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因特網(Internet)開始蓬勃發展以來,各種電子商務廣泛應用于企業間,促使企業不斷地尋求穩定、快速、安全、無遠弗屆的e化解決方案,以大幅提升整體競爭力,因此強調數據處理能力、穩定性、以及可靠性的服務器,便成為企業賴以執行網絡檔案分享、電子郵件信箱控管、數據庫搜尋,或業務交易數據處理等全天候工作的e化利器。
過去,由于大型主機或服務器的價格持續居高不下,因而經常被視為大型企業的專利品,但隨著先進半導體制程與軟件技術的推陳出新,服務器的售價在近兩三年間快速滑落,不少系統大廠更競相推出中低階機種,進而大幅降低了中小型企業的購置成本,使得服務器開始普及應用于教育、政府、電信、及傳統制造等不同規模的組織與企業。
根據IDC調查報告顯示,2003年第四季全球服務器市場出貨金額達108億美金,遠超過專家原先的預測值;而Gartner Group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3年服務器的單季出貨量不斷創新高,連續三季較2002年同期成長10%以上。這些市場數據在在突顯了一項事實:服務器已逐漸成為企業電子化作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件。
然而,在企業大規模部署各類服務器的同時,他們也開始深思如何落實安全管理并提升緊急備援能力的問題。為協助企業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能充分發揮高科技運作的優勢,信息管理人員(MIS)必須更積極地評估可確實簡化繁復機房管理操作的方案,以提升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