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原材料的價格影響,彩電面板、芯片、配套產品、核心部件等成本都在上漲,導致終端產品如電視、空調、洗衣機隨之漲價。
進入2021年,整個產業鏈都面臨很大壓力。廠家叫苦,因為一旦漲價銷量是最直接的影響;賣場經銷商也叫苦,產品出廠價上漲,他們的利潤不斷被壓縮;消費者一樣叫苦,在經濟蕭條的背景下產品為何不降反漲?歸根結底矛頭都指向了“原材料價格上漲”行業人士表示如果上游還在漲,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大部分家電售價還會繼續上漲。
據奧維數據顯示,2020年12月,線上市場中,彩電均價2569元,同比漲幅達27%;洗衣機均價同比提升10.2個百分點;空調行業均價2947元,同比上升19.3%。線下市場中,彩電均價4717元,同比增長21.5%;洗衣機行業均價受滾筒結構性增長拉動,同比增長8.2個百分點;空調行業均價3837元,同比上升9%。
2020年面板價格進入上升通道,對于中國彩電行業而言,面板漲價壓力之下,企業紛紛調整經營戰略,將競爭由“價格戰”之爭轉向“結構戰”之爭,彩電行業迎來產品升級的機遇。其實中國彩電市場大尺寸化進程從未放慢腳步,電視產品平均尺寸一直高于全球。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電視平均尺寸達52.4寸,較全球市場的47寸高出5.4寸。
全球中美歐三大市場占比最高的55英寸(3840 x 2160)彩電產品面板均價已經由2020年6月的103美元漲價至2020年1月上旬176美元,短短7個月漲了70%。
4月8日,小米電視宣布了調整電視產品的官方建議零售價格,雖然公告上沒有顯示具體漲幅,但是迫于原材料的影響漲價也是預料之中;三星和索尼兩家電視品牌也宣布將上調其電視產品零售價格,新機零售價平均上漲5%-10%;TCL、創維、榮耀等國內主流彩電廠商也在一季度陸續宣布了上調電視產品價格,整體上調幅度5%-8%不等。
蘇寧易購合肥大區市場總監朱文介紹:年前銅、鐵、鋁等家電原材料有著30%~50%的漲幅。按照這個比例,市場上的終端產品按低中高端產品線漲幅大概在5%~30%。上游的事情無法控制,企業端必然要打破常規策略,面對原材料漲價壓力,例如推出高端化品質產品,當前包括海信、創維、康佳、TCL、小米、三星等等都推出MiniLED電視/MicroLED電視,來推動高端市場的進程。
從2021年各大企業推出的MiniLED電視/MicroLED電視新品可以看出,產品除了畫質更好、對比度高,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大”,而我們都知道要想體驗更大畫面的觀影效果,投影機、激光電視擁有最佳的優勢,如今激光電視在海信的帶領下不斷突破技術門檻,包括海信、極米、堅果、長虹、小米等等都推出百寸激光電視產品,價格在1萬元~10萬元均有豐富的產品可以選擇;智能投影領域經過極米、堅果、當貝、小米等品牌這幾年的深耕,2020年產品銷量突破400萬臺,目前主流產品價格在2700~6000元之間。
隨著彩電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投影系產品性價比將更加凸顯,也許面板的漲價對投影行業來說是一次反擊的機會,投影企業應該從產品定位、市場策略、定價等等維度重新出發。
對消費者來說,還有一個利好的消息是,到目前為止投影系企業還未有明顯的漲價計劃,預計2021年投影產品的銷量還將進一步上漲。
投影時代蕭蕭表示,此次原材料上漲對目前對投影機價格影響不是很明顯。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企業必然首先考慮市場份額,價格不是最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投影機的核心是光學和光閥,主要成本是加工不是材料。投影產品相對穩定的價格成本結構,對于其在全球機電產品漲價周期中,保持那個相對有利的大屏首選地位是有好處的。預計,在大屏文化和性價比概念雙重加持下,結合新一輪技術進步的支撐,家用投影板塊將維持長期景氣成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