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Micro LED顯示產業再次熱鬧起來。不僅柏林IFA2024展會上三星、LG、海信等品牌力贊Micro LED顯示技術,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這兩個“彩電面板”數一數二的大佬,也拿出更具誠意的“行業進展”。業內分析認為,彩電和面板系企業,正在成為LED直顯行業最大的“競爭變量”。
彩電系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渠道
IFA2024上,三星展出了65英寸4K Micro LED彩電產品。這是LED彩電目前最小的4K尺寸。雖然業內預計,其距離上市銷售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凸顯了Micro LED已經獲得與LCD彩電一致的顯示清晰度、像素間距的能力。
LG的爆款展品則是可拉伸Micro LED:屏幕尺寸為12英寸,分辨率為100PPI,可拉伸率達20%,形成14英寸大小以及40微米間距的全彩顯示效果——雖然這是技術概念產品,但是顯示了Micro LED在柔性、拉伸等方面的技術潛能。
海信則在IFA2024上展示了163英寸的4K Micro LED電視以及透明顯示產品。其中,透明顯示產品采用微米級Micro LED芯片,具有高達 60% 以上的穿透率及廣闊視角,間距達到P0.69,產品還搭載觸控功能——相比于此前三星、友達的透明產品展示,海信透明Micro LED不僅是“技術和潛能”的展演,而且更是一個“完整”的產品。代表著,這一產品是要正式上市銷售的。
除了IFA展會上的Micro LED的精彩亮相之外,在9月4日京東方全球創新伙伴大會(IPC)上,京東方展示了首款P0.3 Micro LED車載顯示產品,實現了曲面無邊框拼接顯示,環境光對比度高達40000:1,峰值亮度超過2000nits,同時擁有高色域高刷新率。2024年以來P0.3規格Micro LED亮相甚多,但是京東方這樣以完整解決方案展示的卻是鳳毛麟角。這說明該產品很可能已經進入可量產供給階段。
除了新品展示出的Micro LED技術、創新形態和實用化上的持續進步外,9月份海信LED直顯事業亦取得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9月6日,海信LED渠道招募大會暨新品發布會在青島舉行。海信展示了從芯片、終端、解決方案的完整Micro LED產業路徑,和豐富的終端產品陣容,更是力邀百家渠道伙伴共商“市場拓展大計”。業內分析認為,海信LED顯示產業鏈已經跨越“布局階段”,進入“結果期”。未來其將持續加大終端市場上的拓展力度。
彩電系的Micro LED顯示即將迎來從“有得做”到“做強”、“做大”的轉變。作為LED直顯產業的嶄新實力派軍團,行業認為彩電和面板產業的加盟,將成為行業格局重塑的力量。
產能和先進技術,改變未來
彩電系Micro LED產業的“量”的爆發已經箭在弦上。特別是京東方和海信系的布局更是凸顯“首戰即決戰”的味道:
例如,由京東方晶芯科技和京東方華燦光電共同設立,總投資約10億元的京東方MLED珠海項目“珠海晶芯”進入新的節點:預計12月底完成設備搬入,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MLED直顯產品點亮和全面量產。該項目本質是華燦光電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珠海基地項目的終端產品配套項目。華燦光電Micro LED珠海項目總投資50億元、首期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設計形成年產Micro LED晶圓5.88萬片組、Micro LED像素器件45,000.00kk顆的生產能力,預計首期項目將在12月實現量產。——該項目很可能成為全球首個Micro LED規模量產化上游芯片項目。
再例如,8月30日,海信乾照江西半導體基地項目投產儀式正式舉行。該基地使用南昌基地現有廠房和土地資源,總投資10億元, 共引入60臺MOCVD及配套設備,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811.8萬片的砷化鎵系列外延片產能,主要生產RGB顯示紅光芯片、MiniLED以及高端LED等產品。——海信乾照江西半導體基地從開工到投產時長不足一年,凸顯了投資決策之堅決。亦顯示了海信從芯片到終端的Micro LED顯示產業鏈的創新實力、規模實力。
京東方和海信之外,TCL旗下的Micro LED項目也傳來好消息:芯穎顯示的中試驗證線已基本搭建完成,計劃今年底開始中試生產,有望在未來2年擴產實現量產。芯穎顯示成立于2020年12月,由TCL華星光電和泉州三安合資創建,TCL華星控股,主要面向AM TFT驅動Micro LED的量產技術研發、驗證以及未來量產線的建設。三安是目前全球LED產業鏈最大芯片企業,TCL華星則是全球顯示面板亞軍,兩者聯手的Micro LED項目想象力非同一般。
不過,亦有消息表明,芯穎顯示的中試驗證線從早期的4.5代玻璃基板規劃,調整為了2.5代玻璃基板。這或許意味著AM TFT Micro LED這條路“技術難度不低、并不容易快速打通”。但是,這不妨礙,芯穎顯示的中試驗證線的投產依然是行業大事:因為目前該AM TFT Micro LED技術行業尚未實現量產線投產,即只存在“中試線”。
篤定AM TFT Micro LED技術的顯示行業巨頭還包括我國臺灣地區的友達——其為三星Micro LED電視提供相應顯示面板。不過,近期友達的Micro LED量產技術與設備上游廠商我國臺灣地區的錼創表示,其自研的Micro LED巨量轉移設備,不僅會持續自用、供給友達產品鏈,還有機會將該設備直接推向市場。分析認為,錼創的此舉,意在加速“技術變現”,也凸顯了Micro LED產業目前簡單依靠臺灣地區少數企業市場終端銷量,帶給其的“成長壓力”。另一方面,大陸地區等相應設備廠商的進步,亦形成了更多上游市場競爭。
另外,OLED面板巨頭維信諾投資的成都辰顯建設的全球首條TFT基Micro-LED顯示屏量產生產線,于2023年7月初動工建設,11月底完成廠房封頂,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產品正式出貨。該項目占地面積約53畝,預計投資30億元。近日,成都辰顯光電與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者作為一家智慧信息服務企業,在項目實施中需求大量高端顯示設備。二者的合作,被認為是“辰顯光電已經進入‘找渠道’”的發展新階段。這意味著辰顯光電投資建設的全球首條AM TFT Micro LED專業量產線,渴望如期量產。
除了以上彩電和面板企業的Micro LED動向之外,彩電行業第一家喊出系統性向Micro LED升級的企業,康佳最近也有新消息傳出:康佳集團旗下重慶康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從MLED外延芯片到巨量轉移再到MLED封裝的全產業鏈布局,具備全產業鏈技術和全制程能力,實現了0408 Mini LED芯片的量產和批量供應,以及1530芯片作為第一代Micro LED產品的成功應用。
綜上所述,彩電和面板行業的Micro LED項目,已經到了“產能加速發力的前夜”。以技術創新和產能建設為兩個支點,將是品牌市場端之外,彩電系Micro LED產業改變LED直顯格局的另一重大變量。
Micro LED質變前夜,未來誰能稱雄
市調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認為,全球Micro LED市值規模在2028年將達到250億美元,2023年至202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4.5%。——即5年成長預期超10倍。
但是,今天Micro LED行業也遇到一些困難。例如,成品率問題。據維信諾對投資者提問的回答,辰顯Micro LED技術巨量轉移良率已達到 99.995%;關于康佳的新聞報道稱其包含印章+激光+檢測修復在內的全流程巨量轉移技術良率達到99.999%。而此前研究認為,彩電等應用中,大量經濟應用Micro LED顯示產品,需求99.9999%以上的良率。這超過今天轉移、檢測、修復后的綜合良率水平。此前,亦有媒體報道三星召集全球產業鏈伙伴,共商將Micro LED成本大幅降低的路徑。友達、三星等,認為較今天的Micro LED彩電售價看,其實現市場規模化,需要至少9成以上的價格下降。
進入2024年以來,Micro LED上游產業鏈推遲量產的消息也不斷傳來:如,蘋果暫時放棄Micro LED手表顯示等規劃,導致歐司朗馬來西亞Micro LED芯片線項目夭折;三安光電湖北Mini/Micro LED芯片產業化項目量產規劃推遲到2026年6月,推遲兩年;聚燦光電宿遷Mini/Micro LED 芯片研發及制造擴建項目量產延長到2026年8月……
“一面是前景誘人、大量產業力量如火如荼的投入進來;另一面是少數項目延期、部分技術困難和成本壓力依然!”業內人士指出,Micro LED產業鏈現在處于一種“量子態”:無人可以言定,Micro LED技術爆發的具體時刻。但是,更多產業力量的加盟,至少帶來了“滾雪球”式的行業實力增長。特別是彩電和面板軍團的助力,渴望加速行業技術和成本迭代,助推產業早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