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談任何話題,09年投影機行業都無法避開經濟危機,但與以往大家動輒就講的“過冬”有所不同的是,要在競技風暴中屹立不倒,期望轉“危”為“機”,已經變成了一項長期的工程。廠商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守穩求進,經銷商也希望自己能夠再接再厲,那么要怎樣才能集中最優勢的力量做好市場,就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難題了。
矛盾的中心
無論采取總代制還是區域分銷策略,投影機市場不能回避的中心問題依然是利潤和銷量。08年投影機能夠保證增長難能可貴,各品牌雖然各有得失,但大家心照不宣的是08年“量上去了,利潤下來了”,價格戰打光了產品的利潤空間,投影機短時期內依然無法形成規模經濟,薄利多銷的策略并不適合每個人。
三菱教育投影機產品
假如投影機市場希望以量為突破,教育市場和行業標單是絕對的核心,這已經是業內的共識,尤其是經濟復蘇計劃的出臺,行業標單雖然利潤空間不大,但是“不差錢”依然讓廠商趨之若鶩,想要走量,教育市場是必抓的核心。
招標市場
教育市場和文化共享工程等等是非常考驗綜合實力的,也可以說是“深水靜流”的一個細分市場,拋開操作不談,標單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從產品層面而言,缺乏具有針對性的產品定位和優化設計。
舉例來說,行業型產品是非常注重性價比和方便性的,但很多產品并未做到這一點,復雜的接口和菜單功能依然保留了下來,這不僅提高了產品的成本,同時也不方便使用。另外一點就是標單的系統化,當以整套解決方案出現的時候,要求的就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硬參數了,故障率和服務也同樣是重要的考量指標。記得某位負責采購的官員曾說過,“投影機產品應該更多注重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