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投影市場正在經歷新的一輪結構性調整。這些調整必然會影響市場品牌格局重構。主要是三個方面:包括光源技術方面、傳統細分市場方面和家投創新方面:
第一, 汞燈光源的市場占比持續下降,目前已經不足國內市場總需求量的2成。消費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汞燈技術是被淘汰的技術(無論其夠不夠用),更進一步意識到未來汞燈機型在售后、維護和備件方面,可能出現一些問題。特別是在LED和激光光源等實現高亮低成本之后,汞燈的可選擇性日益下降。
第二, 2021年商務投影機和教育投影機的銷量需求進一步加速下滑。包括激光光源技術都無法根本上拯救二者的銷量。教育市場激光機型出貨規模2020-2021年,兩年下降多一半。液晶大屏技術在商教應用中的主流地位越來越鞏固。商教投影市場從最高峰的近180萬規模,下降到2021年60萬規模,并將進一步下滑。
第三, 家用投影機的市場占比空前提升。無論是超短焦、激光光源、LED光源,還是高端屏幕、4K分辨率等方面,家用市場都成為了“銷量第一”的細分市場。預計未來兩年內,家用市場占據整體投影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將達到9成。
恰是以上三個方面的影響,導致國內投影機市場品牌格局“翻天地覆”:本土品牌的崛起毫無懸念,同時,傳統外資巨頭面臨新一輪“調整”。2021年前日立投影機、即現在的麥克賽爾,決定僅保留中國、韓國以及日本本土市場業務,全球其他區域性市場將全面退出。2020年夏普和NEC兩個品牌全球商顯版圖合并,兩大投影品牌成為“一家”……
同時,近兩年外資品牌在國內投影市場的新品發布數量、營銷活動投入和規模也都在相應減少:行業人士指出,在家用市場缺乏建樹的外資品牌,越來越難以“養活”過去那樣龐大的運營體系——產品線和服務線被動減肥,成為很多品牌的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特別是2021年商教市場的進一步壓縮,不僅讓人聯想“未來一段時期,外資品牌撤退步伐是否會加快”。
預計2022年,外資品牌在商教市場依然會被動收縮、家用和工程市場遭遇本土品牌更多競爭、中低端價位產品(無論哪個細分市場)外資品牌占有率和銷量都將下滑,甚至不排除更多的外資品牌撤離或者收縮我國投影市場戰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