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18彩電市場,到底是應該悲觀,還是應該樂觀呢?行業企業現在“心情”大不統一!據奧維云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618彩電線上銷量規模達265.5萬臺,同比下降19.6%,銷售額81.6億元,同比增長25.7%。
這個數據中,銷量下滑近2成——這是一個歷史之最;但是,銷售額漲了超過25%——這也是另一個歷史之最。漲跌都是歷史之最,“悲喜”之間廠家心情到底是哪個,估計很多人會說“很忐忑”吧。
數據變化要“縱向”看
2020年618中國彩電線上市場零售330.1萬臺,同比增長30.9%;零售額65億元,增長16.6%;2019年618促銷期,中國彩電線上市場零售量252萬臺,同比下降3.5%;零售額55億元,同比下降12.8%。
這兩年的數據,和2021年比較:第一,銷售額上還是“一直增長”的。且,2021年增長量非常高。彩電企業因此可以更容易“賺到錢”,這已經成為共識。尤其是在這個618“價格戰”出奇安靜的背景下,彩電企業即便在“上游漲價”壓力下,其賺錢效應也不會差。
第二,從銷量數據看,2021年似乎比2020年慘很多——但是,2020年的618銷量高,是因為此前的疫情導致“需求后移”,加上2020年618是有史以來平板電視最便宜的一個購物季,銷量高一點很正常:這種高銷量,更多是清理此前的疫情庫存。不過,2021年618銷量和2019年同期比較,規模不是下降,反而是增長的。
且,由于上游市場價格變動,全球彩電市場處于景氣周期,2021年618市場,國內線上彩電均價平均增加1000元以上——2020年618銷售的大多數產品售價在不足千元和千元出頭位置,2021年618彩電線上均價由2020年的1968元,暴漲56.2%,達到3075元;此前2019年、2018年等,618購物季也是創出“當時的歷史最低價”:這種反差之下“銷售規模還能較2019年有所提升”,2021年618購物節絕不是“悲觀”局面。
即,拋掉2020年618的特殊性之后,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額,其實都在增長。尤其是銷售額上,2021年呈現出“均價”和“總量”幾乎從未有過的“高景氣”——數據縱向看,扣除特殊波動,彩電市場在這個618可謂已經是“賺翻了”。
市場變化更是體現“積極”一面
2021年618購物季消費結構,65英寸及其以上大屏比達38.1%,對比2020年同期增長15.5個百分點,對比2019年更是有65英寸及其以上大屏銷量足足“翻番”的好成績。
如果考慮的是顯示面積銷量變化,2021年也將是一個增長量比較高的年度!毙袠I人士表示,一臺65英寸,比4臺32英寸顯示面積還要大,這種差異決定了從“面板端”看,2021年618是絕對的“景氣C”位。
事實上,國內彩電消費格局從2019年開始就已經發生革命性的變化。2017-2018年,32英寸還是市場銷量最大的尺寸線之一;而2021年這個桂冠屬于65英寸。如果考慮58英寸及其以上產品的銷售占比,市場幾乎在2021年618表現出,大尺寸占比超4成的趨勢。近一半的消費者,會選擇“大尺寸電視機”。
如果再計算上,這一期間選擇家用投影、LED智能投影的用戶——這類用戶大多數是中尺寸電視,額外配備投影用于大屏欣賞——2021年618期間,以58英寸為大屏標準線,將有超過半數的視聽消費者選擇“大屏”。
即,以大屏幕為中心,家庭視聽升級趨勢非常明顯。大屏幕對市場的撬動作用正在成為彩電行業的“第一增長力”:即便銷量不變,或者略有下滑,大屏幕也能支撐行業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彩電市場的成長性,正在從“數量”全面轉向“質量”,新的競爭高地已經格外明確。
顯示技術升級PK應用技術升級
2021年618市場,彩電技術性市場特征變化中,除了“大屏”這個核心點之外,“應用技術”升級也是“重大趨勢”。
其中,社交電視,以大規模上市不足18個月的“新秀姿態”,贏得了線上市場6%以上的市場份額,可謂之“生龍活虎”的姿勢。同時,包括語音智能技術在內的,各種創新的應用技術產品也都銷量“棒棒”的。
反之,以量子點、OLED、mini led、8K等為代表的“顯示技術”升級產品,曝光率雖然高,但是真實銷量上受歡迎程度一般。雖然這些特點的產品銷量也有增長,但整體市場占比依然很小,不足以撬動市場大盤變化,也沒有形成“應用趨勢”。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核心原因有兩點:第一,顯示技術進步往往是“高成本”因素,價格增加依然是限制消費規模的核心因素。比較而言,如社交電視,其開發技術主要是應用高度成熟的攝像頭技術,加上必要的軟件程序,產品價格變化高度可控。
第二,實際體驗看,市場占據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處于“高度成熟狀態”,新進的顯示技術創新,多數具有“極限突破”的意味,而不是“價值補短板”——這些新技術帶來的“獲得感”越來越模糊,消費者的選購熱情也并不高。而那些更為踏實的產品創新,比如超薄、全面屏是一眼看得到的,社交應用、智能語音等等更是“實用”功能。顯然后者更能激起購買熱情。
液晶顯示技術升級,修修補補的性質,以及OLED顯示技術自身的高價位、與液晶比較差異性并不凸顯等特點,決定了消費者對顯示技術賣點的敏感度,遠不如應用技術創新。
當然,從廠商角度看,顯示技術和應用技術的雙輪驅動是不能“偏廢”的。彩電市場供給上,二者的產品規模沒有顯著差異。這一點也體現出技術規律和市場結構的“一定錯位性”。
彩電產業進入新的結構性時代
傳統彩電市場的規律是“低價格”+“顯示技術”創新占據C位;2021年618市場,彩電行業的消費結構是“價格相對合理的大屏產品”+“應用技術”創新占據C位。彩電市場的新結構時代已經開啟。
同時,這個618線上銷量是線下3倍的格局,也進一步改變了彩電產品營銷和信息傳播的規律。電商絕對主導時代的來臨,也在考驗彩電企業軟實力格局的變化。如何塑造彩電企業嶄新的“軟形象”和“線上公關”能力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必答題。
總之,2021年618市場,絕不是像表面銷售量數據展示那樣“不堪”。其基本面反而是市場格局,從數量主導到質量主導的轉變中,表現出“高質量成長”的良好局面。
如果個別企業感覺成績很難受,大致是因為此前高度依賴低價格策略的關系:在新的消費趨勢下,彩電企業向“非價格”因素要發展,向“升級”因素要發展會成為常態——那些改變較晚,甚至根本沒有變化的品牌,面臨的不僅僅是這個618很難,而是以后的路會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