制作并取得上線備案號。廣電總局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組織開展“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傳播工程”、“網絡視聽動漫創作工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筑中國夢”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征集推選與展播活動、網絡視聽優秀作品推選活動,共推出200余部優秀作品。由廣電總局直接策劃和指導的《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用11封書信,見證11位共產黨人初心與使命,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生動教材。
四是行業發展有新高度。
網絡視聽產業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活力進一步釋放。用戶繼續保持增長,截至今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8.88億,占網民整體的94.5%。IPTV總用戶數超過3億,同比增長6.9%;互聯網電視終端激活規模達2.6億臺,同比增長21%,覆蓋用戶超過6.11億人。有的視聽平臺付費會員數已經過億,發展模式更加豐富。
五是行業生態有新氣象。
廣電管理部門堅持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不斷完善網絡視聽節目事前引導、事中管控、事后評價的全周期管理機制。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全面提高了依法治理能力。深入落實網上網下一個標準原則,建立重點視聽網站播出安排協調會議機制、月度播出計劃審核制度等,嚴格節目嘉賓演員片酬管理,有效規范了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
同志們,朋友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和互聯網建設管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要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等等,為網絡視聽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來,著眼下一個五年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重要”深刻闡釋了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作用,并鮮明提出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長遠、把握大勢作出的重大判斷、重大部署,也是我們謀劃推進網絡視聽工作的出發點、著眼點。做好新時代的網絡視聽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擔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守正創新,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社會責任,凝聚奮進力量,以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網絡視聽行業要努力在五個方面賦能。
一是唱響時代旋律,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網絡視聽在輿論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覺擔當宣傳引導之責,把準方向導向、傳播主流輿論、凝聚思想共識,鞏固壯大網絡視聽宣傳新陣地。
要聚焦主題主線,努力做強網上正面宣傳。繼續深化網絡視聽“首頁首屏首條”建設,用心用情用功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思想和活動。特別是要發揮網絡視聽的獨特優勢,瞄準年輕一代,不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闡釋引向深入。要統籌謀劃、精心組織“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題宣傳,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展現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偉大創舉,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偉大歷程、偉大成就、偉大經驗。目前,在廣電總局指導下,全國網絡視聽媒體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在首頁顯著位置開設了統一標識的“我們的小康”專題頻道,匯集優秀節目資源,形成了決戰決勝的宣傳熱潮。要繼續緊扣今年和明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堅持一體化統籌、結構化編排,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系列宣傳,做到亮點聚合、高潮迭起,形成正面宣傳的強大聲勢。
網絡視聽受眾多、影響大,網絡視聽機構必須增強責任意識,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不斷創新改進網上宣傳。要遵循新聞宣傳規律和網絡傳播規律,發揮互動性、浸入式、智能化等特點,推進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創新,把握“時度效”,增強宣傳的權威性、時效性、針對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主流媒體要發揮引領作用,向互聯網匯集、向移動端傾斜,打通“兩個輿論場”,以正面聲音引領多元多樣多變的網上輿論,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主流價值,彰顯時代精神,引領道德風尚,讓黨的主張始終成為網絡空間最強音,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二是打造精品力作,為繁榮先進文化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調,要有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網絡視聽作品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聚焦聚力抓創作,不斷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網絡視聽節目精品。
要在打造重大題材史詩之作上下功夫。黨和國家史詩般的偉大實踐,需要我們用感情充沛、功力深厚的作品去描繪、去刻畫。網絡視聽行業要緊緊圍繞今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明年建黨100周年,全力抓好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題材創作生產。廣電總局把這方面的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設立了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推出了網絡視聽重大題材IP征集平臺,全力指導、推進重大題材選題規劃和創作生產。根據文藝創作周期,建黨100周年主題精品創作的時間十分緊張,必須加大工作力度。總局已公布了一批精品創作片單,包括《我們的時代》《約定》《閃亮的記憶》《絕對忠誠》《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等重點網絡視聽作品。全行業都要握緊拳頭抓重點項目,堅持動態管理、全程跟蹤,努力打磨出一批重量級、標桿性、有影響力的扛鼎之作。
要在提升作品整體質量品質上下功夫。縱觀那些受到網友追捧、口碑好的網絡視聽作品,無一不是制作精良、以品質取勝的。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網絡視聽作品的整體質量品質有了很大提升。要繼續把出好作品作為中心任務,強化質量觀念,注重質量管理,特別是主創人員更要秉持工匠精神,每一個細小環節都要扎實細致、嚴格把關、精心磨礪。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得到社會認可、受到群眾歡迎、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精品。總局將健全和完善鼓勵支持原創節目的政策措施,統籌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的使用,進一步向原創優秀節目聚焦和傾斜,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各地各單位也要堅持從源頭抓起、從劇本抓起,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加強原創優秀作品創作傳播,努力做到出新出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產品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市場屬性,但意識形態屬性是本質屬性。網絡視聽行業一定要牢牢把握這一基本原則,無論什么題材的作品,都要注意立意上的格局,都要考慮社會影響,都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努力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網絡視聽作品。
三是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要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壯大起來。網絡視聽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門類,展現出了蓬勃的發展勢頭。全行業要抓住新經濟新基建機遇,以新業態打造新引擎,以新模式形成新動力,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貢獻。
要提升拓展網絡視聽服務,拉動消費、擴大內需。著眼更多應用場景和個性化需求,突出專業化、精細化、對象化,打造互動式視頻、沉浸式視頻、虛擬現實視頻、云服務等高新視頻新業態,拓展節目形態、創新節目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種類、更具特色、更高質量、更美體驗的網絡視聽服務。要探索多元化商業模式,開展跨行業融合、跨平臺資源整合,充分挖掘、開發數字娛樂、在線教育、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社區、智能展覽等數字視聽生活服務,擴大市場空間,引領新型消費發展。總的來看,網絡視聽在拉動消費、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等方面潛力巨大,希望網絡視聽機構積極探索,實現更大作為。
要拓展網絡視聽產業生態鏈條,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緊密配合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著力培育一批特色鮮明、有較強實力和影響力的骨干企業,著力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聚集輻射效應強大的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增強規模優勢和集群優勢。要推動網絡視聽和實體經濟融合,形成高新視聽消費、創意開發設計、上下游電子信息設備生產等聯動發展、融合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充分發揮網絡視聽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等作用。
四是加強技術創新,為推動行業優化升級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一動力。科技始終是網絡視聽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我們要順應科技趨勢,始終牢牢把握這一“先手棋”“牛鼻子”,不斷向科技創新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努力形成整個廣電行業的創新策源地。
要深化行業融合發展。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我們要按照《意見》提出的“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的要求,研究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通網絡視聽和廣播電視之間、視聽節目制作傳播各環節之間的信息孤島,把網絡視聽媒體和廣播電視媒體的優勢有效結合起來,把兩方面資源有效利用起來,推動內容生產、傳播分發、技術應用、平臺終端、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共享互通,形成競合發展、共創共贏的良好局面。我們正在全力推進廣電5G建設,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正式成立,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這是全行業的大事。我們要以5G應用為契機,深入研究探索5G條件下網絡視聽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加快推動有線無線衛星協同、共建共享共用,并與互聯網互聯互通、可管可控,加快構建新一代全媒體融合傳播體系,強化技術支撐,催化融合質變。
要促進行業迭代升級。網絡視聽在技術開發上有先天優勢,對整個廣電行業迭代升級起著先導性作用。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強對核心技術、基礎技術、顛覆技術的前瞻性研究和布局,不斷提升科技自主創新和應用能力。要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全息、超高清視頻等領域開展研發,大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應用創新,加快關鍵標準制定,努力占據制高點、掌握主動權。要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實踐場,不斷孵化創新項目和案例,不斷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
需要強調的是,技術是工具。我們要善于運用技術、改造技術,但絕對不能被技術所綁架。要始終堅持人文關懷與科技創新同向而行,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的作用,讓科技創新更有溫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加強陣地管理,為建設清朗網絡空間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強調,要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我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行業負責的態度,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視聽空間。
要落實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的主體責任。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作為節目創作生產和經營行為的責任主體,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措施,把各項管理要求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位責任人、每一道工作程序。要對自己創作生產和傳播的作品負責,決不能生產和傳播方向導向有問題的作品,決不能生產和傳播“文化霧霾”“文化地溝油”“文化三聚氰胺”,決不能出現法外之地和輿論飛地,也要堅決抵制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庸俗媚俗。這方面出了問題,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要落實管理部門的監管責任。各級廣電行政部門要認真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誰審批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堅持網上網下“同一標準、同一尺度”,全面加強主體監管和內容管理,不斷消除“管理死角”和“管理盲區”。要把管理和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完善溝通聯系機制,積極做好服務和引導的工作。
要落實行業組織的教育引導責任。網絡視聽行業組織是聯系黨、政府與行業的橋梁紐帶,是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把握職責定位,既積極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也主動反映行業訴求。要加強理論和政策研究,及時為管理部門提供咨詢和建議。要建立健全行業道德規范和職業道德準則,嚴格自教自律,引導推動從業機構和從業者規范行業行為。要搭建信息溝通、交流合作、展覽展示、教育培訓等綜合服務平臺,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