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雖然只是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但由此激起的“漣漪”卻蔓延開來。記者采訪中聽到各種聲音:
“支持鄭教授,多幾個愛較真的公民,和諧社會、法治社會才能被不斷推進和深化。”
“支持鄭英龍先生的公益訴訟,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壟斷行為。大家一起維護老百姓的利益!”
“從物權意義上講,有線電視網所有權是電視用戶所有的。主干線、機房等設備每個電視用戶都有投資的份兒,所以有線電視網是公眾所有(全民所有)的,是人民交給有線電視網商代為管理的。因此,以前經營模擬電視所得的利潤要返回給每個電視用戶。至于搞數字電視當然要由有線電視網商自己投資,數字電視賣得好不好要看你的經營本事,不能強制交易!”
“雖然預期原告并不能獲得希望的結果,但《反壟斷法》的出臺著實讓政府陷入相當尷尬的境地。如果政府不能正確認識到維護或建設市場經濟是自己最大的責任,也是自己公信力、執政力的基礎,類似的糾紛將不會停止,而公眾對政府的質疑將與日俱盛。”
……
據鄭英龍介紹,浙江省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打來電話,就數字電視收費問題向他征詢意見。
相關鏈接
海南:政協提案建議破除壟斷
在政協海南省五屆二次會議上,民進海南省委在遞交提案中指出,海南省有線廣播電視公司作為當地唯一的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商,缺乏必要的競爭,在轉換過程中暴露出了種種弊端。一是家庭收視成本增加,從原有以家庭為單位每月13元的網絡維護費用增加到主終端26元,每個副終端除了機頂盒468元外,每月加收13元,一些熱門的付費頻道包月高達幾十元;二是電視機頂盒存在壟斷的局面。市面上幾乎看不到更多品牌的機頂盒,老百姓喪失了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運營商提供的產品。
提案建議,對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運營維護費用進行科學的成本核算,重新確定相應的收費標準;全面開放機頂盒市場,實行真正的機卡分離,數字電視運營商只負責數字轉換芯片的銷售,機頂盒由各生產企業生產和銷售,通過市場決定產品的優勝劣汰。
(1月13日中新社)
武漢:人大代表追問數字電視
隨著科技一天天進步,民眾的生活也越來越便利,但很多市民不解,為何推行數字電視,卻讓看電視變得更麻煩了?參加武漢市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洪山區代表團代表對此進行了追問:一個機頂盒為何只管一臺電視?一家幾個機頂盒是否重復收費?模擬和數字,百姓能否選擇?
針對代表的質詢,武漢市廣電局副局長王飛等一一作了解釋說明。在質詢會結束后,代表們繼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認為“費用增長太快,無法體現公益性”是目前推廣數字電視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1月8日《楚天金報》)(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