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有關媒體報道,三星SDI公司在韓國向世人展示了一款63英寸分辨率高達4096 x 2160的超高清等離子,迎來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詳情>>
近年來,隨著各彩電企業的深入研發,目前OLED已逐漸在平板彩電市場形成規模。盡管從出貨量和銷售金額來看,目前LCD占據著絕對的市場霸主地位,但是具有低功耗優勢的OLED技術未來前景亦不可小覷。…詳情>>
據報道,松下欲趁機收購三洋,主要是看上了三洋的電池業務。在全球電池業務迅速擴張的背景下,三洋電機、松下和索尼這3家占全球市場份額六成多的鋰電池巨頭今年相繼公布了增產計劃。其中,松下于8月份宣布,將斥資1000億日元新建鋰電池工廠。…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Marshall聯邦法院陪審團周三裁定,先鋒在與韓國三星SDI及三星電子的專利侵權訴訟中勝訴,先鋒將獲得總計5930萬美元的損害賠償。…詳情>>
記者從康佳了解到,今年9月份,康佳彩電大獲豐收。其中,彩電銷售超過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8%,平板銷售突破25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46%,創歷史最好成績。同時康佳08年截至目前平板整體銷量也突破100萬臺大關,刷新康佳平板銷售歷史。…詳情>>
如果問及誰是本屆FPD International 2008的大贏家,那么,三星絕對首屈一指。除了柔性OLED、40英寸全高清OLED及其他出色的面板技術外,這款63英寸4K×2K分辨率的等離子屏也絕對是一大眼球殺手。…詳情>>
作為平板電視的核心產品,等離子電視一直因技術短板為業界所詬病。不過,隨著技術的完善,等離子電視正在加速進入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等離子電視實現零售總量118萬臺,零售金額達87億元,分別與去年同期增長250.2%和108.6%…詳情>>
伴隨著平板彩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如今平板電視已全面步入高清時代。而在平板電視步入高清時代的同時,等離子電視憑借著高畫質的出色表現,在彩電市場的市場占有率開始逐步得到提升,市場前景非常樂觀,被業內人士以及廣大消費者看好。…詳情>>
FPD International 2008上,富士通轉投資的Shinoda Plasma(篠田等離子)公司展示了一款125英寸可彎曲等離子屏,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詳情>>
為了應對3C融合的挑戰,長虹按照“三坐標”的指引,在短短的時間內構建起一個“海陸空”式的立體攻防產業體系。面對這樣的格局,業內人士拍手稱好,為長虹先人一步的思維,干凈利索的動作而叫絕。…詳情>>
伴隨著平板電視產品價格的持續走低,目前平板電視普及速度明顯加快。不過在平板電視價格持續走低的同時,對其產品成本的控制成為了眾多彩電企業目前需待解決的問題。…詳情>>
國內唯一一家斥巨資押寶等離子的彩電企業長虹集團又要將其量產的長虹PDP屏計劃推遲。長虹方面解釋稱,原定于今年年中量產的長虹PDP屏項目因“地震原因”推遲至年底,但目前這一項目還是處于“設備調試”階段,預計要到明年1月份才能真正實現量產。業內分析指出,長虹PDP屏項目推遲的真正原因不是地震,是自身技術的問題,而一再錯過時機,會拖累…詳情>>
2008年10月28日,BIRTV2008籌備情況媒體通報會在廣電國際酒店召開。BIRTV執行承辦單位中廣國際總公司副總經理孫柯林代表主辦方通報了BIRTV2008的籌備情況。…詳情>>
在與歐洲主要電信運營商的合作方面,TCL通訊今年第三季度取得重大進展。期內,公司與主要ODM服務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系,沃達豐330是第一款成功通過 ODM供應給沃達豐,進入印度市場。另一款多媒體型號OT-S620被Orange列為旗艦產品。公司也將為新開發的3G數據卡產品線分配更多的資源。…詳情>>
隨著平板彩電的快速普及,目前液晶、等離子電視價格逐漸趨于平穩期。如果國產品牌還和外資品牌比促銷、拼價格,銷量可能會有所上漲,但利潤一定會急劇下滑,加上人力、運輸、售后等成本,就會變成賠本銷售,并且賣得越多,虧損越大。…詳情>>
隨著長虹等離子屏的大量投產,擺脫了一直靠外資品牌供給的壟斷。同時,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全新的認識,更是使得等離子電視開始全面爆發,成為與液晶平分秋色的強力競爭對手。…詳情>>
《中央日報》23日報道,LG電子計劃大力開拓中國商用等離子電視(PDP電視)市場。據LG電子介紹,雖然去年中國的純平彩電市場中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只有10%,但今年第二季度已增長到16%;等離子電視的銷售量也將由去年的83萬臺增加到今年的140~150萬臺左右。…詳情>>
伴隨著平板彩電需求量的日益擴大,平板電視已經逐步向二三級市場擴張。據有關報告顯示,2009年平板電視整體銷售規模,依然有較大幅度增長,市場總量有望達到2000萬臺。其中,在完成一級城市的普及之后,未來國內平板電視將在二、三級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詳情>>
隨著國產品牌在上游資源方面的成熟和突破,讓平板電視產品豐富、成本快速下降,迫使失去競爭力的CRT讓路。部分行業人士分析道:“大尺寸平板電視價格逐漸符合消費者的購買水平和心理價位,40-42乃至46英寸、52英寸平板電視將成為今年市場的消費主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