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SLE盛大開幕。LED光顯控制系統產業領導品牌卡萊特通過前沿技術、首發新品與經典案例,生動詮釋了全球光顯產業發展的最新方向與成就。
借助ISLE 2025展會之機,Pjtime有幸專訪了卡萊特產品中心副總經理劉芫華先生。劉先生就LED光顯行業驅控產品的技術升級、應用拓展與中國創新企業的全球化探索,與我們進行了深入溝通,并著重指出一個屬于中國創新光顯產業的全球大時代正在來臨。
AI顯控方案:從“可用”到“好用”的躍遷
對于LED光顯驅控行業的發展,劉先生指出,行業正在迎來一項具有'質變性'的技術:那就是AI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2025年初爆火的我國自研DeepSeek大模型,不僅帶來性能的提升,更證明了AI低成本普及應用的可行性。——成本可控性與技術普及度,是AI從愿景走向大規模工程實踐的關鍵基礎。這個質變時刻,是每一個行業企業都需要深度關注的里程碑。
具體到卡萊特的產品布局上,關注AI、應用AI一直是核心方向之一。3月份卡萊特剛剛舉行完“AI顯控,引領視界”的年度新品發布會,包括LED顯示控制系統、視頻處理設備、云聯網播放器和校正設備,卡萊特光顯驅控產品已全面融入AI思維,借助AI優化甚至革新的“全新創新空間”。
對此,劉先生強調目前AI至少能從四個方面為顯控和顯示驅動產業帶來體驗升級:其一是提升畫質水平。例如,AI對于低分辨率內容上高分辨率屏幕的處理,不是簡單的“像素拉升”,而是“生成真正的中間像素”,進而呈現更為清晰的效果。
第二是AI為顯控行業帶來新的安全引擎。工程AV行業往往面臨大量的實時視頻流、24小時連續視頻播放工作。這些內容如何確保不混在“不合規”元素,如果靠人工篩選,一方面無法實時進行、另一方面成本高昂。而AI則可以高速的高標準化的實現內容安全管控,按照預設規則在本地或者云端迅速完成內容合規審查、并實現真正全天候、全部內容的無縫審查。在違規內容識別上,AI在識別準確率、處理速度及全天候覆蓋能力方面顯著優于人工審核。
第三,智能化技術也為大規模的AV系統提供了自身智慧管理和感知的“管家”。卡萊特借助AI大模型技術,實現了LEDMaster系統實時監測和分析LED大屏的關鍵運行數據,包括但不限于電流、電壓以及溫度等關鍵指標,識別出數據中的異常模式或趨勢,從而實現對潛在故障的提前預測。——從出現故障去解決故障,到依托物聯網和AI實現“預期健康管理”,消滅故障可能性于無形,全面改善了產品綜合體驗。
第四,AI技術亦對推動了AV系統設計、施工過程的改變,帶來了包括校正等在內的具體“生產”環節的提效增質。
“我們全力擁抱AI!這就像十幾年前工程AV行業全力擁抱小間距LED技術一樣。我們預期未來10年,AI必然帶給光顯產業巨大的變革和今天無法想象的機遇與驚喜。”劉先生指出,AI是助推器也是變革器。它讓昨天顯控能干的事情成本變低效率提升,也讓顯控能在未來實現前所未有的功能。挖掘AI+顯控和顯示驅動這座時代金礦,卡拉特義不容辭。
超微+超高分:全鏈路高端體系的大考
如果說AI技術是產業升級的技術機遇和先進軟件引擎,那么硬需求層面的創新則是支撐行業發展的基石。后者方面,劉先生指出,主要的需求市場趨勢是向“兩頭”延伸。得益于COB、MIP等新技術的發展、成熟、成本下降和普及,一方面超高端的應用,屏幕越來越大、總成分辨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如會議的百寸一體機、廣告機,乃至家用電視等“追求低單價”的產品也在大量出現。
對于顯控和驅動行業而言,普及端市場則主要發展像素驅動合一、三合一板卡、大模組等技術提升保持性能和穩定的同時提升“可及性”。而在超高端,無疑顯控行業面臨更多真正的挑戰。例如,卡萊特Universe系列拼接器最大帶載5.2億像素(相當于16塊8K顯示屏的像素總量),較行業頂尖水平提升25%,解決了很多重大工程項目需要堆積“眾多設備容納超大屏巨量像素”的難題
而在COB、MIP、超高清和mini/micro LED等新技術不斷下沉、應用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顯控和驅動行業還面臨另一個難題:即調校校正。以前,一平米的屏幕可能只有幾萬個像素,現在COB、MIP會議一體機,一平米幾十萬個像素、甚至8k超小間距屏幕一平米的像素量高達百萬。
“不僅是控制器面臨海量像素、巨大工程的挑戰,校正產品也是如此!”對此,卡萊特從多個方面入手,改變傳統LED校正的現狀。一方面是,MLED校正解決方案,覆蓋了從PCB來料墨色檢測,到產線模組校正、工廠箱體校正、現場整屏校正的全鏈路。另一方面卡萊特為校正系統引入AI技術,實現效率的進一步提升。AI算法自動剔除環境光影響,實現亮度誤差控制在±1%以內,色度偏差不超過±0.003的高精度校正。整個校正過程的AI產線自動化系統也降低人工依賴。
無論是單一工程的屏幕面積更大、還是間距分辨率更高、或者是應用創意更奇特,都意味著LED光顯產業不斷向“更大數據系統能力”要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從控制器到驅動再到校準設備等,每一個產業環節都需要迎接MLED時代的“更精密也更龐大的光顯參數規格”的挑戰。
海外市場,是目標更是使命
訪談中,劉先生亦提到卡萊特近年來加速布局的海外市場。國內LED顯示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弱到強的過程。
“一旦你站在產能生態和技術創新的雙峰之上,出海就不是目標而是使命!”劉先生指出,國內LED光顯行業進入海外市場是典型的“能力溢出效應”。這不同于早期我國海外貿易、三來一補的“低價邏輯”,而是一開始就是將“高標準、全球領先”作為基石,來開始的全球市場競爭較量。
除了高品質和當地市場標準、法律適配之外,海外市場的另一方面是服務落地能力的延伸。卡萊特確立了直銷與經銷雙輪驅動的國際市場策略,已在歐美、韓國等地設立分公司,并在日本、中東、東南亞等區域建立辦事處,覆蓋全球主要市場。
“撬動海外,長期看必然是創新研發能力和技術高度為核心,當地化服務能力為基礎的綜合較量!”劉先生指出,全球科技產業東升西落的趨勢在LED光顯行業尤為明顯。目前,卡萊特的全球化戰略已形成'技術標準輸出+本地化服務+生態共建'的三位一體模式,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好用、更智能、更簡潔、更普及的數字智能光顯驅控產品。
中國光顯引領世界:卡萊特要成為這一趨勢之中的砥柱基石之一。劉先生在訪談最后總結表示,以AI顯控為核心,通過持續的領先技術迭代卡萊特在MLED全鏈路應用中已經建立起完備供給鏈、舒適生態圈,將與行業伙伴一起共同謀劃人類數字化智能化文明時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