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影行業經歷了特殊的一年。海內外市場無一不在疫情的影響下“加速結構化”分裂。這必然導致,廠商們的“市場動作”也日益結構化。特別是國內投影產業,新秀品牌的“積極性”與傳統品牌的“消極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因此,從品牌廠商和具體事件的視角看,2020年投影行業處于“新舊對決”的狀態。疫情又額外加速了這一過程,產生了更多碰撞性和具有行業規律共性的“大事件”。本文就要帶領大家回顧一下2020那些“震撼人心”的大事。
1.夏普NEC拉開商顯整合大戲,洪流下誰能幸免
作為新品牌崛起的墊腳石,老品牌的淘汰,一直不是“秘密”:但是,在投影行業過去10年,本土新品牌的崛起中,居然真的沒有“老品牌”淘汰——因為,1.老品牌多依賴國際市場生存,國內新品牌影響力則局限在國內;2.新品牌在激光和LED家用上聚焦,老品牌生存的根基汞燈曾經長期穩固。
但是,這樣的情形不會一直持續,過剩的品牌陣營總是意味著“有人出局”。2020年,當夏普和NEC的商顯整合,被二者認為是強強聯合的時候;國內更多人士看到的則是“商顯”市場,包括平板和投影等技術類的“供給側減量”變革。
2020年春季,鴻海旗下夏普并購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的顯示器部門,收購已經于夏天完成。作為全球商顯市場的巨頭之一,NEC商顯部門無論是品牌口碑、技術水平、產品線覆蓋,都具有國際影響力。而鴻海旗下的夏普,在液晶產品線的優勢不言而喻,在投影產品線也是重要玩家。
二者合并體現的是不同企業戰略的重組!日經新聞指出,NEC公司的獲利項目主要在IT服務及網絡解決方案上,NEC希望逐漸分階段剝離并出售電腦等硬件業務,而在這一過程中,與夏普希望擴展顯示器業務的想法不謀而合——對于夏普而言這是蛇吞象式的游戲:NEC商顯業務規模是夏普的2倍。二者合并后,更將成為全球該領域的三甲選手。同時,據悉未來夏普將維持NEC品牌持續經營。
但是,業內人士指出,雙品牌運作,并不意味著完全獨立的兩個競爭主體:雙品牌后,是否依然是完全的獨立雙技術線、雙產品陣營、雙渠道體系呢?顯然,如果這么雙著,也就不會有整合后的協同效益。但是,二者高度整合后,雙品牌如何定位、會不會左右手互博呢?
也許對于規模較大的商用液晶顯示產品,還有更多的例外可尋;但是在窄眾的投影產品線上、尤其是銷量本來就很有限的傳統需求市場,兩個品牌想保持絕對的自主化和市場距離,恐怕并不容易。這使得行業分析,多數認為,這項合并,無論如何雙品牌運作,對于投影行業而言都是“供給側壓縮性改革”。
遙想2008年東芝退出投影業,給行業以巨大的警醒——那時候東芝投影是國內市場銷量第一第二的品牌;2016年開始,日立投影全球換名展開,麥克賽爾新品牌運作產生市場波動;以及2019年國內常年市場老大愛普生被極米超越,市場競爭天平進一步傾斜……夏普NEC合并,也許這是這一脈絡的又一個“中間節點”。即,日系投影的全球霸主地位,進入某種“競爭性”衰退期。2020年,行業需要對這一種可能,在未來的發展與演變影響,未雨綢繆的制定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