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投影用戶咨詢,為什么自己買的智能投影機需要離屏幕2米的距離才能投射出100寸左右的大屏畫面?今天主要講講投影機的這個知識。實際上這就是投射比的概念,這也涉及到投影機的分類問題。
投影機分類有好幾種劃分方式,例如按光源為激光投影機、LED投影機、燈泡投影機;按芯片分為DLP投影機、單LCD投影機、3LCD投影機、LCOS投影機等等;按分辨率分為,720P、1080P、4K等等;實際還有一種就是焦距劃分,長焦投影機、中短焦投影機、短焦投影機、超短焦投影機。
焦距分類沒太引起關注主要是目前主流的家用智能投影基本以長焦為主,長焦投射比在1.2:1的焦距,那么大概需要2.7米左右的投影距離才能投射出100英寸的畫面;投射比在0.5~1之間的,通常被稱為短焦投影機;而投射比小于0.4被稱為超短焦投影,這個是什么概念呢?簡單理解為投影機離屏幕只需要20CM-30CM的空間就可以投放出80~100英寸的畫面,例如激光電視就是采用超短焦。
近年來,憑借著以最小空間享受超大屏幕等優勢,激光電視銷量一路攀升。洛圖曾預測2022年全年中國大陸激光電視出貨量將達45萬臺,同比增長60.7%。同時布局激光電視不乏大品牌包括海信、極米、小米、峰米、堅果、惠普、AOC等等,在這個領域,頭部品牌率先搶占賽道,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除了激光電視,超短焦智能投影也開始在市場走俏,數據顯示2022年的超短焦智能投影有可能突破10萬臺銷量。在年度617.8萬臺的總量上,10萬雖然只是個零頭,但確給行業注入了全新的商機。
同時超短焦智能投影10萬臺的銷量是在短短的兩年間成長起來的,據數據顯示2020年超短焦智能投影市場銷量只有2000臺,2021年銷量達到5.4萬臺,2022年達到10萬臺,2020到2022增長了50倍,這是難以想象的。
2020年后,堅果、慧示、AOC、當貝、峰米等品牌開始布局并發力,市場進入成長期。隨著超短焦投影儀的不斷發展,技術越成熟、銷量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低,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更強,以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為例,售價基本在3500元~6000元之間。
產品方面目前有堅果O1S、堅果O1 Pro、當貝U1、峰米R1/R1 NANO、慧示P9/M 1/H3、AOC C1、AOC C1Pro等超短焦智能投影。其中當貝、峰米均采用激光光源,其他產品為LED光源。亮度從800~1500流明不等。
后記:超短焦智能投影50倍增長的背后,體現了智能投影在焦距上的又一個突破,未來將會吸引更多的品牌加入,產品將進一步豐富。消費者在選擇上可以有激光、LED、1080P、亮度等不同維度的組合綜合考量,在加量不加價的情況下,超短焦將成為智能投影市場中的又一個殺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