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對于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放眼業內的國資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甚至外資企業,目前真正稱得上一流企業的鳳毛麟角,有實力去制定一個好標準的企業更是難覓。對此,上海三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德詩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由一個企業牽頭,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來制定標準是比較客觀而現實的好方法。近年來,業內的幾個標準的制定過程,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隨著led顯示技術的日益創新,LED顯示的標準體系及其相應的內容也應不斷改進、增加和完善,才能適應新的變化。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曉光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強調:“雖然說LED顯示屏|顯示器件的標準體系已具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于整個產業的標準化而言仍將是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努力加強與重視標準的研究、制定、宣貫與執行工作,才能滿足LED顯示產業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
對LED顯示的標準體系建設,藍通新技術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于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強調,要加強基礎標準的建設,形成由系統思維導引的體系結構,導引產品的市場細分,向專業化深度挺進。
我國led顯示屏產業基本上是在市場環境下企業自主發展所形成的,LED顯示產業是一個相對競爭充分的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因此,在市場競爭、拓寬應用方面,應當說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市場化程度較高也就會不可避免地造成過度的價格競爭,因此,在LED顯示產業中倡導一種良性循環發展的氛圍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陳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顯示屏廠家在全彩顯示屏控制技術相對較成熟的前提下,企業應加強產品的外觀設計和對配套廠家的工藝要求。高端產品要做成精品,加大壓鑄箱體模具的投入,保證安裝的精度,與國外廠商產品相抗衡。中低端產品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要簡化設計,降低成本,形成批量,加大產品的出口。”
中顯公司總經理李超認為,目前國內市場競爭和市場規范情況都較差,時常表現為客戶不務實求真而競爭者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無形中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問題。在其他行業中比如制鞋行業中,有的企業從制造假鞋走到了制造真鞋,但也有的仍然在制造假鞋。希望LED大屏幕行業不是這樣,但是目前還看不到較好的規范的前景。在國際市場上,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較規范,基本上是憑實力競爭。
上海信茂新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文杰:
企業應加強創新意識
我國LED顯示產業,近年來發展是比較快的,這一點從每年產品的數量增長、應用面擴大以及從事企業數量的增加上都可以表現出來。從產品水平上說,應當與國外相差不大。由于這一產業從業人員多數是從大專院校與研究所出來的,而且基本上都熟悉計算機,因此在視頻信號處理與制造工藝水平上表現不足。而就應用面來說,明顯表現出高于國外水平,像高速公路、交通誘導、學校、社區等等。
從事LED顯示產業的企業,發展道路與其他一些行業發展有明顯不同,它們幾乎一開始都是走自己設計、自行試制的道路。因此,各個企業都有較強的開發意識與開發能力,盡管產品表面上看差不多,但各家產品都有些不同,互有長短。
LED顯示產業目前基本上還是帶有定制型生產味道,適宜于較為靈活的生產方式。不同的客戶喜好、不同的安裝場合與應用領域,需求都有所差別,因此,需要有一支項目技術與生產隊伍。另外,從成本上說,除了材料成本外,主要生產要素是人,對固定資產等其他生產要素要求低。顯然,在產品價格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近年來,行業產品出口逐年增加就說明了這一點。
LED顯示屏產業,由于對資本、設備要求低,因此,進入這行業以民營小企業比較多,市場化程度較高,因此,在市場競爭、拓寬應用方面,應當說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反過來,新應用產品往往成熟可靠程度不夠,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但近年來,這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行業總產值增長,與進入行業企業數增長大致同步,一旦市場趨穩,行業有可能進入調整期。
LED顯示屏應當說是LED產業的高端用戶,它對發光器件色度、亮度、視角等參數均勻性要求頗高,同樣對可靠性要求也高。而要實現這一點,必須是有規模的企業。LED顯示屏目前優勢在亮度與大面積顯示上。在這兩點上,現有的其他顯示還不能取代。而目前熱點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從色彩照明來說,LED已經露出優勢。但真正意義上的白光照明,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效率的提高相應就是器件成本降低,耗能降低,才能走入市場。而LED顯示產業,在彩燈變化圖像顯示上,相對于器件產業上還有優勢。
TCL工業電器事業部LED應用產品項目部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洪震:
基礎研究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創新應該也是LED顯示產業永恒的話題。
LED顯示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目前LED顯示企業的總體創新水平受制于企業的規模和實力,雖然企業自身對產品差異化創新要求強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創新對LED顯示產業的發展與促進作用關系重大。沒有創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大大消弱,市場的需求滿足不了,就無法抗拒競爭。常此以往將逐漸會失去市場,失去生存的機會當然也就談不上發展了。
目前,企業最缺乏的是對LED顯示理論的基礎研究和建立在基礎研究上形成的LED顯示理論體系,導致指導應用開發乏力。我們對LED顯示技術研究與開發的觀點是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重視短期與中長期研發、研究的組合,將資源有效分布,合理運用到應用領域。企業真正關注的問題應該是科學的投資研發機制、足夠強的企業實力、可持續有遠見的顯示企業創新發展戰略,一句話贏在戰略。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曉光:
標準要滿足實際需要
LED顯示屏行業標準根據顯示屏的特點,從機械、光學、電學特性三個方面,為正確、科學地評價LED顯示屏的主要技術性能提供了確實可行的技術規范與檢測辦法,使得LED顯示屏從此有了統一的準則。
標準的正式頒布與實施,對規范LED顯示屏市場、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和重要的作用。這些標準在執行過程中配合使用,已成為LED顯示屏生產廠家和使用單位在設計、制造、測試、質量檢驗、安裝、驗收、使用中制定各種技術指標、測試方案等技術文件的主要依據,這對LED顯示屏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實踐證明標準化不僅為規范LED顯示屏市場、促進LED顯示屏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增強LED顯示產業對外的競爭力。而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LED顯示產業技術日益創新,LED顯示的標準體系及其相應的內容應不斷的改進、增加和完善,才能適應新的變化。雖然說LED顯示屏的標準體系已具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于整個產業的標準化而言仍將是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努力加強與重視標準的研究、制定、宣貫與執行工作,以滿足LED顯示產業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
LED顯示屏是LED產業鏈中下游領域一項重要的應用,作為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一種新型電子媒體,由于其亮度高、畫面清晰、色彩鮮艷等特點,使它在公眾多媒體顯示領域一枝獨秀。作為公共信息顯示五金|工具,它廣泛用于車站、碼頭、機場、金融證券、銀行、郵局、體育場館、會展、商業中心、醫院、廣場等公共場所,播放各種圖文信息、視頻圖像。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LED顯示的需求量將會持續增加,并呈現亮度高、全彩化、標準化、規范化、產品結構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因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帶動并促進了LED產業的持續增長。LED發光器件是顯示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數量和產值的比例占整個顯示屏約70%以上,其性價比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顯示屏的效果和質量,所以該產品的技術指標(如:發光材料、亮度、色度、大批量生產時的一致性等)和工作環境條件、詳細準確的技術說明、及時的技術交流、產品的可靠性保證、暢通、便利的供貨渠道和較短的供貨周期等因素將是LED顯示屏企業在選購器件時應考證的重要內容。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陳雷:
避免過度價格競爭
創新對LED顯示產業發展的意義在于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避免過度的價格競爭,在LED顯示產業中倡導一種良性循環的氛圍。
目前,顯示屏廠家在全彩顯示屏控制技術相對較成熟的前提下,企業目前應關注的問題如下:
首先,需加強產品的外觀設計和對配套廠家的工藝要求。高端產品要做成精品,加大壓鑄箱體模具的投入,保證安裝的精度,與國外廠商產品相抗衡。中低端產品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要簡化設計,降低成本,形成批量,加大產品的出口。第二,在主控系統中,加強LED視頻處理的理論研究。提高視頻顯示效果和色彩還原性。通過色坐標空間變換、快速運動圖像補償技術、專用的視頻校正曲線等一系列技術來實現對視頻進行校正。第三,像素級、模塊級及整屏亮度和色度的均勻性校正。第一步,加強LED產業上下游廠家的合作,按亮度色度分色分檔,保證發光管的一致性。第二步,保證恒流芯片的精度。第三步,通過逐點校正設計及校正設備的配置,提高顯示屏的整屏亮度及色度的一致性。
上海三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德詩:
多家企業共同參與制定標準
近幾年我國LED顯示產業飛速發展,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我們的整體工藝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這與我們國家整體工業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是相吻合的。但就技術水平而言,我們國家的頂尖企業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差距甚微,其中在某些核心技術方面還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而應用技術及市場適應能力則是世界一流、無人可及。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抓管理,一流企業定標準”。這句話的原本含義是指:“一個企業在發展到不同層次自然應該去做的重點工作”。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你是三流企業,你就應該重點去做產品,產品做好了,你才能成為二流企業;成為二流企業后,你應該去踏踏實實抓好管理,產品做好了,管理抓上去了,你才能成為一流企業;等你成為了一流企業,你才能去考慮制定行標、國標。我們千萬不能認為:“一個三流企業去寫了一個標準,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流企業”。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思維方法。
我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由一個企業牽頭,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來制定標準是比較客觀而現實的好方法。近年來,業內的幾個標準的制定過程,印證了上述觀點。
LED顯示屏是LED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20年來它帶動并促進了我國LED產業的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我們顯示屏制造商只關注LED的發光強度、視角這些最基本的技術指標。時至今日我們更關注LED在不同工作條件下的光強衰減曲線、InGaN-LED的ESD(MM或HM)、光強均勻性、波長均勻性、角度均勻性、衰減曲線均勻性,甚至關注管壓降和反向漏電流等技術指標。但是,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數LED制造商給不出很確切的給出這些指標,甚至LED制造行業不敢將有些重要指標列入行業標準,或者標準中沒有規定測試方法。這是一種保護落后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個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我國LED顯示屏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行業協會也經過了近10年的發展(已有100多家會員),但是,至今未形成幾家獨大的局面。探究其原因,主要因為該行業進入門坎太低,市場容量也有限,在這么一個十分狹小的行業里,生存了幾百家企業,不斷有企業出局,同時又不斷地有新的企業加入,因此競爭過于激烈。企業生存空間十分擁擠。
其實LED的應用領域很廣,主要有手機背光源、汽車照明與指示、LCD背光源、顯示屏、樓宇燈飾、交通信號燈、特種照明、普通照明等均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應用領域。
樓宇燈飾、汽車照明與指示、LCD背光源、交通信號燈、特種照明都非常適合顯示屏企業去拓展,成為我們的發展空間。
中顯公司總經理李超:
不宜急于實現標準化
目前國內市場競爭和市場規范情況都較差,時常表現為客戶不務實求真而競爭者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無形中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問題。在其他行業中比如制鞋行業中,有的企業從制造假鞋走到了制造真鞋,但也有的仍然在制造假鞋。希望LED大屏幕行業不是這樣,但是目前還看不到較好的規范的前景。在國際市場上,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較規范,基本上是憑實力競爭。
對LED顯示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在目前情況下,尚不宜急于實現所謂標準化,這是由于業內的所謂標準起源而言,有些理論水平有待提高,甚至還使用了一些不規范的語言。目前,對于非標準產品制定“規范”,更應注意使用語言特別是定義的規范。另外要警惕使用所謂“國際標準”這一不規范詞語。比如,我們經常說亮度方程是使用的“國際標準”。但是翻開亮度方程的所謂“國際標準”一看,看到的卻是CCIR601號和ITU用于HDTV的第709號建議書。由此可見,真正有用的有指導意義東西不怕被稱作“建議書”還是所謂“標準”。
藍通新技術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于君:
加強基礎標準建設
標準化對LED顯示產業的發展壯大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對同類技術的整合,形成有規模的產業,使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更有擴展空間的行業市場,更有利于產品的市場細分,產品的差異化進程有利于專業化的進程,最終有利于客戶。
對LED顯示的標準體系建設我們的建議是加強基礎標準的建設,形成由系統思維導引的體系結構,導引產品的市場細分,向專業化深度挺進。