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北京大廈內部中庭的部分地面鋪裝了綠色玻璃鋼,走在上面能減輕人的疲勞感,增強舒適度。出于安全考慮,進入數字北京大廈要進行身份驗證。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宏偉的“鳥巢”和“水立方”。環顧四周,人們還會被四片巨大的“芯片”所吸引,這就是昨天竣工交付的數字北京大廈,是政府數據與奧運技術支持中心。它將為北京奧運會(北京奧運會新聞,北京奧運會說吧)提供強有力的通信保障,它也是奧林匹克中心區第一個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的項目。 數字北京大廈是除場館外,北京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修建的五個相關設施之一(其余為國家會議中心、奧運村、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媒體村)。 設計 “芯片”源于“數字”含義 數字北京大廈由四片建筑組合而成,外形猶如一片集成電路或放大了的芯片。東立面通透的玻璃幕墻與嵌入的LED流星雨般的照明,可表達“0”與“1”最簡單元素的重復,以及奧運相關圖像及口號;西立面灰褐色封閉式石墻與酷似印刷電路的紋理,給人以信息時代的美學視覺感受。 “數字北京大廈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印刷線路’和‘芯片’,希望能夠從視覺、觸覺上醒示數字時代,喚起人們對新技術的熱情。”數字北京大廈的總設計師林琳說道。 布局 東側能看到“鳥巢”全貌 數字北京大廈建筑東側采用6000平方米的外保溫和低輻射的LOW-E玻璃幕墻,具有良好的采光和視野,可以看到“鳥巢”和“水立方”的全貌。中間和西側建筑采用了大面積實墻,沒有設計窗戶。這四個體塊通過中庭連接成一個整體。 記者從東側浮橋進入數字北京大廈內部中庭。公共空間中庭里,記者看到一側的墻面是從地下一層漸漸升起后再不斷延伸和卷起的,構成了空中的“e”字卷。林琳介紹說,這就是承擔著展示功能的FRP“數字地毯”,里面還設有多功能會議空間。 消防 “大水炮”360度找火源 林琳說,大廈設置了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大大提高了消防安全性。“我們在一層公共大廳內安裝了四門‘大水炮’,它可以360度旋轉,自動探測并判定火源,定點定位主動噴水滅火。” 檔案 奧林匹克公園內 建設用途:奧運會期間,將為奧運會提供通信、信息服務和信息安全保障。奧運會后,這里將作為市政府信息資源、信息安全、應急指揮和信息服務的信息化中心及奧林匹克中心區與周邊地區的通信樞紐。 規劃建設用地:16000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96518平方米。其中地下兩層面積22414平方米,地上11層面積74104平方米。 建筑尺寸:高度約57米。南北長137米,東西寬66.8米,東側敞開,西側封閉。 外墻 LED屏能發布奧運信息 大廈東側的玻璃幕墻之間,設計師設計了條形數字流形態的全彩LED顯示屏視頻功能幕墻。LED顯示屏不但能即時提供奧運信息,在夜晚更是景觀照明的重要手段。 林琳介紹說,全彩LED顯示屏采用先進的數字化視頻處理技術,可根據不同的戶內外環境,運用各種規格的發光像素,實現不同亮度、色彩和分辨率,以滿足各種用途。 北京數字大廈建筑外部需要大量設置空調室外機。“我們把空調室外機平臺設置于機房所在的三個建筑體塊的相交部位,并用通透率大于80%的單元式FRP外墻隔柵遮蓋,在不影響空調室外機正常散熱的前提下,維護了建筑的純粹性與完整性。”林琳說。 裝修 綠色玻璃鋼增強舒適度 林琳說,數字北京大廈室內空間內墻面采用了大量清水混凝土墻,一方面通過混凝土自身的質感和表面肌理來體現樸素的人工打造痕跡和建筑空間的簡約之美,另一方面墻面不用再掛貼石材、不銹鋼、玻璃、木材等裝飾材料,混凝土表面做簡單修補后刷保護劑即可完成裝飾效果,節省了大量“二次裝修”費用和時間,體現了綠色裝修的概念。 記者在公共大廳里看到,中庭內一些地面、墻面和吊頂都使用了一種半透明的綠色材料,為室內空間營造出一種柔和的環境。 林玲說:“這種材料叫做FRP,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玻璃鋼。FRP材料表面防滑、耐磨,具有輕微彈性,作為地面鋪裝,可減輕人的疲勞感,增強舒適度。此外,FRP還具有色彩均一、絕緣、無磁性的優點。” 節水 屋頂集雨水供景觀水池 林琳介紹說,在大廈屋面設計了雨洪收集系統,將屋面雨水收集至位于地下一層、近500平方米的蓄水池中,每年平均可利用雨水3800多噸,這些雨水經過處理,除了可以澆灌綠地,還將為大廈東側2400平方米的景觀水池提供用水。 另外,大廈還采用了空調熱回收系統、變頻空調系統與采暖加濕、除濕和控制技術,達到了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