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智能投影產品成為了消費者追求便捷生活的重要選擇之一。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為了獲取市場份額,存在虛標參數等問題,給行業發展掛上了倒車檔,也給消費者體驗帶來了困擾,智能投影如何選擇成了一大話題。
近期,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聯合發布了2023年中國智能投影產品質量抽樣比較實驗結果。樣品選擇了市場上主流的25款不同型號,產品技術包含了1LCD、3LCD、DLP、LED、汞燈、激光等不同投影光源產品。
據實驗室比較實驗結果,投影清晰度的指標中,25款機型有15款達到其標稱的分辨率,有10款未達到,分別是7款1LCD技術產品和3款DLP技術產品。
在另一個指標“光輸出”中,有12款產品采用CVIA標準來標識亮度,有7款達到標準,分別是極米Z7X、當貝D5X、大眼橙X6、Vidda C1 Air、堅果N1、峰米R1c、光元素K1;2款1LCD技術產品的實測值小于100流明,分別為康佳C1和奈聚X5,另外還有8款1LCD產品的亮度實測值低于其標稱值的20%,包括歡樂投P6、轟天炮H89、愛國者H55、酷開X5等。
通過此次實驗結果表明1LCD技術的產品市場仍然是亮度虛標、不達標的重災區。16款1LCD技術產品中有13款的亮度實測值未達到標稱值的80%。
1LCD投影虛標現象仍然存在,這是客觀且無法回避的事實,投影時代蕭蕭認為,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質量的液晶面板和光源,導致實際亮度與標注亮度相差較大。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也損害了整個行業的聲譽。另一方面不管是DLP還是1LCD的智能投影產品,市場上的亮度虛標現象明顯改善,不良的現象不能代表主流聲音,那么,如何破解這一問題呢?
筆者呼吁以極米、當貝、堅果、Vidda、峰米等TOP品牌應該加強行業規范、加強行業內部的溝通和協作,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共同解決投影虛標等質量問題。同時,對于違反行業規范和標準的行為,大品牌應該積極舉報和維權,維護行業的公平和正義。
對于虛標的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質量意識,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品質。在生產過程中,應該采用高質量的液晶面板和光源,注重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提高產品的性能和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消費端在購買智能投影產品時,也應該提高自身的消費意識和鑒別能力,了解產品的各項參數和性能指標,避免被虛標參數所誤導,更不能一味的只追求低價。同時在購買時,應該選擇正規品牌和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