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產業概況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LED產業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中國LED產業在經歷了買器件、買芯片、買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經實現了自主生產外延片和芯片。現階段,從事該產業的人數達5萬多人,研究機構20多家,企業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業50余家,封裝企業1000余家,下游應用企業3000余家。特別是2003年中國半導體照明工作小組的成立標志著政府對于LED在照明領域的發展寄予厚望,LED作為光源進入通用照明市場成為日后產業發展的核心。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的推動下,形成了上海、大連、南昌、廈門和深圳等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以及北方地區則成為中國LED產業發展的聚集地。
“十五”期間國家發展LED產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建設半導體照明特色產業基地和示范工程,建立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體系和知識產權聯盟,盡快形成我國半導體照明新興產業,國家科技部已把“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列入“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同時,根據我國自身半導體照明的發展現狀,國家制定了符合自身發展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計劃和2006年技術發展路線圖。在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計劃中,規劃到2008年達到單燈光通量300lm,可滲透到白熾燈照明領域。
在LED上游外延片、芯片生產上,美國、日本、歐盟仍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而中國臺灣地區則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LED生產基地。目前全球形成了以美國、亞洲、歐洲為主導的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并呈現出以日、美、德為產業龍頭,中國臺灣、韓國緊隨其后,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積極跟進的梯隊分布。雖然中國在LED外延片、芯片的生產技術上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國內龐大的應用需求,給LED下游廠商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國內生產的如顯示屏、景觀照明燈具等LED應用產品已經出口到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國內外延、芯片主要研究機構有北大、清華、南昌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物理所、中電13所、華南師大、北京工大、深圳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在技術上主要解決硅襯底上生長GaN外延層、GaN基藍光波長漂移、提高內量子效率和出光效率、提高抗光衰能力和功率芯片的散熱水平等等。
國內LED外延、芯片的主要企業有:廈門三安、大連路美、、杭州士藍明芯、上海藍光、深圳方大、上海藍寶、山東華光、江西聯創、深圳世紀晶源、廣州普光、揚州華夏集成等。
國內主要封裝企業有佛山國星光電、廈門華聯電子、寧波愛米達、江西聯創光電( 10.14,-0.21,-2.03%)等;下游顯示屏行業主要有上海三思、西安青松、北京利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