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MPEG-4編碼標準技術
MPEG-4標準由6個主要部分構成:
(1)多媒體傳送整體框架(DMIF,The Deliveries Multimedia Integration Framework)
DMIF主要用于解決交互網絡中、廣播環境下及磁盤存儲應用中多媒體應用的操作問題,通過傳輸多路合成信息來建立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連接與傳輸。
(2)數據平面
(3)緩沖區管理和實時識別
MPEG-4定義了一個系統解碼模式,該解碼模式描述了一種理想的處理比特流句法語義的解碼裝置,它要求特殊的緩沖區和實時模式,通過有效地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緩沖區空間。
(4)音頻編碼
MPEG-4不僅支持自然聲音,而且支持合成聲音。MPEG-4的音頻部分將音頻的合成編碼和自然聲音的編碼相結合,并支持音頻的對象特征。
(5)視頻編碼
與音頻編碼類似,MPEG-4也支持對自然和合成的視覺對象的編碼。合成的視覺對象包括二維、三維動畫和人面部表情動畫等。
(6)場景描述
MPEG-4提供了一系列工具,用于組成場景中的一組對象,并提供一些必要的合成信息組成場景描述。
MPEG-4標準仍在不停發展,目前比較受矚目的就是MPEG-4(Part10),即H.264標準的研究。H.264標準是由ISO/IEC和ITU-T兩大國際標準化組織共同制定的面向實際應用的視頻編碼新標準。它具有一系列優于MPEG-4(part2)的新特性,可適應更高圖像質量和低碼速率應用的需求。
在相同的重建圖像質量下,H.264比H.263+和MPEG-4(SP)減小50%碼率,而且對網絡傳輸具有更好的支持功能,它引入了面向IP包的編碼機制,有利于網絡中的分組傳輸,支持網絡中視頻的流媒體傳輸;同時,具有較強的抗誤碼特性,可適應丟包率高、干擾嚴重的無線信道中的視頻傳輸;此外,能適應不同網絡傳輸,網絡親和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