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垂直覆蓋有可能比水平覆蓋更為重要,因為垂直的高度對于傳輸距離來說非常關鍵。想要有好的揚聲器覆蓋范圍就需要在揚聲器的傳輸距離和音量之間找到平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你的揚聲器功率夠大又有足夠的空間,那么將揚聲器部署在離觀眾遠些的位置會更容易實現一致的覆蓋。
輔助揚聲器
如果想獲得更一致的垂直覆蓋,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輔助揚聲器,也就是次揚聲器(通常位于會場的中心位置),指向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覆蓋更遠端觀眾位置。這樣的部署可以讓您穩定地覆蓋更大的區域。
線陣列揚聲器通常放置在舞臺的兩側,雖然每個小揚聲器比傳統主揚聲器的聲場要小,但是通過將幾個小揚聲器進行組合可以達到傳統主揚聲器的效果甚至有更好的一致性和指向性。
即便是使用了輔助揚聲器或線陣列系統,主揚聲器系統也只能覆蓋一定范圍的區域。如果揚聲器系統要覆蓋的場所中還包含了包間、戶外場地等場景,您可能仍然需要額外的揚聲器來覆蓋那些區域的觀眾。部署在這些場景的揚聲器有不同的類型可以選擇,如安裝在觀眾兩側的全頻段側邊揚聲器和小型包間揚聲器等。
延時揚聲器
如果您將多個揚聲器部署在與觀眾不同距離的位置上(垂直和水平),您一定記得給更靠近觀眾的揚聲器設置延時,以便它們的聲音到達聽眾的時間與主揚聲器發出的聲音保持一致。計算延遲時間的公式為:Ds = (M/C) x 1000
其中Ds是以毫秒為單位的延時,M是距離主揚聲器的距離單位為米,C是344 m/s的聲速(在海平面上,21攝氏度,正常的大氣壓條件下)。
然而,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慮。例如,以上面的公式來說,輔助揚聲器通常會額外多延遲幾毫秒。利用另一篇文章中討論的“哈斯效應”制造所有聲音都來自主揚聲器的錯覺。
揚聲器垂直覆蓋
幾乎無一例外,高度是揚聲器放置的一個優勢。如果揚聲器不能掛于高處(這取決于場地),那么也應當放置在合適的架子上,而不是桌子、椅子或板條箱上。將揚聲器放置在會場地板的架子上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妥協方案,因為如果再低些,前排的觀眾就會阻擋聲音傳播給其他的觀眾。然而在舞臺上安裝支架時如果沒有調整揚聲器傾斜角度,揚聲器的高頻單元通常會距離地板2.6米以上。同時一些場館的天花板很低,這樣的情況就不太理想,因為這樣的部署會產生強烈的、不必要的聲音反射。
堅持要達到一致的觀眾覆蓋是為了確保不同位置的觀眾間聽到的最大聲音和最小聲音不超過6 dB的差異(基于第二篇文章中討論的“平方反比定律”)。下面的幾個例圖顯示了在一個典型的小場地中,不同的揚聲器位置對聲音的影響,并突出了不同的覆蓋場景。判斷覆蓋是否合適的基本規則是,“綠色距離”的兩倍,應該總是大于或等于“紅色距離”。
圖1- QSC K10.2有源揚聲器,90度垂直覆蓋,放置在一個小場地的舞臺上。每個揚聲器的中軸都在離地面約2.6米的高度,所有的聽眾都不在中軸線上。紅線定義了最大/最小音量差別小于6 dB的區域。
在圖1中,架子上的揚聲器在舞臺上沒有做任何向下傾斜的設置,它們的中軸在距離地板約2.6米的地方,聲音在所有觀眾的上方傳播著。每個聽眾都不在揚聲器的中軸上,這可能會導致音響工程師提高整個系統的音量。與此同時,由于揚聲器在垂直方向有90度的覆蓋,因此天花板的反射聲音會因為音量的上升而增加。此外來自場地后墻的聲音反射也會直接在軸上傳輸,并反射回舞臺,這也可能會給舞臺上的表演者帶來問題。
圖2-QSC K10.2有源揚聲器,90度垂直覆蓋,同時放置在舞臺上,以及作為延時單元部署在天花板上,均向下傾斜。此時揚聲器的中軸會正對一些觀眾。紅線定義了最大/最小音量差別小于6 dB的區域。然而在這個范圍以外的區域有其他的揚聲器來負責正確的覆蓋。
如果揚聲器稍微向下傾斜(圖2中的主揚聲器為-7.5度),則覆蓋范圍會得到提高。揚聲器的中軸正對著部分觀眾,此時延遲揚聲器(也向下傾斜)會覆蓋超過了最大/最小音量差別小于6 dB的區域(紅線的結尾)。這樣天花板上的反射就不會那么突出,來自后墻的反射也不再直接面向表演者。
圖3-QSC KLA12有源線陣列揚聲器,18度垂直覆蓋,安裝在舞臺上,以及作為延時單元向下傾斜,揚聲器的中軸正對著一些觀眾。紅線定義了最大/最小音量差別小于6 dB的區域。已設定好延時揚聲器來覆蓋這些區域,以保持良好的聲音覆蓋。
如圖3所示,安裝兩個比舞臺更高且向觀眾傾斜的主線陣列揚聲器是更好的方案。大部分的觀眾區域現在都處在揚聲器的中軸上,天花板的反射變得可以忽略不計。同時與圖2相同,在超過最大/最小音量差別小于6 dB的區域時,有額外的揚聲器來負責這些區域。因此觀眾區域的后方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聲音覆蓋并且房間的聲學影響也會最小化(一旦人群填滿場地,地板造成的反射就會大大減弱)。
圖4- 帶18度垂直覆蓋的線陣列揚聲器,在舞臺上方向下傾斜吊裝。揚聲器中軸面對著幾乎所有的觀眾。不需要添加延遲的揚聲器來實現完全的覆蓋(可能根據不同場景設置小型的舞臺前補充揚聲器)。
在圖4中,四個18度垂直覆蓋的線陣列揚聲器(QSC KLA12)在一個更大的場地中,吊裝在了離地面大約5米的天花板上,并且這個完整的線陣列設置了一定的向下傾斜角度。這個情況下沒有最大/最小音量差別小于6 dB的區域。整個區域的音量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整個混響聲場幾乎是恒定的。沒有天花板的反射,因此不會降低或改變主揚聲器的音質和聲色。
結論
與揚聲器的水平覆蓋一樣,最佳的垂直覆蓋也取決于場地的大小和形狀,以及所使用揚聲器的方向性。然而將揚聲器部署在一定高度并向下傾斜幾乎總是有利的,而且有助于向觀眾傳輸更多直接的聲音,并使整個觀眾區域的音量和音調盡可能的保持穩定。
這篇文章就是部署限產演出系列的最后一篇了,這個系列在許多部署的技術方面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有很多信息需要慢慢消化。歡迎隨時回顧這個系列來進行復習。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