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聽產業中,信號處理系統雖然不如大屏那樣“絢爛注目”,但是往往越是復雜的視聽工程系統,信號處理產品的“中心心臟”地位越是突出。2023年在工程視聽產業進入后疫情復蘇階段的同時,信號處理產業也進入“難得”的復蘇周期。
同時,2023年信號處理行業圍繞進一步的IT化整合、超高清升級、泛場景覆蓋、核心技術本土替代、創新供給、持續提升頭部品牌市場覆蓋力度、強化品牌生態布局等等方面,亦上演了又一場“高質量”發展的大戲!
整體成長,后疫情“云開霧散”
2023年商顯市場的整體復蘇具有“結構化”特征:例如,COB LED大幅增長,但是傳統表貼小間距LED增幅有限;再例如同樣是會議多媒體產品,交互平板產品銷量持續下滑、然而“非交互功能”的會議液晶顯示器卻獲得了不錯成長。
但是,對于信號處理行業而言,顯示方案的此消彼長,并不妨礙信號傳輸、切換、控制、拼接、融合等產品的應用落地。2023年顯控行業整體從后疫情的經濟復蘇、特別是出行經濟復蘇中獲得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相比2020-2022年,2023年顯控行業“發展態勢更為接近疫情之前”。
或者說,2023年顯控行業的整體趨勢就是“去疫情特殊性”,行業成長節奏重回正軌,市場信心也再次達到新高度。
深入IT化融合,顯控更ICT
從顯控產品的核心技術角度看,持續向IT化產品轉型,突出AV即IT,IT技術服務AV的趨勢,依然是市場的主要方向之一。
例如,快捷科技的新品NSP網絡編解碼終端基于網絡插卡式架構,可任意擴展數量,系統運行無需服務器,所有板卡支持網絡通信和集中供電,板卡無需適配器單獨供電,內置交換機,節約空間,方便布線,給施工帶來極大便利性。
CREATOR快捷NSP網絡編解碼終端,讓布線施工更加簡單便捷
“從分布式到云分布,從傳統AV交換到IT交換,從AV傳輸到光纖、網線傳輸一體化……等等”,業內人士指出,持續應用IT化的設計架構和技術,讓AV行業的產品變得更為好用,亦利于與IT產品“同框架部署、同原理維護”,并降低產品上游技術成本。
這種IT與AV的融合也已經從“骨干網絡”向“具體終端設備內部”發展。實現更深度的IT技術融合和廣域通用通信技術融合是顯控行業市場擴大、應用普及化的必然需求。不過,在IT化之中,AV行業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特點,即在編解碼、私有協議、算法層面,實現差異性發展。
算法差異化,成為品牌壁壘
顯控行業面臨相對較嚴重的“產品同質化”問題。其中,核心芯片IC的性能日趨強大、大帶寬背板設計日趨成熟,帶來了更多的“產品設計冗余空間”。這一方面讓二三線品牌也能設計出一流的產品,亦給與了一線品牌更好的“性能創生基礎”。
即,在同樣的核心硬件,如MCU、DSP等基礎上采用差異化的算法、私有編碼等技術,一方面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供差異化的性能體驗。同時,云服務的應用,讓顯控行業也面臨“遠端資源動態化”的特征,亦提升了顯控企業對算法技術的需求。特別是,如LED屏行業發展的虛擬像素技術等,更是以“相應的虛擬像素算法為最核心的科技瓶頸”。
“至少,界面要更美麗吧!”業內專家指出,顯控行業“算法等數學科技代表的軟技術含量占比正在提升”。其中,編碼、算法是核心技術,除此之外包括程序界面、操作感設計等外周部分,也是需要進一步強化的方向。
一體化小巧產品,易部署新升級
顯控行業產品發展的另一個方向是,充分利用“充足的核心技術,尤其是算力核心的進步,實現產品輕巧化設計”。
卡萊特CS4K G2,CS系列服務器 帶來最完美的使用體驗
例如,小鳥科技的HDMI接口的4K一體化矩陣,其超高的性能和一體式的硬件架構,讓這款小巧緊湊的矩陣設備能夠適用于各種中小型應用場景。該產品支持多路視頻切換、多屏拼接、畫面分割功能,支持音頻的平衡輸出和獨立切換,音視頻一體化一機多用。同時,在小巧、一體化的前體下,亦支持高達4096x2160@60HZ的HDMI信號處理,無抽幀,無壓縮,呈現超高清的視覺效果。
產品高度集成一體化、小巧化,是顯控行業對更多“普及型市場應用”,如智慧園區、智慧醫院、智慧會議室、五六線智慧城市建設等應用提供的便攜方案,體現出行業日益追求更高集成度的方向。
屏上集成度提升,至簡致用成方向
屏與顯控一體化是行業過去十余年的發展方向之一。其中,代表性的名詞就是“分布式拼接屏”。目前,隨著顯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屏+”的方向更為突出。
例如,威創“超融屏”LED可視化系統,采用“自帶操作系統、自帶可視化、自帶信號處理、自帶控制終端”的屏體平臺設計,LED顯示屏、發送器、處理器、可視化服務器、預覽服務器、控制主機、各類軟件合而為一,實現更為統一、極簡、高效的易用、易部署產品體系。這種產品代表了顯示和控制的融合設計,被稱為顯控用大屏從“DIY”電腦到“標準品牌機”的升級。
從分布式拼接單元對拼接處理器的整合,到進一步增強各個子系統的整合,顯控設備與顯示屏的一體化,是行業追求更高標準規格和現場工程低成本化的重要嘗試,也是適應高端可視化應用日趨普及化大趨勢的有益探索。
智能物聯技術應用,提升“含AI”水平
智慧AI技術的發展,不僅拓寬了顯控行業在可視化大市場中的總需求,也改變著“視聽顯控”產品自身的成長軌跡。即AI數字化即是顯控市場需求、也是顯控技術工具。
例如,專業指控中心運維管理系統DOMS等,可以通過物聯網、物理傳感器數據、AI分析預測等,實現對視頻、音頻、網絡、安防、服務器等全生態硬件設備工況和冗余的統一管理和更為精細、實時的感知,進而實現從設備監測、故障告警、工單下發、到問題解決與反饋的標準閉環運維流程。這樣的系統,對于大型可視化體系,具有極強的可靠性加固作用,亦降低了運維人員的工作負擔。
卡萊特LED會議一體機板卡集成發送卡
AI技術滲透眾多視聽場景。在會議室、教室中,AI語音處理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AI對遠程信號的“視覺效果一致化優化”等技術也在高速發展。這些AI技術對視聽內容的處理,與顯控軟硬件結合,能夠顯著提升“可視”工程體系的最終效果。例如,卡萊特一體設計方案,其推出的小巧會議卡,讓大屏更突出,集成控制模塊、智能系統為一體,為會議提供一種新的方式。
服務AI智慧數據、應用AI智慧技術,顯控行業的含“AI”量在2023年持續增加,特別是中控系統、運維系統、視音頻處理算法的智能化的落地速度顯著加速。業內專家指出,不懂AI的顯控企業,必然被時代大潮淘汰。
云聯網與跨系統,顯控突破空間限制
2023年顯控行業在細分品類賽道上增長最快的是什么?顯然答案是“云聯網”應用品類。可視化工程如何突破空間范疇限制,成為行業技術和市場發展的焦點。私有AV網絡應用任務,正在向“更大覆蓋、更多層級”的方向成長。
CREATOR快捷全場景全平臺方案亮相北京InfoComm China2023
例如,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向縣城市場高速滲透。此前,縣域可視化以業務口為基本單元的格局,向整合平臺發展,構建水平統籌結構;同時,垂直業務場景的可視化,亦形成鄉鎮、縣區到地市的垂直層級延伸結構。——可視化應用的未來更具有“網格結構”特點。這讓系統任務大量需要“上網、網絡傳輸、異地應用”。
因此,高實時性云聯網系統應用的需求成為技術開發的重點、特別是在如“遠程手術”等應用中,“零延時”云聯網顯控品類概念成為皇冠明珠式的產品。有研究認為,未來顯控產品對“空間和時間”維度限制壁壘的突破,將是重要的市場拓展方向,也是眾多應用“高等級升級”的關鍵點之一。
超高清與無損音視頻加速發展,顯控內容“上質量”
長期以來,顯控設備對AV內容的處理,以優先保障“流暢”性為要點。但是,隨著行業設備性能的持續提升,尤其是傳輸帶寬瓶頸的突破,結合顯示系統的高清、超高清化發展,8K+無損的概念,成為下一代顯控的核心指標。
小鳥科技智能會議室一體化解決方案
例如,小鳥科技推出“無損分布式會議室”標準化解決方案,采用小鳥科技自研的視頻淺壓縮編解碼算法,帶來視頻的無損畫質和超低編解碼延時,可讓用戶達到和傳統矩陣一樣的畫質、延時、流暢性體驗。再例如,卡萊特開發多路超8K視頻低延遲處理技術、16K播控服務器,全面服務LED大屏巨幕超高分辨率應用、巨型屏幕工程增量市場發展需求。
“4:4:4這一多年前的高端標準,現在已經成為普及標準!”業內人士指出,顯控行業解決了流暢之后,已經將更多經歷放在了“美”和“完整細節”上。尤其后者,也是遠程決策效果提升的重要基礎。“顯控”行業對AV的處理正在進入以“畫質質量”為基礎競爭力的時代。
對此,有研究認為,顯控行業還需要面對未來的“差異化內容”提升更多“算法與編碼”技術能力。例如,AR應用、元宇宙應用等,都意味著AV內容從“單純平面”到“立體再現”的變化。如何擁抱元宇宙可能的新規格內容,也是顯控行業高質量提升的重要方向。
全場景全平臺方案,顯控企業日益“綜合多元”
一個顯控企業的成長邊界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答案并非由技術確定,而是由應用確定。顯控的本質就是AV全場景“可控化”的設備。在今天顯示技術多元、顯示應用多元的時代,顯控企業也必然要“全場景化”多元。
例如,在市場上覆蓋教育、會議、控制室等不同維度;在技術上同時提供IP化控制室與非IP控制室方案、滿足液晶顯示或者LED顯示等不同顯示技術體系需求;擁有如分布式、集中式、云分布,乃至混合式產品體系;將截然不同技術、標準和應用場景的顯控能夠統一到一個框架下,實現“更大業務域”的組網應用,挖掘“超大系統、跨域融合”價值。
在以上趨勢下,不同行業企業的相互市場進入趨勢非常明顯。例如,傳統液晶和DLP顯控企業,進入LED顯控產品市場——反之亦然;會議設備企業和專業控制室AV企業市場互相進入……等等。這種發展趨勢,有助于頭部品牌形成更大的規模優勢和品牌號召力,亦帶來了供給側更為激烈的競爭。
全國產化,打通自主安全瓶頸的努力
2023年是顯控行業繼續加速“核心體系國產替代”的過程。其中,中控等管控核心設備上,主流品牌均擁有了“全國產化”方案。可視化顯控市場對于“突破卡脖子”和“固有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一方面,在核心芯片和技術框架上,實現本土產業鏈,可以擺脫潛在的海外貿易壁壘限制——包括內需和出口市場,都可能遭遇這種技術和供應鏈壁壘。另一方面,全自主技術產品,在軟硬件的固有安全上,更上一層樓,在供給、應用和運維不同層次均提升了安全性。同時,顯控企業亦努力獲得 “大IT和信息化平臺”技術的兼容,如獲得麒麟、鴻蒙等OS兼容設計等,實現生態“完全加固”。
例如,CREATOR快捷以自主創新為核心,2023年已實現全系列產品國產化替代。快捷全系列全領域已適配鯤鵬、麒麟等國產系統,包含從芯片、存儲、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等的全國產化覆蓋,目前已完成多項適配互認證。
行業分析認為,目前上游芯片端,顯控產品的國產化替代已經實現“跨越有無階段”的關鍵進步。未來全國產化顯控產品,將向“更好用”方向發展。顯控企業需要持續在進口核心供應鏈和全國產供應鏈中實現多角度布局,滿足不同客戶的選購需求差異。
加速海外市場拓展,尋找增量新機遇
“顯控全國產化”的好處,其一來自于國內高安全市場的需求;其二更來自于對海外市場的“開拓能力”。雖然,國內顯控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市場,但是海外顯控需求的總量依然龐大、未來潛能巨大,國內顯控企業的持續成長需要海外市場助力。
而發展海外市場,需要國內顯控企業真正掌握核心科技和核心供應鏈。從傳統的海外供應鏈看,始終存在著“上游供應商左右手平衡的問題”。因此,實現本土供應鏈替代、本土供應鏈從有無到好用的躍升,將是顯控企業海外擴展的重要基礎。
同時,國內商顯整體產業的出海高潮也已經形成,顯示拉動顯控的規律適用于海外市場。顯控產業的出海,亦緊跟包括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實現中國創造鏈的海外市場協同開拓效應。加強海外市場建設,是本土顯控企業的順勢而為。
卡萊特西班牙"HERE WE ARE ! "Colorlight 品牌推介會,聯動視界 贊譽滿滿
在2023年,國內顯控企業不僅在亞非拉等傳統市場加強布局,同時也加對歐美市場的關注。本土顯示企業在全球與傳統歐美老牌企業“正面對抗”的戰線正在擴大。例如,卡萊特2023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長83.19%,2023年卡萊特分別在迪拜、東南亞、沙特、美國、荷蘭、土耳其、西班牙等地區舉辦產品推介會,加大海外網絡建設。
顯控企業加強生態伙伴協同,“顯與控”靠的更近
2023年顯控行業的系統思維、供應鏈思維進一步加強,顯控企業與屏幕企業、系統集成企業之間的生態合作持續深化和升級,并不斷開拓差異化市場。
顯控產業的生態建設,除了包括向下游的渠道體系打通、橫向的與屏體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也包括通過資本紐帶、聯合投資、聯合開發等方式,加強共生關系。顯控與顯示之間的行業獨立性正在減弱,融合一體化過程正在加速、顯控企業在商顯產業鏈上的競爭生態位也在發生一系列改變。顯控企業如何與未來“屏+控”日益一體化的需求融合是行業需要思考的方向。
同時,更為貼近屏幕、貼近應用系統的市場定位,也讓顯控企業在“細分差異化市場”的布局更為精細。例如,快捷推出“車載型加固矩陣”產品,瞄準應急指揮車、現場報道車等細分市場應用;再例如,LED顯控卡、虛擬像素算法,與屏體物理子像素排列方案的高度匹配研發設計;分布式或者云聯網顯控與屏體一體化方案……等等,都提現了“顯控與屏顯、與應用場景”更為緊密的聯系。
綜上所述,2023年顯控行業以“更高品質的控與顯”需求為標準,通過持續的創新、緊抓后疫情時代機遇、深化細分市場和海外市場建設,不斷提升行業發展的高度。國內顯控行業日益從“群雄并起”的草莽時代,向“強者割據”的高質量時代轉型升級。“穩步發展、點滴積累、結構性升級”中,顯控行業持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