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亮度,不會再在標準的縫隙里面躲貓貓!”隨著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及其會員單位聯合制定的《投影機光輸出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團體標準最終形成征求意見稿并發布,2023年春季頭部民族品牌的主流新機型已經全面擁抱“CVIA流明”標準。
企業率先擁抱,這次玩真的
在投影行業,亮度是產品真正核心的參數之一。亮度不僅是性能的標桿,也是產品價格和成本的參考線。不同產品往往在亮度參數的高低上形成直接競爭關系。這導致!罢l能讓自己的亮度好看一點,哪怕只是參數表好看,誰就有競爭優勢。”
因此,雖然投影機市場一直存在著包括古老的美國ANSI標準、后期日系企業代表制定的ISO標準、愛普生帶領3LCD陣營提出的色彩亮度標準、我國投影行業領頭雁極米提出的CCB電影色彩流明標準,但是長期以來行業廠商更喜歡“ANSI標準”——原因無他,就是因為ANSI標準最古老、最缺乏嚴謹性、最容易做測量上特別優化,在以上多個亮度標準中往往最能得到“最大”的測試值。
或者說,除了如“光源亮度”這類“耍流氓”的參數之外,在一系列亮度標準中ANSI標準是“真正最不靠譜”的一個。而這次行業協會牽頭制定的團體標準,核心也就是瞄準ANSI標準的顯著缺陷進行彌補。
與ANSI、ISO是外來標準;色彩亮度、CCB亮度是廠商標準不同;CVIA流明將是一個國內頭部企業的團體標準——即至少這個標準會得到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的支持:
例如,峰米年度旗艦產品X5 4K 投影、海信VIDAA 新款投影機產品、堅果去年12月份發布的旗艦產品N1等等行業眾多“新產品”已經改用新的CVIA流明標準。CVIA流明標準參與者包括極米、當貝、堅果、峰米、小米、海信、BOE、橙子科技、知麻、瑞格爾、轟天炮、安華光電等等眾多品牌,這些企業占據國內投影機市場份額可能在6-7成;尤其是在高端應用中市場占比更高。有這些企業的參與和“以身作則”,相信CVIA流明標準能夠“穩定落到實處”。
真實亮度,打破行業的“虛像”
在峰米年度旗艦產品X5 4K投影上,峰米指出其采用CVIA亮度標準,高達2450CVIA流明,這是目前智能投影機“最高”亮度紀錄,相當于此前ANSI標準的4500流明。
堅果目前的三色激光旗艦機型堅果N1 Pro投影儀亦宣布其擁有1500流明CVIA亮度,相當于ANSI標準的3200流明。
1LCD市場上,哈趣率先開始支持新的亮度標準,其K1 Pro投影儀亮度標準為350 CVIA流明,并稱經過測試對比,其亮度要比同價位其它品牌型號標稱1000ANSI流明投影儀的實際亮度還要高。
以上數據顯示,CVIA和ANSI兩個標準的亮度差異非常之大,后者至少是前者的1.8-2.5倍。可以說CVIA流明標準的問世,是在系統的擠出投影機亮度的水分。能夠實現這一點,在于CVIA標準采用了一系列更為嚴苛的測試條件:
如,新標準對白場色溫及色坐標的測量條件做了強制約定。這避免了廠商選擇在特定測試模式下調整畫面色溫和白平衡,從而獲取更高的亮度檢測結果的可行性。而這些特定的高亮度色溫和白平衡,消費者是沒有正常的觀影體驗的,會誤導消費者的選購決策。——即通過“壓縮作弊空間”讓CVIA流明標準亮度值更為“真實”、也更為切合“觀影體驗”的現實應用,打破了亮度不斷攀高的“虛假技術進步”——后者往往是找到了提高亮度測量值的方法,而不是真正提升了真實亮度。
“科學之外”,新CVIA流明標準競爭怎么搞
“現在,亮度上說真話的,可以理直氣壯了!”行業專家指出,不是所有投影企業都會去主動拔高亮度。例如,愛普生提出色彩亮度、極米采用CCB亮度標準就是為了壓實亮度參量的價值。
2022年海信推出VIDAA 品牌第一款智能投影C1,亮度只標稱為1350ANSI流明,但是實際給消費者的效果,卻不輸于行業主流高亮產品表現。2023年春,海信發布C1 S,亮度標稱1600CVIA流明,并特別強調按照C1的測試原則其ANSI流明也是1600亮度——這說明,ANSI流明也是可以嚴格按照實際實用情況測量得到真實值的。
但是,顯然在2022年海信這種VIDAA C1 1350ANSI流明的“表現”方式,很容易讓人誤解“亮度不行”,F在,有了CVIA流明就可以“堂堂正正”的用這個標準,說明自己是“不虛標”的真實亮度玩家。
即CVIA流明讓行業亮度參數情況從:1.部分企業主動“真實”,有希望變成行業企業“普遍真實”;2.在競爭中,真實流明處于比價選購劣勢,變成了主動擁抱新標準帶來的“品牌形象提升”;3.推動行業競爭,特別是在技術上競爭真正回歸“使用價值”,而不是“參數表現”。
或者說,一款投影機產品值不值得購買,是否采用CVIA流明標準就是一個顯著信號,是表征品牌對產品信心和對消費者真實體驗注重程度的“誠信”信號。目前,行業已經掀起了向CVIA流明過渡的浪潮。有頭部企業、特別是旗艦機型的帶頭,足以正本清流:消費者亦將意識到“旗艦、高端、高價”機型的CVIA流明數值表現,代表行業技術天花板——那些輕松超越這類產品亮度指標的智能投影儀,很可能“亮度注水”、“誠信不足”。
團標來臨,外資品牌會“怎么辦”
“CVIA流明”標準已經獲得了一大批企業的高調支持。但是,亦有一些本土投影品牌的新春新品,依然采用ANSI流明標準。同時,外資投影品牌產品在新標準上全面缺位,標準制定方中亦缺乏“工程等大商用”產品線的代表品牌。
即,在CVIA流明標準之外,ANSI流明還有不小的存在空間——這也是為何這一行業協會牽頭的標準,只能成為團體標準的原因:不是行業標準,而是團體標準,就是說明行業內對新標準有“不支持”、“投反對票”的力量。
因此,CVIA流明標準能夠走多遠,還要取決于在未來的“標準斗爭”中能否占據優勢。目前,新標準還只是草案、沒有正式通過,部分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也還有“回環空間”,沒有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自然是“觀望”態度。這也是為何極米、堅果、峰米、海信等本土投影代表品牌在新亮度標準上“如此高調”的原因。
某種角度看,特別是從本土頭部企業和外資品牌的競爭角度看,CVIA流明標準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話語權”爭奪點。最終是誰倒向誰,將對本土投影陣營的長期發展空間、特別是標準話語權具有極大的標志性作用。
幸運的是,CVIA流明標準的強力支持品牌,在國內投影市場的份額占比、市場影響力具有“主導性”。特別是在對參數透明性高度敏感的家用市場,本土這些巨頭的市場地位無法撼動。2022年海信VIDAA C1在ANSI流明下都能主動擠水分、極米提出CCB標準并全線產品“以身作則”,用“比CVIA還要嚴格的CCB流明約束自身”,已經充分體現了行業龍頭“爭奪標準話語權”的決心。
當然,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新標準提出,從團體標準在向上還有行業標準、強制性國標、國際標準等“更高樓層”等待攀登。民族投影企業的發展永遠在路上。但是,就如極米能成為智能投影第一、海信能拿下激光電視全球NO.1、光峰科技成為激光顯示的代言人……我國投影產業的明天一定更美好,更強大。
更為重要的是,投影行業的發展已經跨過“快速增量期”。未來的市場競爭必然聚焦在價值端,強調“質價比”。這決定了只有那些有擔當、認真負責的創新企業才能脫穎而出。而擁抱CVIA流明標準就是企業在“標準”和“營銷”上的不斷創新與自我高要求,去適應“投影消費需求升級”大勢的主動作為!槕袠I大勢,則是成為持久贏家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