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國內激光電視市場的增幅顯著下降。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激光電視”系統,價格下降速度顯著變緩慢:萬元級價位能夠支撐的市場容量可能已經逼近“極限”。
這一時期,雖然有部分產品嘗試突破萬元價格線,但是無一不以亮度降低、顯示畫面尺寸壓縮等“犧牲激光電視大屏顯示優勢”的技術選擇為先決條件。這種效果打折下的折中,本質上無異于“激光電視”產業的長期高質量發展。
而如果要真正從“高品質”端降低行業產品成本,推動激光電視有效普及:比如媲美LED智能投影每年三四百萬臺的居家市場,產品成本鏈條的變革,即本土化低成本產業鏈替代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國際產業鏈的“成長可靠性”不足
從過去七八年激光電視的市場實踐看,國際產業鏈并不愿意,提供更多低成本的零組件。這直接制約了激光電視產品成本的降低。
例如抗光幕產品,在七八年的市場應用中,價格下降只有一二成。目前四五千元的百英寸光學抗光幕,占到市場主流激光電視系統整體擁有成本的35-50%。但是,實際上光學抗光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技術產品。
激光電視的發展,已經讓國內光學抗光幕市場從最初的每年幾千塊,升級到目前的每年二十余萬塊。這種市場規模變化,并沒有驅動光學抗光幕歐美日等制造商,采用更為積極的產品定價策略。
與光學抗光幕市場相似,激光電視作為全新崛起的產品,其很多關鍵部件、零組件,不論技術上是不是“早已成熟技術工藝的新應用”、還是“專屬開發的新技術”,都面臨一個“初始供應商比較集中,市場處于‘規模’決定的準壟斷狀態”的問題。而后者,必然導致“價格居高不下”。
同時,激光電視少部分“專屬”部件,研發升級不斷。產品指標和質量體系長期處于“演化”過程中,這也阻礙了產品成本的下降。
2021年,激光電視產業已經走出襁褓,進入全球市場加速普及和布局的時期。2020年底以來,三星、惠普、AOC先后進入這一市場,全球投影大王愛普生也加強了產品推廣。行業預計,一個全球市場崛起,用全球消費者需求規模,“平衡”產業鏈成本、在更加成熟的產業鏈供給上,激光電視經濟性向更友好價格區間前進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這一點也將成為激光電視產業鏈,本土替代的機遇。利用國內制造業全球第一的完整產業鏈格局,實現激光電視系統性的成本競爭力升級,將是行業市場下一步發展、未來產業空間能否進一步打開的關鍵。
國內產業鏈企業正在“摩拳擦掌”
2020年下半年,光峰科技全球率先創新并推出“柔性激光電視,菲涅爾光學抗光幕”產品;2021年上半年,菲斯特再次取得技術突破,全球首家提供120英寸8K菲涅爾光學抗光幕產品——行業人士表示,七八年來價格堅挺、市場競爭處于準壟斷的光學抗光幕的“鐵幕”已經被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光學抗光幕有了超過兩成的價格松動。
2018年,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成立了國內首家氮化鎵基藍綠光半導體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生產企業。 目前該單位綠光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通過了部分企業測試,成為目前國內率先能提供國產綠光半導體激光器芯片的單位。全球發光半導體產業巨頭,三安光電2021年第四季度將量產4W藍光激光顯示光源芯片,2022年第一季度將試量產1W綠光激光顯示芯片以及1.5W紅光激光顯示芯片。
激光器光源是激光電視系統非常核心的零組件。此前基本由個別日系廠商壟斷。雖然日系企業技術水平較高、供給穩定,研發創新也在不斷進步。但是單一供應商,顯然不利于充分市場競爭下的成本下降。
2021年3月3日南京芯視元發布了0.26英寸硅基LCoS微顯示芯片SVC1K26,主要應用于AR/VR眼鏡、頭戴顯示器、微型投影儀等新興市場領域。這是即上;坌鲁2020年底,發布國內首款0.26英寸 720p LCOS微型顯示芯片之后的又一突破;坌鲁侥壳霸跂|莞建有一條中試線,年產能一百萬片左右。未來將在泰安建設新LCOS研發生產基地。
光顯示光閥產品是激光電視和激光顯示產業“核心器件”。光閥和其驅動芯片,共同構成的解決方案,是激光電視核心成本點之一。LCOS本土創新技術的不斷推動,將改變我國激光電視第一大國、投影第一大國面臨的“無芯”局面。
2020年,必虎推出新款激光電視產品S5。這是全球首款TR0.21、Fno2.0的超短焦真4K大師級鏡頭支持下的激光電視系統。必虎作為幕后光學引擎,尤其是反射式短焦鏡頭企業,不斷打破了國際超短焦鏡頭供應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本土產業鏈的更完整布局,且借助上游光引擎技術優勢,成功進入終端產品市場。
激光電視貼墻應用的大屏效果究竟能發揮出幾分,關鍵就在超短焦反射式鏡頭。0.21焦段、2.0大光圈,意味著產品應用的畫面尺寸突破、和更好的亮度效果。本土光學鏡頭和光機產業鏈的持續發力,將顯著有利于這一激光電視核心組件成本的“自由競爭”。目前,必虎已經建立從研發到量產的超短焦機型有TR:0.14、TR:0.198、TR:0.21、TR:0.25、TR:0.3等市場主流和未來范產品。
光源、光閥、光引擎、鏡頭和屏幕”——作為激光電視最具有“個體獨特性”的零組件,紛紛迎來本土產業鏈的布局和突破。2020-2021年可謂之,激光電視產業鏈從“國際壟斷”到“國內替代”的轉折點。
激光電視必然進入“規!笔袌鲇押脮r代
沒有適合更大人群的價格,也就沒有激光電視的大發展”。行業人士指出,激光電視效果優勢再吹的天花爛墜,價格成本都始終是那面決定產業規模的“鋼鐵之墻”。
例如,智能投影市場,每年有一百多萬臺LCD單片產品銷售成績。這類產品顯示效果絕對稱不上出色,但是千元級別的價格,就是能驅動足夠大的市場需求。同理,效果杠杠的激光電視,如果價格能夠更合理:比如傳統家用投影機的四五千元價位中樞,僅僅國內市場,每年百萬臺的規模毫無懸念。
在成本上,技術進步、產業鏈競爭等因素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相信隨著本土創新產業鏈的日益普及,激光電視產業的成本競爭力必然不斷前進。激光電視進入本土產業鏈時代、進入上游核心部件自由競爭時代,也就將進入真正的“成本、性能、規模”三維良性互動時期:這是未來激光電視產業進一步崛起的“最大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