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奧體中心是第10屆全運會主會場,主體育場是開幕式和田徑等項目的賽場,觀眾席有6萬多個。主體育館的坐席有約11000個,舉行體操,短道滑冰等項目比賽,閉幕式也在那里舉行。
(1)主體育場。LED大屏(照片:南大屏4,北大屏夜景1)
點間距:28mm
象素組成:2R2G1B
總象素點數:1081344
物理分辨率:28mm
視覺分辨率:14mm
亮度:6500cd/m²
使用象素倍增技術
箱體大小:32X24
屏體行列數:384X704=270336
屏幕尺寸:10.752m X 19.712m = 211.94m²
北側多色屏技術參數:
象素間距:20mm
箱體組成:64 X 48
屏幕行列數:528 X 1024 = 540672
屏幕尺寸:10.560m X 20.48m = 216.27 m
(2)主體育館的室內大屏共有三套,其中全彩色視頻屏一套,單紅色文本屏兩塊,全彩色視頻屏基本參數如下 (照片:
象素:三合一SMDLED
點間距:12mm
亮度:1800cd/m² 校正到6500K 為1500 cd/m²
箱體構成:36X36(432X432mm)
箱體尺寸:448X 448 mm
顏色處理位數:12bit/色 (687 億/色)
灰度處理位級:8bit /色
刷新頻率:400hz
大屏行列數:972 X 540 = 524880
大屏箱體數:27 X 15 = 405
大屏面積:12.096m X 6.72 m = 81.28m²
(3)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和體育館全彩視頻屏的評述
在第十屆全運會期間,上述大屏工作正常,廠家也有技術人員自始至終在現場保駕,偶爾有過故障,也能迅速排除解決。筆者也多次去觀看比賽和關注各個大屏的工作和效果,作為一個有興趣較深入地了解大屏的觀眾來看這些大屏,從而有一些想法,提出來供有關方面參考,特別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建設中的參考主場大屏效果相當好,從體育場觀眾席上觀看,除了同一側很少的座位因偏角太大無法看好之外,各個看臺(該體育場看臺有四層)都能很好的看到,亮度,灰度,層次感,圖像穩定性等都很好。比較其他大型體育場(如九運會廣州奧體中心或八運會上海八萬人體育場,以及申奧時的北京工人體育場等)要好得多。
但是認真地研究一下,就可以看出,這塊大屏的選型值得推敲,關鍵是性能價格比的比較。
大屏實際上的物理點間距是 28mm,通過象素倍增術可以獲得14mm 的視覺分辨率,但是大屏已經有1024 X 528 倍增以后可以達到 2048 X 1056, 如果真有如此高的視覺分辨率當然效果十分理想,可惜,目前的視頻源并沒有這么高的分辨率,即使是高清電視1080p 也只有1920 X 1080,相反,如果真的使用象素倍增的話,將出現不滿屏的現象,所以在實際的使用中,并沒有使用象素倍增,因而圖像的分辨率還是 28mm
我們設想如果不用動態象素技術,可以采用什么樣的象素結構和屏幕控制。下表列出的是一個點間距22mm的方案。簡單的比較就可以看到兩者的差別。
方案一 方案二
象素組成 1R1G1B 2R2G1B
點間距 22.4 28
物理分辨率 1991/m² 1275/m²
視覺分辨率 1991/m² 5098/m²
單位面積LED數 5973/m² 6377/m²
控制方式 RGB R-R-G-G-B
驅動單元/象素 3 5
亮度 6500cd/m² 6500cd/m²
校正亮度(6500K) 5000cd/m² 5000cd/m²
其余的光電學指標是完全相同的。顯然方案二 單位面積的LED管子數比方案一多6%,驅動單元多60%,成本高的多也就理所當然了。
可以設想,如果做成兩塊448X288 ( 每個面積101.12 m²,總面積202.24 m²,比現在的還小一點 ) 使用動態象素技術達到896X576的視覺分辨率。觀看距離減為一半,沒有死角。其效果應該比現在的要好,還可以省去一個雙基色屏的造價。事實上在國外的許多大型體育場,包括雅典奧運會和歐洲錦標賽的大賽場上就有這樣的例子。
(4)體育館全彩大屏情況要好些,在比賽過程中一直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仍然看得出箱體間的拼縫,以至于在畫面上好像有黑色的網格罩在上面一樣。這可能與箱體結構有關,也有可能是別的結構性原因。
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是為數不多的有人造冰場的南方體育館,是運會的短道滑冰就在這里舉行。因此顯示屏工作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的也復雜的多,但是顯示屏的工作沒有發生問題。
體育館除了進行體育比賽之外還要舉行各種集會或文體活動,十運會的閉幕式就在這里進行。文藝演出對于全彩大屏也有要求,要求它能適合演出的編導的意圖,最常見的就是亮度要能大范圍的調整,例如文藝演出的時候,常常是只有舞臺上有燈光,這跟體育比賽完全不同,許多體育館的大屏不能滿足這個要求,會造成刺眼的側光,干擾演出的效果,導致導演會把大屏關掉。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的大屏的亮度調節范圍看起來也還不能滿足要求。值得今后設計的時候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