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趨成熟的中國信息化市場上,視頻通訊業務越來越成為一個亮點。實際上,收入的持續高速增長、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市場需求的逐年遞增,都顯示著視頻通訊業務將在中國“紅火”下去。而在其中,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的比重增長十分迅速。
“隨著計算機和寬帶網絡的日益普及,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將以其出色的性價比成為未來視頻通訊市場的主流”。北京威速(V2)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丹先生對此充滿信心。作為該領域成長最為迅速的企業,威速(V2)已經持續幾年蟬聯國內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市場占有率第一,前不久更是以中國唯一廠商的身份被選入“全球軟件視頻會議TOP30”榜單。
C114:視頻通訊業務因其便捷迅速的特性,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的認可,與一般的硬件視頻會議產品提供商不同,威速做的是純軟件系統,為什么你們會選擇做軟件而不是硬件?
楊丹:威速相信軟件視頻會議是一個趨勢。其實軟件視頻會議和硬件視頻會議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因為技術環境使硬件產品更早發展起來。
視頻會議業務主要是處理音視頻信息,音視頻在傳輸過程中需要進行編解碼。在10年前計算機運算能力有限,無法處理音視頻編解碼運算,必須使用專門的設備。所以硬件視頻會議產品大概在95年就已經出現在市場上。但是硬件產品相對價格高昂,而且由于網絡條件有限都是通過專網來傳輸,租線費用可能還超過購買一套視頻會議系統的費用。
那么隨著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國寬帶普及率的迅速提升,利用軟件實現視頻會議功能成為一種可能。一方面軟件視頻會議產品性價比極高,不需要購買一堆設備回來就可以在現有的計算機和網絡上運行視頻會議,充分了保護用戶的投資;另一方面基于軟件的解決方案非常靈活,甚至可以在筆記本電腦或手機上來實現,像這些是硬件產品根本無法達到的。
當然硬件產品在未來肯定還有一席之地,但更多會應用在比較高端的領域,而普及的、大眾的應用市場將完全被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占領。
C114: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在整個市場上所占比重增長確實非常迅速,但軟件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少,比如盜版,威速是如何應對的?
楊丹:第一,企業客戶的正版意識較強;第二,因為系統的使用需要穩定的使用和后續的維護升級服務,這是盜版軟件所不能提供的。并且隨著國家整體保護知識產權力度的增大,我們對軟件產業的未來更有信心。第三,V2的產品有很嚴格的安全機制,從研發制度到安全技術的采用上都非常領先的技術,這是在技術和機制上的保證。兩外V2的客戶定位在企業級,企業級的用戶不像個人用戶。
C114:您覺得未來視頻通訊市場,尤其是軟件平臺領域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楊丹:未來的視頻會議可能有三大方面:一個方面就是在產品銷售上,電信運營商轉向為用戶提供整套的服務,視頻會議將整合其中,這是未來一個很大的業務。威速相應的策略就是把一些技術提供給運營商,由運營商把服務提供給最終客戶。第二,如今全球性或全國性的企業單位組織對系統大容量的需求越來越多,它們需要將系統覆蓋至總部、省、市、縣四級,所以這對視頻會議廠商的的技術實力更具挑戰,目前國內甚至全球也只有包括V2在內的幾家能夠有能力實現。第三,視頻會議將突破固網的局限,隨著3G的應用,視頻會議將在移動網絡上進行無縫的連接;中國在10月份將要推出一些3G業務,V2參與了其中一部分視頻會議的應用。
北京威速(V2)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丹接受記者采訪
C114:與國內外的競爭對手相比,威速的優勢在哪里?
楊丹:我覺得威速的優勢首先在于非常專注,我們從1999年成立以來持續專注在軟件視頻會議領域。和我們同時成立的競爭對手,有的做了一段時間后銷聲匿跡,有的轉向了別的領域,只有威速是把所有的精力、資源都投在這個業務上,希望把它做大做好,這是我們的一個策略。第二、當然是技術優勢,威速始終在行業內保持技術領先,這個我相信是作為一家研發型企業至關重要的一點。通過技術創新和這么多年積累,威速擁有產品的核心專有技術,獲得了一系列專利。在產品上也會有所表現。第三、我覺得就是我們對中國市場的認識、以及我們在中國市場上的營銷網絡。在國內開展業務,技術領先但缺乏較強營銷網絡支撐,未必能被市場接受。所以我們也很注重這兩者的平衡:技術一定要領先,同時也要有能力把我們最好的產品帶到終端用戶,讓他們知道、體驗到,讓他們接受。威速在全國各地有20多個辦事處,以此來發展、管理、支持上百家代理商的銷售渠道,這樣一個銷售網絡在業內也可以講是最好的
C114:視訊領域非常注重技術,軟件領域的技術更新換代也非常快,您剛才也提到技術領先非常重要,那么威速是如何進行技術創新以保證始終處于市場領導地位的?
楊丹:我們的技術創新有四個來源,一是整個業界的發展,追蹤技術趨勢;二是來自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需求;三是來自我們的競爭對手的走向;第四個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持續的技術創新意識,來自自身的靈感和創新。
那么技術創新怎么創?一定要有基礎。第一個你要有投入,我們軟件企業主要的成本就在研發上。之前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業績也不錯,但在獲得贏利后就滿足了,而不是繼續投入,那么現在都已經看不到這些公司了。威速每年的投入都是上千萬的,像V2 Conference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版本出來。
第二個要有技術基礎,自身如何通過多年的積累,站在一個比較高的高度,綜合剛才講的四個創新的來源,更深刻地了解市場和客戶,為他們想到可能需要一種怎樣的服務,然后在市場上進行驗證。創新不是一個空洞融合,不可能指望完全沒有基礎就能夠變出什么花樣。所謂熟能生巧,“巧”要在“熟”的基礎上。技術上的“熟”不僅僅取決于投入,還需要專注。威速多年來在這個業務領域持續地投入,那我想這種創新會有一定的保證。
C114:威速現在用的是哪些編解碼標準?今后有沒有可能會提出一些標準?
楊丹:目前軟件視頻會議在全球范圍都沒有統一的標準。視頻會議編解碼穿插了幾塊,音頻有音頻標準的編解碼,視頻有視頻標準的編解碼,一些比較普遍的我們都在用,比如MEPG-4、H.264。AVS我們已經在跟蹤,而且據我所知在視頻會議領域還沒有一家廠商應用到AVS。
最近我們也在業內推動一些統一的、被用戶共同認可的標準。一個是與行業協會、與一些廠商一起來做標準化的工作,參與標準制定。第二個與營銷情況有關,被大多數用戶能接受的就自然成為標準了。
我們現在在中國市場占有率是第一的,所以我們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把我們現在做的一些東西盡量去變成一個標準。
北京威速(V2)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丹接受記者采訪
C114:威速的V2 Conference已經成為一個品牌,并在企業、政府、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在產品規劃、品牌策略方面威速有何心得?
楊丹:首先我們有一個很明確的品牌建立的意識。我剛才說到,在中國軟件的價值是被低估的,如果一個軟件沒有品牌的話它的價值又將被更大地低估,品牌是一個軟件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我們V2有一個使命,就是希望在我們的領域內,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知名領先品牌,這是我們的追求,并且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正一步步在實現。
我認為作為IT企業,首先要在自己的技術領域內達到領先,這是個前提。另一方面,成為一個對你的客戶有價值的企業,解決他們的問題,就是實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我們的心得是,品牌的目標要高端,產品技術領先,帶給客戶最好的體驗。
而我們的市場品牌策略和產品規劃策略都是以此為目標而進行,扎實的走好每一步。
C114:基于IP的產品往往以節省費用作為主要賣點,威速產品在節省費用方面對用戶也有很大幫助,但是卻始終沒有見你們對此進行重點宣傳,這是為什么?是否體現了威速的某種營銷理念?
楊丹:我們有過類似的很多報道,提到軟件視頻會可以大量減少客戶差旅培訓通訊等方面的費用。但我們確實沒有把“節省費用”放在第一位,其實包括用戶在內他們也更關注如何產品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和需求。
大多數用戶第一點關注的是如何突破現有的溝通瓶頸,過去沒有一個好的手段能夠來幫助他們解決。溝通是企業天然的需求,比如有很多分支機構,但不知道那些分支機構在干什么,信息無法上傳下達,教育培訓資源無法共享等等。所以我們首先考慮的是解決用戶的問題,提高溝通效率、加快知識共享、迅速決策、提高總體企業競爭力,這些方面也直接帶來整體運營成本的降低。
C114:威速在不久前入選了“全球軟件視頻會議30強”,也是排行榜中唯一的一家中國廠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威速已逐漸在國際上立足。那么您能否為我們談談在海外市場上的成績,以及目前為止海外收益在公司總體業務收入中所占比例?
楊丹:客觀上講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也是威速正在執行的戰略之一,也是下一步的重點目標。當然我們還不能說我們在全球如何如何,應該說在亞洲還是奠定了一些基礎,在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英國等國、包括臺灣地區,都有我們的營銷渠道和客戶,其中有不少是世界知名的企業。
在亞洲最大的視頻會議市場還是中國和日本。我上個月去日本拜訪了一趟我們的代理商和客戶,有非常好的反饋。另外最近韓國的合作伙伴告訴我們:韓國當地有一家視頻會議的廠家,這家公司在給用戶的資料上會介紹韓國的視頻會議市場是怎樣的狀態、用戶應該如何選擇產品。他們講在韓國市場上視頻會議的第一集團有三家企業,兩家美國廠家還有一家就是我們,把自己列在第二集團。這是我們在韓國當地的競爭對手給我們的評價,由此可以看到我們的產品確實在全球范圍都有競爭力。
目前海外市場的收益只有總體的百分之十幾,我們希望在2、3年內把它增長到30%。現在僅僅是一個開始,如何加強在海外的市場營銷,并且把市場從亞洲拓展到歐美,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加強的。
C114:您覺得威速在未來全球軟件視頻會議領域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楊丹:簡單來講,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3年成為真正在全球領先的視頻會議廠家。
雖然威速已經被列入全球TOP30,但是我認為這主要是基于我們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并不是真正在全球上占據優勢地位。中國是全球很大的一個市場,聯想在沒有收購IBM的時候主要市場就在中國,中國第一自然亞洲第一,自然在全球就有第6第7位,我們現在其實很像當時聯想在世界上的地位。如果真正要全球占優勢,需要什么呢?第一技術上要保持領先,第二要有全球性的銷售網,收入來源中海外市場要占很大比例。所以我剛才講到我們希望2、3年內國際收入超過30%,如果做到那么我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就會更大。
另一方面,真正做國際化靠我們一家還有很大困難。很高興的是我們現在成為華為的戰略合作伙伴,華為在面向海外電信運營市場的整體解決方案中視頻會議這一塊采用的是我們的技術。所以通過華為也在全球推廣我們的應用,未來也許他賣給某個電信運營商的系統中的視頻會議部分就有我們的產品。我們樂于、也希望能夠和這樣一些電信巨頭積極展開合作,這將給我們國際上的發展提供更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