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1993年引入第一套會議電視系統以來,視頻通訊業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早期主要是面向政府機關的會議,在此之后,視訊業務在一些行業中也得以大規模的應用,如在電信、國防、航空、金融、石油、電力、水力、司法、醫療、工商、教育、體育等重點行業機構中。但總體看來,受限于視頻設備價格昂貴及網絡環境的落后等因素的影響,視頻通訊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2003年,一場意料之外的非典,使得視頻通訊業務的收入迅速增長。視頻通訊業務便捷和高效的特性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用戶面前。隨著NGN、3G的發展,寬帶業務的進一步普及,視頻通訊業務將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各個領域,成為信息社會的主流應用之一。從而,視頻通信業務將是未來有線和無線網絡上承載的主要業務之一,成為運營商又一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活躍在中國視頻通訊市場上的眾多廠商中,北京威速科技有限公司(V2 Technology, Inc.)是很有特色的一個。10月27日的下午,CTI論壇記者對威速(V2)科技總裁楊丹先生進行了專訪。楊總就視頻通訊領域的一些問題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記者:楊總,請您介紹一下威速(V2)的定位,產業概況等方面的情況。
楊總:好。公司創建于1999年底,總部設于香港,在北京設有運營中心。目前公司共有員工150人左右。從一開始,公司就將自己定位于從事網絡多媒體和通訊軟件開發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經過近七年的發展,現有產品包括流媒體和通訊兩大系列,專為內容供應商、廣播服務供應商、寬帶運營商、電子商務企業用戶而設計,實現了基于互聯網尤其是寬帶網絡的即時通訊和多媒體傳輸。
公司最早涉足過電話會議領域,而現在可以提供集語音、數據、視頻為一體的通訊產品。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通訊方式如電話、傳真等無法達到"面對面"的溝通效果,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全方位交流需求,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交流的不斷發展,經濟活動的愈發活躍,人們對于多方之間的實時交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充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開展基于網絡的遠程會議,實現多方之間音頻、視頻和數據的全方位溝通,成為包括政府部門、企業等各行業的普遍而又緊迫的需求。
在國內視頻通訊市場上,主要分成硬件視頻和軟件視頻兩大主要流派。硬件視頻廠商主要有寶利通、泰德、VCON、華為等,而軟件視頻廠商主要是北京的我們,上海的華平、深圳的瑞福特以及全球最大的網絡會議服務供應商WebEx(它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是神州網迅公司)等。
硬件視頻的優勢在于好的圖像及聲音質量、高系統穩定性、安全可靠。而它的不足最主要表現為價格偏高,包括MCU和會議網關等設備。另外一點就是如果要召開遠程視訊會議,通信線路的費用也非常昂貴。還有,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召開會議的方式不夠靈活,參加會議的人員必須齊集一堂。
軟件視頻優勢包括下面幾點:價格便宜、對網絡環境要求低、便攜靈活、擴展升級方便、互聯互通性強、系統可重用及可進行個性化定制服務等。缺點則在于圖像及聲音效果不很理想。另外,由于兼容性好,端口適應性強,穿越防火墻應用較簡單,容易受病毒和黑客的攻擊等。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貴公司的市場策略及整個視頻通訊市場的走勢。
楊總:我們是專業的軟件視頻通訊產品提供商,面對的是企業級市場和電信級市場。
企業級市場上有兩種方式,一是企業購買,二是企業租用視頻通訊運營商提供的服務。在企業購買這種行為方式上,適用于硬件和軟件兩類視頻通訊產品,而在租賃這種方式上則只適用于軟件視頻通訊產品,硬件租賃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出現。
WebEx是世界上軟件視頻的領先者,在它的業務收入中租賃模式占了大部分,是購買模式的2.5倍。但是在中國卻不是這樣,中國租賃市場僅占總體市場的百分之五左右,可見中外的差別是如此之大。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企業對于專業事務找專業服務的思想認識不足,還是希望自己擁有而不是租用。我們公司在企業級市場上以銷售產品為主,通過各地的分支機構及銷售渠道,范圍遍及全國及亞太地區,今年還進入了歐洲。但是我們也看到,中國租賃市場正在逐年擴大,我們也會加強在這方面的努力,我們的ivage網絡會議服務產品就是提供網絡視頻會議租賃服務的平臺。實際上,大型企業適合購買,而中小型企業是適合租賃這種方式的。
在網絡視頻會議租賃市場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要達到規模最大化的話一定要跟電信運營商合作,通過運營商的資源及品牌來推廣。WebEx之所以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與它跟運營商的合作有很大關系。但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的擴大,運營商有一種趨勢就是自己來作,而不再與其它人分這一杯羹。通過中國移動和聯通分別推出自己的即時通信服務就可以看到這種趨勢。
對于電信市場,我們是通過跟華為等大的電信設備提供商合作而介入的。我們擁有一流的技術和產品,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此市場上占一席之地。當然我們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如果我們的產品不如其它提供商的,不如華為自己的,不如電信運營商自己的,隨時會被替換掉,這也正是激勵我們不斷技術進步的動力。
記者:楊總,威速(V2)公司也在做海外市場,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楊總:通訊產品是世界通用的,不象OA、ERP等產品是跟每個國家甚至企業的情況而不相一致的。所以我認為中國的通訊產品在海外市場大有可為。一是因為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二是因為成本的相對低廉而具有競爭優勢。
從兩年前威速(V2)就開始向海外市場發展,主要是在亞太地區,今年進入了歐洲市場。所涉及到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臺灣、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英國等。產品版本有中國簡體、中文繁體、英文、日文、韓文版等。雖然目前海外市場占公司總體銷售額還不是很多,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方向。尤其是跟華為這等在海外取得很大成功的公司一起合作,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記者:最近幾個月來,一些通信及IT行業里的巨頭們提出了統一通訊或融合通訊這樣一個未來通訊發展的口號,請問楊總,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楊總:統一通訊也好,融合通訊也好,僅僅是名詞不同而已。未來的通訊確實像這些世界頂級廠商所描繪的那樣,未來將會在一個融合的通訊平臺之上為客戶提供方便、靈活、集各種通訊手段于一體的綜合通訊服務。人類一直在追求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方式進行集語音、數據、圖像為一體的靈活通訊方式,人們對于溝通和交流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而統一通訊正是朝著這個目標邁進的一步。
在世界頂級提倡統一通訊的廠商里面,有偏“硬”的,比如思科,AVAYA、阿爾卡特、北電等,也有偏“軟”的,如微軟等。威速公司在統一通訊的發展大潮中,將會一如既往地專注于軟件視像通訊領域,力爭做的更專更好。
記者:請楊總介紹一下威速(V2)科技的主要產品。
楊總:威速(V2)科技的主要產品就是V2 Conference。目前版本是5.0。V2 Conference是基于最先進的IETF XMPP標準協議,整合了V2公司在多媒體通訊領域領先的開發技術和豐富的產品經驗而設計的分布式、模塊化、大容量的純軟件網絡視頻會議平臺。該系統充分考慮了系統的擴展性和未來功能的延伸能力,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完整的網絡多媒體通訊應用解決方案。
系統支持多服務器級聯部署,用戶可根據實際應用情況將系統分別部署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臺服務器上,將CPU及網絡處理的瓶頸進行分散,從而以網絡最優架構分布提供給用戶高效的應用服務。通過這種網絡體系,客戶端可以實現最優網絡路徑接入,同時也擴大了應用規模 (可實現上千人同時與會),完全滿足電信運營等大規模應用需求。
實現了視頻會議系統和即時通訊系統的無縫銜接,在同一個系統平臺上,用戶可以方便的實現在線呼叫、即時通訊、即時會議和預約會議等諸多功能。系統所提供的聯系人列表管理、個人信息管理、即時文字聊天等功能使應用更加方便、靈活并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要求,為用戶提供了一個與視頻會議系統緊密結合的即時通訊工具。
V2 Conference還有許多特性,我不在這里一一贅述。
威速(V2)科技另一個主要業務就是利用我們的技術產品提供ivage網絡會議服務。ivage網絡會議系統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易于使用、安全可靠的無縫接入平臺,只要身邊有互聯網絡,無論何時何地,ivage的專業服務都可以很方便的協助您與同事、客戶、親朋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和溝通,幫助您降低交流成本、提高溝通效率,減少差旅風險。同時,ivage還為用戶提供了高質量的音視頻應用感受,同時支持多路視頻和語音,業界領先的音視頻算法和專利技術保障了高品質的應用效果。產品專利技術保證了在網絡帶寬較差時仍能夠提供良好的視頻和清晰連貫的聲音。
記者:在視頻會議領域,最近一些廠商打出了高清旗號,請問楊總,作為軟件視頻解決方案提供商,你們是怎樣理解高清的?是否在軟件解決方案中一樣可以提供高清效果?
楊總:實際上,高清的提法主要是來自一些硬件視頻廠商。而且,其實從目前來看,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真正的高清效果是達不到的。如果要達到高清,從信號源(攝像頭)開始到網絡環境,編解碼過程,再到圖像輸出設備等都要求很高。由于成本及環境等各種原因,目前還沒有真正達到高清。
對于軟件解決方案來說,實現高清更加不容易,而且似乎也沒有那個必要。首先,高清必然帶來更長的編解碼過程,必然消耗更多的CPU資源。
所以,實際上目前視頻通訊還是以標清為主,高清還尚待時日。
記者:作為威速(V2)科技的CEO,楊總您從02年上任以來將公司的業績帶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您最想跟我們的讀者表達什么呢?
楊總:威速(V2)科技是一家擁有風險投資的公司,我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就是要把公司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將業績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幾年來,我們在研發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業績上也取得了目前的成績,在國內軟件視頻通訊的市場份額中我們始終位居前例。
我們在今后將一如既往地專注產品和服務,更加努力地為用戶解決溝通方面的問題。CTI論壇長期以來為我們的發展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一直從你們那里得到的反饋信息中受益。希望我們加強合作,共同為中國的通訊產業的發展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