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狂熱激情剛剛消褪,各大家電企業圍繞客廳市場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角逐。近來,以等離子發布“白皮書”為發端,以液晶和等離子的價格拉鋸為高潮,有的降價,有的推新技術,不同彩電企業用不同的策略表達著對行業走勢的判斷,整個市場表現出壓抑不住的躁動。
在一片降價聲中,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丹表示,目前中小尺寸的平板產品已經進入經濟消費區間,但42、47英寸的大尺寸產品還有比較大的降價空間,市場潛力巨大,平板電視新一輪市場競爭將緊緊圍繞大平板展開。他呼吁同行合理選擇降價時機,同時呼吁業界盡早討論制訂雙倍高清顯示標準,多做一些建設性的工作。
高清平板價格下探尺寸上揚
近日,大尺寸液晶平板電視成為了降價的急先鋒,長虹、TCL等主流家電廠家,紛紛對液晶大平板進行調價,最高降幅達到30%%,彩電企業淡季“逆市降價”舉動頗引人注目。在液晶的逼迫下,等離子也開始紛紛跳水,一年前2萬元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近期更是一舉跌到6998元的歷史低價。
業內專家表示,液晶降價的原因,除了生產廠家增加產品投放量外,也與等離子與液晶的新一輪市場爭奪密不可分。等離子陣營在高清面板準備到位,聯合發布了“等離子市場白皮書”,圖謀挽回市場頹勢。而液晶也不甘示弱,大幅降價繼續打壓,引發了一場陣營對壘。
業內人士認為,這場對壘的直接結果,是價格下跌,技術進步。未來的客廳平板將陸續進入經濟消費區間,55英寸及其以上尺寸將加快發展。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丹指出,按照目前的平板技術,26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可以做到高清顯示,37英寸以上可以做到雙倍高清顯示。隨著等離子準備到位,高清將成為平板電視的主旋律,雙倍高清將成為客廳市場的競爭關鍵。
雙倍高清呼喚制訂國家標準
高清作為平板行業的發展趨勢,在全球范圍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可。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制訂了1920×1080顯示的技術標準,美國稱為全高清(FullHD),歐洲規范為雙高清(DoubleHD)標準。劉丹表示,按照目前的平板技術,26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可以做到高清顯示,37英寸以上可以做到雙倍高清顯示,高清已成為平板電視的主旋律。
業內人士的觀點是,未來液晶電視的尺寸增速將逐步放緩,競爭將重點轉向清晰度的競爭。來自夏普、三星、奇美等上游面板供應商和賽諾市場研究機構的觀點也支持了這一看法。大尺寸高清平板電視將成為未來數字家庭的主要顯示終端,是未來3C融合的基礎平臺。平板電視數字化、信息化的融合將進一步加速,并逐步融入普通大眾的生活。
液晶、等離子之爭進一步加劇
賽諾公司評估顯示,平板電視正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液晶電視的強勁增勢,對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地位構成威脅,后者將尋求新的市場發展空間。
等離子在國內市場的頹勢,引起了等離子陣營的空前團結。在6月底舉行的“2006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與技術趨勢論壇”上,眾專家紛紛為等離子在中國的市場困境把脈。然而從市場的實際反映來看,目前國內市場“液晶電視獨大”的狀況在短期內,似乎還難以改變。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50英寸以下的等離子電視,由于技術的限制都不能實現720P的高清顯示。而50英寸以上的等離子產品雖然能實現高清顯示,但是液晶新一輪的價格攻勢下,在功能和性價比上已經明顯處于劣勢。
賽諾報告顯示,今年1-5月,松下、日立、LG在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0%%以上,而國產五大品牌才占有12%%的份額。很顯然,失去了國產品牌的支持,等離子在中國市場持續下滑。
信產部6月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液晶電視產量為187.1萬臺,同比增長181.4%%;而等離子電視的產量僅為17.2萬臺,同比下滑16.1%%,等離子銷量不及液晶一成。
近年來,液晶開放式的產業架構,帶動了行業的合理競爭,上游資源成本的不斷下降,全面提高液晶電視的性價比,終端廠商紛紛借勢造就了液晶電視的優勢地位。今年4月底,康佳利用面板成本下降之機,發動“客廳革命”,對主流尺寸液晶平板產品,進行了大幅調價,促使液晶在性價比方面超過等離子產品。
行業人士表示,50英寸以上大平板市場,一直是等離子占主流,而液晶憑借上游屏資源成本的不斷回落,以及技術的進步,在大平板領域搶先叫板,進一步加強了對等離子的圍堵。圍繞著大平板市場,液晶和等離子之間的拉鋸戰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